魏延见蔡瑁有应允之意,立刻道:“如不胜,甘当军令。”
蔡瑁点头道:“口说无凭,你可敢立军令状”
魏延心中微微一动,但对自己极有自信,也不多说,点头道:“有何不敢”
二人当即立下军令状,蔡瑁于是调拨蔡中败军及各营兵痞,凑足一万。交由魏延带领。
魏延大怒,但无可奈何,只好整军训话道:“你们给我听着,我现在是这只部队的最高军事长官,你们从现在起,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服从,服从,再服从。闻鼓不进者,杀;闻金不退者,杀;闻令不行者,杀;临战怯敌者,杀;无故后退者,杀;畏惧不前者,杀”随即令身边亲兵三百人为监督,如有违反,立斩不饶。众军无不肃惧。
魏延当即令众人出战,以一个千人队为先,随即两千弓箭手掩护。发声喊,众人发起冲锋。
李丰见城下士兵再次攻了上来,立刻指挥弓箭手射击,两军弓手对射,互有损伤。淮南军占据地利,稍占上风。不过荆州军马被严刑所逼,在盾牌的遮蔽下,还是冲到了城下,立起了云梯。
李丰立刻吩咐众人用石头砸,用金汁浇,用滚油烧。荆州军马损失惨重。
魏延见众军皆有畏缩之意,不由得大怒,亲自上前,斩杀了两个避退的将领。指挥众军作战。
荆州军后退无路,只好并力向前,淮南兵没有想到敌人如此强悍,一时间到有些手足无措。
李丰眉头一皱,吩咐士兵让开一处,放进数百荆州兵,随即准备好的淮南兵一拥而上,围杀敌人。
魏延见手下兵卒被围,不由得心头火发,正要亲自攻城,忽然大阵鸣金。魏延犹豫不决,奈何蔡瑁派人催促,只好指挥众人撤退,自己率千人,亲自断后。城上兵卒,多有撤不下来的。
李丰见荆州军马撤退时井井有条,丝毫不乱,不由得赞道:“果然是大将之才。”想到明日守城之事,心中不由得十分忧虑。
魏延退回大营,气势汹汹的冲进了大帐。蔡瑁正与众人备说今日之事,见魏延闯入,不由得一愣。
魏延怒道:“我军已经登上城头,只需片刻,城墙必然落如我军之手,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撤退致使我军前功尽弃,千余将士的血白流”
蔡瑁大怒,居然敢冲着我吼叫,有心整治魏延,但又考虑到魏延毕竟登上城楼,是大胜,不好见责,耐着性子回道:“曹丞相、孙策和刘备三路人马无功而返,我孤军难立,自然要撤军。”
魏延恨道:“大丈夫在世,手下雄兵数万,怎么能因为别人后退而放弃呢”
蔡瑁大怒,斥道:“我为一军统帅,尚且小心谨慎,你一个副手,何敢如此”
众将见不是头,纷纷起身,劝开二人。魏延含恨而退。
蔡瑁恨声道:“我等大将,尚自谦让,他一个袁绍的旧将,居然敢在这里支吾,难道欺我荆州无人吗”众人又是一番开导。副将文聘素知魏延之勇,派人带美酒、肉食到魏延营帐,暗中抚慰魏延。
众人又劝了蔡瑁一回,也自散了。
正文第七十四章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二
曹操探子侦知荆州军内部不和,曹操不由得叹息道:“可惜了一个将材,居然落到了刘表得手里。可惜啊,虽然有才,但无善用之人啊。”
参军满宠闻言摇头道:“丞相此言差矣,想那魏延性格刚烈,虽然颇有才华,但为人桀骜不逊,不是甘心久居人下之人,虽有小才,不足以掩其过,如此将领,不要也罢。”
曹操摇头道:“伯宁此言差矣,岂不闻人无完人我用人,但凡有一技之长的,我都忽略他们的短处,根据他们的长处而委任官职。
战国时期兵家名人吴起,为人凶残骄横,而且十分好色,魏国用他,他打败了强大的敌人齐国,但魏王因为他不是魏国人而不能重用他。吴起到了楚国,楚王重用他,楚国因此国富兵强,成为天下第一强国,即使是强秦也不敢冒犯。
何况我本身也不是十全十美,最起码,我有好色的毛病。我为什么要忽略自己的毛病,而看中属下的毛病呢”
满宠拜服道:“丞相英明。”随即又道:“如果丞相真想要魏延效力,臣有一计,或可一试。”
曹操大喜道:“计从何来你试着说说看。”
满宠微笑道:“魏延本为袁绍手下大将,当年袁绍手下将佐皆亡,只有他和李严逃脱,二人投奔刘表后,刘表待二人甚厚,但刘表不过是徒有虚名,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弃,虽然知道二人勇武,却不让二人统兵。我窃以为二人心中必然难平。
此次魏延大胜,险些夺下城门,却不能获赏,反而遭到斥责。他一定愤恨难消。丞相派遣一能言善辩之人,好言结纳,以为日后打算。想那蔡瑁乃是心胸狭窄之辈,必然容不得魏延,魏延无路可去,必然投奔主公。主公即不伤和刘表的和气,不影响联军的和谐,又得大将,一举两得。”
曹操大喜,立刻派人前去。
孙策闻知魏延之勇,心中起了招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