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2 / 2)

红楼国师贾敬 Panax 2321 字 2023-10-03

尤其是那天小树结出了一颗红彤彤的果子给她吃了,她好像茅塞顿开的感觉,似乎以前烦恼的那些个都不是个事了。

尤其是小树天天念叨着:“等到仙君待够了,带着咱俩飞升,可能还有那两个和尚道士,那才是好日子呢。”

黛玉一日日开朗起来,蓉儿蔷儿两个的文章也得了不少人的称赞,就等着下场一试了。这天贾敬得了皇帝的圣旨,说是要陪着去陵寝一看。

皇帝的陵寝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下一步就是定穴了,安排谁谁的棺材放在哪儿,这个也是有讲究的,贾敬身为国师,特别被指明要陪着一块去。

先帝的陵寝里陪葬的有他心爱的皇后,忠心的大臣,还有平日喜欢的器物。当然,这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现在的太后,原本按照她的封号是在外圈的,因为有了个争气的皇帝儿子,她有三种选择,一是在先帝陵寝的内圈挤个地方出来,二是自己一个陵寝,当然不能太大,三就是跟自己的儿子埋在一处。

第一条,刚当上妃子的时候或许还有这种想法,死同穴嘛,但是现在都是太后了,咱还是各过各的吧。第二条老太太又嫌一个人太孤单了,因此表示要跟儿子埋在一起。

所以皇帝的陵寝又要再扩一些,不过这并不妨碍皇帝先拉着贾敬来选一块好地方。

贾敬举着火把,两人进了目前还是个大土坑的墓穴,后面不远处跟着戴公公,再往后就是一队侍卫了。虽然国师爷的打雷功夫天下无敌,但是侍卫还是的跟着主子的。

皇帝手上拿着份图纸,一边看一边说:“这里是大殿,后面就是寝宫了。”皇帝指着一处看着像是通道的地方,“戴公公就放在这儿了。”

后面跟着的戴公公脸上一喜,急忙下跪磕了个头,“谢皇上恩典。”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对贾敬道:“朕知道国师已是仙人,因此也不敢奢望太多,因此”皇帝叹了口气又想说什么,就听见外面一阵跑步声,接着就传来老二的声音:“陛下,茜香国反了”

、第61章六十一

要说反这个字用的其实不很确切。

茜香国在大陆的东南方向,中间还隔着茫茫大海,与大青朝并无从属关系,只是见到大青朝地大物博,时常拿些物品来交换。又因为茜香国四面临海,时常遭受暴风雨袭击,还有海盗骚扰,因此年年都会向大青进些贡品,以换得庇佑。

皇帝一听这话着急了,茜香国的女国王去年还进了不少特产如香料染料和手帕等物,怎么这悄无声息的就反了,当下他也顾不得许多,急急忙忙回宫,又招了大臣来议事。

贾敬跟贾珍都在御书房里,他俩一个是国师,什么事都能插一杠子,一个是监正,如果皇帝最后决定要派兵的话,发兵日期是由他决定的。当然贾珍干不了这么高级的事情,因此他安安静静站在贾敬身边,比他爹略靠后半个身位。

老二还管着兵部,因此这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是他先看了。处理这事他在行,一次一边差人去请六部和内阁相关大臣,一边亲自去皇陵请皇帝回来。

等到人来齐了,老二拿着奏折又说了一遍,“淮海总督来报,茜香国共五万人来犯,已占领两座城池,总督守着都城,请求支援。”

说完,他将奏折递给了皇帝。

就不说六皇子当皇帝才多久了,也没受过什么训练,心里想着父皇原先是怎么处理的,但是情急之下,脑子一片空白。因此他坐在龙椅之上有些紧张,又不好向大臣救急,因此眼神偷偷瞄向贾敬,国师,怎么办。

当然跟贾敬在一起相处久了,皇帝脸上还是很平静的,没让大臣们看出什么破绽。

贾敬眼神扫扫堂上站着的众位大臣,皇帝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众位爱卿,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理啊”声音平静中带点询问,好像是种考验一般。

这下皇帝想起来了,早先父皇也是这么处理的,先问问朝臣的意见,之后挑挑拣拣做个总结,似乎也不是很难。

老二率先出列了,道:“臣请出战”

皇帝点点头夸奖了一句好,又看着堂下数人。

户部尚书道:“回禀陛下,国库空虚,怕不足以支持打仗,不如议和”这话他说得也不是很自信。

“哼”嘲笑他的还不止一人。

“我泱泱大国,怎可与向那弹丸之地服软”说话的是南安郡王。

“我朝常备官兵五十万人,怎可不站而降”这是兵部尚书。

工部尚书也出列道:“陛下,军器准备充足”

皇帝一边听一边点头,这时户部尚书又道:“国库空虚,现余银钱一千四百万两,秋粮未到,已无多少余粮。”

丞相咳了一声,想做总结性发言,谁知刚咳完清了嗓子,吸引了众人注意,贾敬开口了,“陛下,茜香国不足为惧,我大清必胜”国师么,这个时候不说话什么时候说。

皇帝松了口气,其他几部的尚书等人脸上也看着轻松了一些,国师发话就好,想起他的终极必杀打雷,或许国师一人就能搞定

李大人被噎住了,他也是主战派,可是被贾敬这么先一开口,他要是赞同的话显得贾敬很是高明,他要是不赞同明明就是主战派,明明就能打胜仗,为什么不赞同。因此李大人的声音有些蔫蔫的,“陛下,臣也认为应该出战。茜香国仅派出官兵五万,我军可速战速决,再者现在又是夏天,粮草军需等物需要不多。”

皇帝点头,道:“既如此,那就出战至于这大将军”

老二和南安郡王同时出列,道:“臣愿领兵出战”

还有兵部的几个将军稍微一步,也出列请战。没听方才国师说了么,必胜啊。

说实话,皇帝中意的是两个自家人,二哥有经验,可是年纪稍微大了一些,至于南安郡王,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确实比二哥年轻许多,但是只在京中练兵,并无实战经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