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1 / 2)

桃李满园春 SISIMO 2312 字 2023-10-03

容一心两用,却是在偷听室内说话。

但只听了两句,便不想听了,因为崔氏同宁博闻说的很简单,既不是秘闻也不是训斥啥的

不过是让宁博闻留心一下可有合适的对象,并严厉警告他不许擅自左右宁博容的婚姻罢了。

要说决定宁博闻是定不了的,除非宁盛和崔氏都不在了,宁博闻这个长兄才有权利为妹妹订下婚事。

很快就到了宁博裕成亲的这天,可惜整个过程都没多少宁博容能参与的,不过看看罢了。

她甚至是第一次见到古代的亲事,当看到新娘子的车架到了门口的时候,她却忍不住惊咦一声。

因为新娘子不是她想象中那种大红喜服红盖头。

反倒是一身绿衣,这个宁博容不懂,身旁的刘婉贞却是妥妥地很清楚。

只听她柔声道:“因这于家妹妹的父亲是做过官的,才可穿这大袖连裳呢。”

今日的于晚一身深青色的大袖外袍,素纱的里衣,又有深青色的蔽膝、大小腰带以及鞋袜,这一身披挂瞧着就不轻,但是比起这,于晚头上那用金银杂宝花钗簪笄之类插满的博鬓更是显得繁重。

宁博裕有官身,原可穿公服来成亲,可崔氏为了喜气,特地给他准备了绛公服,红纱单衣,下白衬,黑靴子。

这女穿绿男穿红,倒是颇有几分红男绿女的意思。

而宁博容不知道,这历史上红男绿女的说法,正是源自于此。

这男女皆穿红的传统,恐怕还要往后推上个几百年才有。

是以,这新娘子自是更不可能有红盖头之类的东西,于晚只是手持一团扇,堪堪遮住面容罢了。

这婚仪也不在屋内,而是在事先准备好的青庐,待得撒帐过后,宁博裕与于晚一块儿坐帐,听着宁博裕红着脸吟诗的时候,宁博容险些给笑喷了。

这诗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念得宁博容都起鸡皮疙瘩了,这赞美你家老婆,也写得有点太肉麻了

瞧瞧身边人,却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宁博容就知道自己又少见多怪了

“阿嫂,这成亲,都要念诗的吗”

“那是自然,二郎怕是在于家就念了不少诗才能迎回这于家妹妹呢。”

宁博容:“”

电视剧又一次欺骗了她。

念过诗,于晚才将团扇拿开,而宁博容看着那张几乎看不出于晚原本秀丽姿容的妆,又一次被雷得不轻。

若是新娘妆都是这般模样,她是不想嫁人了

喝过合卺酒,用五色丝绵将两人的脚趾系在一起没错,就是脚、趾

再脱去宁博裕身上的外袍,开始给于晚摘头花梳头发,梳头合发之后,才算是礼成。

宁博容只是旁观看着,都觉得累得慌,而这一套折腾下来,洞房过后,第二天宁博裕和于晚还要来拜见宁盛和崔氏。

果然,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这结婚呐,都是个体力活儿。

不过宁博裕婚后第三日,宁博容便已经随着一列宁博闻举家的马车,慢慢地往这大梁的国都京城去了。

五月里一路见那春意融融,一片桃红柳绿之中,马车渐渐北行。

、54路遇流寇

古代出行实在不是什么幸福的事,哪怕地位再高,很多事都无法幸免,例如颠簸,这年代的路哪怕修得再好,与现代的水泥路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的。

更别说刚刚出发没多久就碰上梅雨季的到来,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宁博闻和刘婉贞的地位够高,一路上走走停停,基本上都没有住在据说环境比较可怕的驿站,而是大多都在一众官员或者大城市中最好的客栈中歇脚,却比当年宁博容一家赶往洛州的时候要好多了。

但这潮湿的天气仍然很糟心。

大梁的治安还算不错,但北地战事起之后,也微有些局部骚乱,宁博闻这一路走的都是官道,仍有两处据说有流寇滋扰,这一路上京去,却是带着上百兵士,恐怕寻常流寇也不敢来惹。

宁博容并未同刘婉贞同坐一辆马车,反倒是同宁舜华、宁舜英姐妹在一起,这辆马车够大,除了她们三人,还有宁博容的贴身婢女阿青,宁舜华的婢女留影,宁舜英的婢女佩画。

六人中只阿青最大一些,宁博容不过一娇弱少女模样,宁氏姐妹更是女童,留影和佩画也不过十二三岁,是以六个人坐着也不会显得拥挤。

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虽然不大,这种天气无疑令人十分厌烦。

实则车外的景色还算不错,这段路在青山绿水间,虽无人烟却有绿草茵茵碧树成林,又有桃花在山林间若隐若现,如果天气不错,恐怕是趟不算糟糕的行程。

宁氏姐妹也有些怏怏的,连五子棋都玩不下去了,三个人对坐着打瞌睡。

忽然宁博容一下子睁开了眼睛,连背都挺直了,车中除了她,连阿青都已经半睡半醒。

雨滴落在马车顶上,仍然发出沉闷的声响,宁博容皱起眉来。

果然,马车一下子停住,因为惯性,宁舜华和宁舜英一下子就被这一下给弄醒了。

“怎么了”宁舜英揉着眼睛问,一脸睡意朦胧的娇憨。

宁舜英直接挑开了车帘,这一看却是吓了一跳,“这是”

宁博容看过去,护卫着他们的显然是宁博闻带着的士兵,大梁并不是如同唐初一般用府兵制,而是募兵制,这募兵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募来的士兵不曾经过战场的,事实上真的不算多少本事,毕竟不是职业军人,战斗力参差不齐,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宁博闻这次上路,带的兵看似强壮有力,实则有一半都是新兵,没办法,他这是调任,赴京之后就不会再回来的,不可能将云州最好的兵都拉走。

但仅仅就这么看去,挑的都是身强体壮很有几分样子的士兵,一路上才能这么太平,毕竟一百个装备齐全的正规兵,哪里是寻常流寇敢挑衅的,即便是银样镴枪头,只站着,也足够唬人了。

可这几个月,大梁确实不够太平,去年的收成不够好,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这就是相当致命的,再加上北地传来的败仗消息,这流寇的数量就比往年多了许多。

宁博闻一行走得不太巧,路过这黄泥山,恰是有一群已成规模的流寇占山为王,还未被朝廷给剿了。

这年头的山大王实在是没什么好期待的,不过一彪形汉子,带着几百个衣衫褴褛的男人拿着乱七八糟的武器而已,可是发展到这个规模,已经可以算是大股流寇了,到现在都没被剿灭,本身就十分不正常。

gu903();这群流寇足足有将近三百人,这边的士兵虽装备齐全,却只有百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