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1 / 2)

一番。

那时候的大明军队就是这样,先剿灭当地百姓,抢夺救命的粮草,让后依据附近贼寇的强弱程度,以及己方给养的缺乏程度,再决定是否剿灭贼人,如果贼人太脆,当然毫不犹豫的绞杀过去,如果贼人很强,那就老远躲开,甚至直接进行合并,反正当兵的脱下军装就能变成山贼,甚至不少人原本就是北方的贼寇,早几年被招安了而已。

那还是刘高头一次见到正经的战兵,尽管是在北边被大顺击败,狼狈不堪逃到这里来的,但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非常强大的存在,那毕竟是打老了仗的战兵,尽管打一仗败一仗,无论对鞑子和大顺来说都是丧家之犬,但对于他们这种江南腹心之地,刚刚冒出头没多久,也没打过什么像样仗的小毛贼来说,是根本不可能战胜的存在。

另外刘高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这些大头领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起天下大势,或者说是纵横疆场,那都是有模有样的,毕竟这里是江南,大伙儿识不识字的也都能拽两句文,说一说鼓词儿里听来的兵法。

可真到了动手的时候才发现,整个义军之中连他算上,没有一个人懂得应该怎么打仗,更没人能够把戏台子上的打仗和真正的战场区分开来,他们穿着从戏班子里抢来的行头,宣花斧、梨花枪、手下则拿着钉耙锄头粪叉子,在一声声哇呀呀中冲向明军,并在五分钟之后被赶了回来,一千来人如同被狼群驱赶的鸭子,呱呱乱叫还跑不准方向,光是自相践踏就不知死了多少人。

刘高当年岁数也不算小了,好在早年间一直都在干粗活,因此体力方面倒是不错,加上人机警的很,看到情况不妙,几乎是第一时间领着家里的亲族老少脚底抹油,除了死了几个子侄,倒是没受到什么太大损失,俩儿子练了几年武艺,甚至还杀了几个明军,算是历练出来了。

只是历练归历练,经历了这么一场大败之后,刘高可是彻底断了在乱世中考刀剑谋求出身的念头,他这人非常有自知之明,打过这一仗之后立刻明白自己根本就不是这块料。而且南军在楚汉时候还好,到了三国时候孙权的人就根本打不过北军了,大宋文风鼎盛之时更是达到了极致,眼前的大明也好不到哪里去,指望在这里聚集实力,之后从南往北边打,根本就是扯淡,别说是北边的大明和大顺了,就是西南的大西国也能把他给灭了。

何况这还是一切都很顺利,让他建成一片势力,占据几个州郡之后的结果,眼前这十几个村子都已经保不住了,想这些还有什么用处。

也就是从那天起,刘家将乱七八糟的人员都遣散了,留下了少部分精华,之后开始做起了生意,打仗他不在行,但做生意还是没有问题的,加上好歹也当过一段时间的乱世英雄,胆量方面绝对没有问题,那纤弱的武力对抗军队不堪一击,但对待商业同行们却绝对够用,因此一天天的开始做大起来。

没两年大明朝完蛋了,大顺和大西国开始争霸,当时的主战场就在荆州和江南,刘高再次鼓起雄心壮志,带着族中老少给大顺军押送粮食,还有不少连卖带送的情况,因此虽说亏了些钱,却也多少结识了些用得上的人物,等到击败大西国之后,大顺定鼎中原,他勉强也算是从龙人士,县里头给了一整套义民的牌匾幌子,十里八乡的都成为刘员外。

天下逐渐太平起来,刘高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生意虽说没有倍增,但也在缓慢的向周围扩张,至少在常州府府城,可以看到他家的店铺,而且生意还不错的样子,两个经历过战阵的儿子,如今开设了连锁武馆,成天一大票徒弟吆五喝六的跟着,俨然就是奔牛镇的第一等人家,否则当初老头子也不敢为了点面子的小事硬顶孙立这个八品官员。

只不过最近他遇到的事情,确实是有些难办了,他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儿子,唯独刘月儿是个闺女,今年已经一十八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英雄豪杰

更新时间201322315:00:48字数:2174

刘月儿是刘高在四十多岁上得来的女儿,生过这孩子没多久,刘高的老伴儿便去世了,他这人虽说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但有一点却非常好,就是从来没有纳过妾,一直对糟糠之妻敬爱有加,虽说在场面上游荡,少不得要去些勾栏瓦肆中厮混,但只要回到家中,绝对是好丈夫和好父亲的典范,从这一点来说,却是比下了天下多少富贵人物。

所以当老伴儿去世之后,刘月儿就成了刘高的心头肉,对她是越来越好,待遇比起两个儿子来要高出好几倍,在这个重男轻女几乎达到极致,而且毫不掩饰的年代,这几乎是一种罕见现象。

也幸亏刘月儿是个女孩子,两个哥哥不可能对她有什么嫉妒心态,反倒是因为这是家中唯一的女人而倍加呵护,几乎是倾其所有的满足姑娘的全部愿望,只要是家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不照办的。

刘月儿倒也乖巧,在家中非但没有小公主的派头,反倒是尊敬父亲兄长,善待仆役下人,从上到下没有不夸她的,直说刘高有福气,两个儿子英俊能干,女儿也是貌美如花,善解人意,这才是上辈子修来的最大福气。

刘高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经历过早年聚众造反,中年舍命求财之后,到了晚年的他格外珍惜这种家的感觉,除了关心两个儿子的发展问题之外,其余的心思全都用在女儿身上了。

偏生这个刘月儿不喜欢针织女红,专好舞枪弄棒,加上家学渊源,自幼就跟着两个哥哥一起习武,一身本事虽然算不上高手,但好歹也能对付三五条汉子,平生最爱英雄人物,看不上那些白面书生,酸儒文人,以至于到如今连个婆家都还没有,成了刘老员外的一块心病,每每念及此事,总是会忧心不已,生怕女儿将来没有好的归宿。

原本早几年的时候,刘高还为这事高兴来着,毕竟他如今虽说是富家翁,早年间也是提着刀子干过几票的好汉,手下最多时候也有一千来号人马,因此不大喜欢那些性情懦弱的孩子,见自家女儿生性豪迈,很是对他的胃口。

可时间长了之后,慢慢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关键在于这姑娘越长越大,越长越漂亮,上门来提亲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都是武进县的高门大户,最不济也得是个书香门第,杏林世家。这么多人选当中,刘高少不得也有几个满意的,只是刘月儿却都看不上,说这些都是无用酸儒,整天除了吟诗作赋、放荡空谈之外,从来做不得实事。

那几个医生倒是有些用处,可人也显得慢慢悠悠,说话吞吞吐吐还爱绕弯子,和那些书生属于一个范儿的,都不合她刘大小姐的胃口,和心目中那种英雄豪杰更是相去甚远。

gu903();刘高最初对这事还不放在心上,这可是他刘老员外的女儿,喜欢英雄豪杰就对了,江南虽是人文荟萃之地,但这文士也分三六九等,既然看不上那些无用的酸文人,不找也就是了,将来有机会再找个大英雄回来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