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5(2 / 2)

红旗 浪子刀 2385 字 2023-10-01

就是在这种大潮下,中国股市开始再一次走向新的牛市行情。

然而,历史最终会证明阚治东是错误的,所谓的中国证券教父之一的阚治东也会有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时候。

总之,迎接中国股市的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长达21个月的大牛市,在这一轮的牛市中,淞指从1995年7月23日最低点的238点介入调整,在9月底艰难的重新回到400点,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持续高涨了21个月,在1997年5月4日达到4260点的历史新纪录,最终还是被亚洲金融风暴给无情的击穿,酿成了一场股市泡沫,淞深股指随即暴跌,又走入长达两年的熊市。

如果只是在前面的21个月里,你随便买一只股票,基本都能获取超过十倍的利润。

如果你买的是联合银行、深万科、民生银行、通商银行、联合保险、索普科技、神州电子这样的股票,那你至少能获得超过十五倍的利润,当然,股市上绝对还有翻涨超过30倍,甚至是50倍的股票,这些都是什么样的股票,那就只有以后才能知道了。

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不知道中国股市会迎来长达21个月的大牛市,历史的发展往往会超乎所有人都预料,包括杨少宗和阚治东。

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是刚刚离开中旗集团的管靳生。

这一次,首都银河证券公司忽然间跳了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或者说是管靳生和阚治东的隔空大战终于拉开了历史的大幕。

如果说阚治东有中旗系,那么管靳生很快也有了自己的一大派系,他这一系很松散,基本是靠他中国股神的名号召集起来的,有央企,有国企,有军队,有老牌的倒爷,这一派的统一特点就是集中在首都地区。

人们将这一派称之为“管系”。

能有资格用自己的姓来命名一股资金流,管靳生也确实不愧是中国的证券教父。

第一卷旗山奇迹第一百七十二章旗州的新问题

杨建林告诉杨少宗一个消息,那就是黄明达收购了五十多万股的中旗集团原始股,现在问题来了,不好脱手,旗州人真正要中旗集团原始股的人并不多,这并不是大家不看到中旗集团的长期发展,而是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中旗集团原始股的投资回报率不高。

用旗州人的俗语说,翻的慢,底盘太大了。

大家宁愿将中旗集团的原始股高价卖掉,套现之后换取资金去做生意,当初平均分股,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百五十多股,划算一下,基本上只要是94年之前加入的旗山人民公社社员都有三十万的资产,实际卖到市场基本能赚一倍。

据杨少宗所知,绝大多数分配到股份的社员都会卖掉一半给朋友之类,自己凑点钱做生意,或者是投资联标,特别是那些生意还不错的小老板,基本都会沽空原始股继续投资自己的小厂。

95年的时候,你手里有六十万之后干什么

毫无疑问是办工厂,不办工厂也可以投资联标,平均来看,除非是股市大幅度波动,好的联标一般情况下每年利息分红是12左右,不算是特别恐怖,但绝对比存在银行上算。

如果股市做的起伏大,有些联标会亏,有些联标则会大赚。

有些联标是不分红的,比如像赵琪这种,她的联标是累计增股,一年一清账,不断投入进去搞长线投资,所以,她的客户都是大客户,而她投资的对象也都非常大。

汇友联标的资金额也许不是旗州最大的联标,公司的人员素质和数量却是第一位的,她也很干脆利落的主攻矿业投资、融资服务,做股市纯粹是短线操作。

说真的,投资股市上的那些上市公司,真的不如买联标,至少这个联标就在你眼前,黄明达、赵琪这些都是真正有本事的厉害角色。

黄明达有一句话,他说投资国营公司看政策,投资民营企业看老板。

老板就在你面前,你是投,还是不投

如果杨少宗要和赵琪借钱买下管靳生的那些股份,他至少每年要给赵琪10的利息,这已经算是比较给面子了,毕竟人家背后也有大量的股东,好处是不用任何抵押,这就意味着杨少宗还可以和银行抵押。

当然,一般联标肯定要抵押,特殊情况特殊办理。

“灵活”永远是联标在民间融资领域的第一要素。

管靳生显然很精通这一点,所以,他说是按月付款,这就意味着杨少宗的压力也很小,每个月抽一笔钱的贷款利息加起来总比一次借五十个亿要好的多。

黄明达那边就肯定不是这样。

价格绝对不会便宜,而且得要一次性付款,按照现在的估价计算至少要30个亿。

杨少宗大致算了一下,感觉不是很划算,他要是有30个亿,换成美元继续投资在硅银得是多少钱啊,以前不断买入原始股,那是因为大家卖的都比较便宜,定价2180元,四千元就可以卖掉。

当然,现在的六千元一股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要继续向上跳是很难的,除非股市大涨,可也不划算这里面的道理在于中旗集团的原始股定价不动,在银行抵押之后得到的贷款数额不高,远不如卖掉,中旗这边早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五年内不打算上市,不上市,这就是国债,五年之内不会有大的涨幅。

既然有社员愿意沽出手里的一些中旗原始股,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这是市场经济的自由选项,必然有他们的道理。

所以,包括旗州人民高级合作社和中旗集团都没有去阻止这一行为,对集团有信心,你就多买,不觉得集团未来还会像过去那么疯涨的,你就不要买。

想来想去,杨少宗反正是最终不决定买下那些股票,杨建林和黄明达的关系还不错,当时就笑道:老黄同志难得栽一次。

是啊。

黄明达是真的栽了一次,他前面吞了五十万股,肯定是觉得原始股的价格还会继续高涨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股市先涨,而他在原始股上压了几十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