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渠道。
投行就是这样的操作模式。
和以后君安万科事件不同,中旗系介入万科是一个长期投资行为,不是君安证券后来的那种炒作套现,对于这样的投资,不管是哪家上市公司都会很欢迎,可是,中旗系实在太大了。
中旗现在的年利润率都在百亿级的规模,每年可以再造三十个万科,这样的规模让王石很是担忧。
所以,王石并没有完全将万科并入中旗系的想,因为万科一旦加入中旗系,顶多只是中旗系中的一个小角色,根本没有能力和中旗系的另外两大置地公司相提并论。
就现阶段而言,富旗置地的实力也绝对不是万科公司可以抗衡的,对手在深州持有的土地规模多到足以让招商局、华侨城、中海这样的老牌深州地产企业乍舌,基本上,招商地产、华侨城、中海、富旗就是深州四大地产公司,而富旗已经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
王石有一个估计,按照富旗置地现在这种发展速度,三年之内就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产公司,唯一的例外是中旗置地全面杀入,因为中旗置地囤积土地的面积更大。
没有一家公司不羡慕中旗置地囤积土地的能力,可这种能力确实不是其他公司可以做到,归根结底,中旗是一个很复杂的投行,它可以给那些市委、省委带来诱人的大项目。
中旗的这种招数无非是招商局开创的老招数了,问题是中旗玩的比招商局更加纯熟,而且不受国家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限制。
王石当初同时中旗系介入,实际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希望通过中旗低价拿地,但他并不想彻底融入中旗系,因为中旗太大,而他现在太小。他还是希望维持原有的协议,中旗系在完成对万科的长期投资后,在保留一部分长期投资持股的前提下套现离去,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杨少宗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简单的说,自己其实希望王石担任中旗置地的董事长,但这个话也只是说说而已,因为再过一段时间,杨少宗就要离开中旗,中旗公司以后是谁说了算,那还是未知数。
1993年4月12日,杨少宗的调令正式下达,此前,关于他要被调到国务院工作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旗山,在他离开的这个上午,整个旗山镇就像是忽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所有人都自发的涌上街头,聚集在街道两侧为他送行。
仿佛是真正的生死离别,很多人都在送他离去时痛哭失声。
杨少宗不是焦裕禄,不是孔繁森,他几乎没有深入群众去关心每一个人,没有去关心过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没有去关心过那些弱势群体,因为在他的六年里,旗山没有弱势群体。
现在可以这么说,旗山有懒人,但没有穷人。
跟在杨少宗这辆依维柯的后面,六千多辆私家车和数千辆货车、中巴、1小巴自发的为他一路送行,人群里就有徐蔚,有索普公司的全体在旗山总部的员工,大家乘坐着六辆大巴和十几辆临时租来的货车,一路跟着杨严宗。
有人拉着鲜艳的大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旗山公社不会忘记您,我们的杨书记”很肉麻,但在这个还有良心的时代,人们无忘记杨少宗这样的一个人。
他是多么奇怪的一个人,他最擅长的是打击报复,这一点,很多人在喝酒闲聊的时候都会谈到,可大家说起他打击那些干部,甚至是大干部的时候,每个人都很解气的哈哈大笑,仿佛在说着一段水浒般的传奇故事。
他是多么奇怪的一个人,他在整个1992年几乎就没有履行过镇委书记的权职,旗山照样没有出事,照样发展的飞快,而这一切都拜他所赐。
实际上1992年对杨少宗来说是有点失控的一年,也是让他最终看清楚未来的一年,旗山涌现的大量新企业才是旗山经济进一步爆炸式发展的原因,但大家还是更愿意将一切劳都归于他无论如何,杨少宗带着一些微微的遗憾离开了旗山,人们发自内心的对他的热爱和送别并不能让他心里平衡一些,有些事,他确实是没有做到。
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做的更好,但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杨少宗依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他虽然暂时辞去了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旗山管委会和公司内部却根本没有找另外一个总经理的打算,只是由五巨头之外的萧薇临时担任代总经理一职。
在杨少宗抵达首都之前,萧薇已经提前带着从首都政府里出来的田源、江振华等人替他铺路,和各方面的人士都打了交道希望大家多多关照他们的杨总。
多少还是有点效果的等杨少宗进了秘书二局,同僖们对他都很客气,可他真正的后台还是容副总理。
正因为有容副总理的大力栽培和支持,在国务院国企改革小组中,杨少宗实际上是真正的头脑型人物,正是在他的件事下,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先行成立,将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先集中统一到管理中心并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中央直属国有企业的兼并和重组,同时针对一部分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革。
然而,就在杨少宗处于这种改革的漩涡中心时,在旗山,一股特殊的势力正在悄然进行另外一种变革这种变革的各种消息也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了杨少宗这里,让杨少宗不时的感到一种担忧。
没有了杨少宗,旗山不得不选择性地向旗州市委进行退让,撤镇建区就是一种最主要的退让,但很明显,以季昌玉和郭右宾为首的这一批上级官员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改革一区委和管委会的合并,采取一套班底两套机构的运作方式,并美名其曰“机构精简改革”。
这让杨少宗和旗山管委会的很多干部都意识到,市委的目标绝对不止机构精简这么简单虽然出任了旗州市委书记的季昌玉信誓旦旦的如此保证,坚称不会改变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和旗山人民公社社办资产的集体性质可这种动向是绝对不对劲的。
在杨少宗一步高升到首都,在国务院内部工作的同时,左良喜不久就被提回省委工作,担任省机械工业厅的副厅长兼党组副书记,季昌玉成了旗州市委书记。紧随其后,季昌玉违背了最初和杨少宗的约定,将秦大驰调任到旗州市委担任纪委书记的重任,填补了严竹青升任青浦县县委书记后留下的空缺。
在季昌玉的干预下,特别是淮海市委和旗州市委的操控下,旗山区委和管委会的一套班底两套机构的改革被强行通过,罗孚终于熬成旗山区区长和管委会主任。
在这一次的整合之后,季昌玉将旗州市政府机关全部搬迁到金桥工业园周边,并将金桥工业园及其周边地区也规划在旗山区管辖范围,实际意义上已经是将整个县级市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安排在旗山区。
看起来,季昌玉对旗山区是非常有的人,为旗山做了很多大事,一直在为旗山区的发展奠定更多的基础,但杨少宗却能感觉到,季昌玉、
绝对是有意识的要将手深入旗山人民公社管委会,而他的最终目标就是中旗资产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