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旗山,你不知道炒股是多么赚钱的事,你不知道炒股在1992的中国是多么疯狂的事。
做为1992年10月首批的四家全国性证券公司,中旗万通是唯一将总部放在一个乡镇里的证券公司,当然,它的总部所在地是号称中国第一镇的旗山镇。
在很多特殊政策的影响下,旗山人炒股是很容易的事,在这里近乎没有认购证的限制,中旗系可以轻易的从深淞两地证券交易所拿到足够数目的专门在旗山发放的认购证。
旗山人炒股的方式很简单,每一个人都将资金委托给中旗新创、中旗创业两个资本托管型的投资理财公司,由这两家公司进行统一投资,这些人有些是大户,有些是小户,他们每天都关注着股市上的每一点风吹草动,却不用去挂牌出售、购买,除非他们自己也想做这种事一很少有人会这么做,大家都宁愿相信管靳生、华康盛这样的人。
管靳生在万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证券交易手,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具有国际视野的操盘手,这些人很快跟随管靳生一起到了万通证券,而在万通证券和中旗信托投资公司,管靳生又重新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这些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就聚在万通证券和中旗信托,撑起了全国第一大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行的根基,是他们和管靳生一起打下了中旗集团在金融业的江山。
管靳生深知旗山的这些人是万通证券立足的根基,他调了几个最优秀的业务员担任大客户主管,专门负责在旗山接手股票投资业务。
管靳生的规则是你在中旗新创、创业两个资本托管公司投股,我怎么操作,你不要管,我坐牢了,和你没关系,但如果你在万通证券的大户室,我肯定没有任何消息透露给你,即便我透露的消息,基本也是市场上基本可以公开的消息。
这就是管靳生的风格,他豪迈,他霸道,他可以指着杨少宗和华康盛的鼻子骂娘,他视野远阔,愿意从国际证券市场上请资深经纪来万通担任顾问和培训主任,愿意请最好的经济学教授给万通的年轻经纪们上课,他创新,他追求真正的国际一流的境界和梦想。
他无视规则,却也遵守规则。
这是中国的猛人都特有的逻辑。。
第一卷旗山奇迹第一百五十五章旗山的创业潮
可旗系全面介入中国淞深两地股市后,两地股市从1992年的11溯月开始强势反弹,淞股从最低谷的劲点一路上冲,丹乎每天都是涨停,这个时候不管买任何一只股票都可以赚大钱。
在吸纳足够多的豫园商城流通股后,通过法人股和其他非流通股的直接交易,中旗集团成为豫园商城的控股股东,并且通过中旗万通、中旗信托、中旗创业、中旗新创和其他以宋方舟为首的六百多名联名投资者实现了对豫园商城的绝对性控股,控股比已经高达86。
豫园商城的1129万股中,原有的国有股和的法人股基本被中旗集团以平均每股32圆的价格收购,高于当时市场价位23倍,此外在158万股的流通股市场吸纳了超过半数的股票。
随着淞指重新回到1150点的新高峰,豫园商城的股票平均价位达到每股62圆时,中旗集团对豫园商城的第二次股改申报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准,市场流通股增发到3790万股,并且每股分拆5股,拆5送1,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原有高达骏5的法人股降低到72,市场流通股达到2274亿股,每股股价调低到67圆。
于此同期,中旗集团对整个豫园商城的全盘计划才正式公布,使得豫园商城的股价迅速飙升到每股37圆,成为淞股的龙头股,拉动整个大盘上扬。
这个阶段,豫园商城槽一部分流通股逐步释放到市场上,二次套现募集资金,总计吸收市场资金亿元,完成了最初预估的集资计划。
在管靳生的操控下,中旗集团旗下的豫园商城在淞股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翻身仗,成为淞股的龙头庄股,和深发展遥相呼应,成为中旗系在淞深两地股市的风向标,也凭借这两只股票的坚挺维持着淞深股指。
凭借淞深两市的重新恢复,中旗信托投资公司、中旗万通证券公司和其他关联投资公司、联合投资人一起赚足了,凭借手里充足的资本,中旗资产管理公司终于决定在1993年对国内启动第三轮的大兼并潮。
1991年,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引入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才,他们后来都在各个舞台上展现出很漂亮的才华,绯一个人叫江振华,经济学硕士,原先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工作,到了周末经常会四处找人闲聊。
这一年,不甘寂寞的他决定下海经商,却被同事介绍到了中旗资产管理公司。不这个人很厉害,他会说,非常会说,就凭一张嘴说服了大学学长华康盛个让他成了中旗置地公司的物业租货的部门经理,华康盛之所以这么决定,确实是因为这个人很能说,而且提出了很有创意的想法。
当时还没有人能预估这个创意会为中旗置地公司赚多少钱,但真的很多,多到难以统计的估1步。
江振华的创意是收购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地皮,然后再无偿租给他们使用五到十年,后面是有偿租借,三年一签,一旦地皮涨价了,他们就将这些地皮收回来重新投资建房。
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华康盛写了一本关于日本地产业发展的书,他看了,然后就觉得人们很傻,如果早知道房价会涨,为什么不早点囤积地皮。
直接和市政府购买地皮总是要迅速开工的,否则,市委领导就会像苍蝇一样整天盯着你,除非你的后台特别硬,领导也不敢惹你。
这样肯定不好,江振华是体制内的人,当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直接提前和市政府买大量地皮是无意义的,国内眼下也没有换地权益证,那怎么提前投资呢
他想了一个办法,那就直接绕过市政府和国营企事业单位交易。
果然不愧是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研究员,虽然很年轻,江振华却真的是摸通了国内在地产改革上必然要继续深化的脉搏,然后为自己和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找了一条邪恶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