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情上,杨少宗也留了一个心眼,即大谷会社从日进口关键设备的所有报价都必须公开公正,如果有价格超过其他日本厂家报价的5,则视其违规操作和转移利润。
这个阶段的旗山食品总厂太需要大谷会社,可也只是这个阶段而已,对杨少宇来说,他要缔造的旗山食品总厂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大谷会社也不会一直保持平级的合作关系。
光明、娃哈哈为什么要和达能合资,这件事或许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除了合资的跟风潮和对外资领先企业的盲目崇拜外,中资企业最大的目标还是要从达能、卡夫这些世界食品业巨头那里获取更多的技术配方和设备。
这样的想法是很美好的,达能、卡夫在签署合资协议时代回答也是肯定”可结果都不是那么美好,因为别人没有那么傻,不会为自己培养一个长远的竞争对手,和他们合作不过是与虎谋皮,而他们就是老虎。
对食品工业有着特殊了解的杨少宗就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他直接绕过这些世界食品工业巨头和食品机械设备供应商直接合作,只要和大谷会社达成战略性的合作,旗山食品总厂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设备,甚至是产品工艺配方,也许这种配方不是特别保密性,甚至只是日本和国际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通用的、基础性的,但对目前的中国食品市场而言也是足够了。
和大谷会社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杨少宗必须亲自去抓”他在这段时间和大谷会社各个事业部的部长都举行了会晤”并且预计要从日本市场引入新的啤酒生产设备和碳酸类汽水生产设备,与之配套的是日本目前最好的灌装线,包装线。
除了旗山食品总厂已经具备的啤酒和碳酸汽水两个项目,杨少宗还打算引入方便面、虾条、薯片、苏打饼干、巧克力等产品,他在谈着这些项目的设备引入,同时也在思索着另一个问题用什么品牌来运作这些新项目。
杨少宗对整个旗山食品总厂有一个非常长期的大规划,从整个营销战略上,他要先采取纵式渠道模式,实现娶个全国的渠道部署,然后采用纵式和横式联合的双渠道,在各地以便利店的形式大量开设旗山食品会员店。
在品牌战略上,他将旗牌逐步从单一的肉制品品牌过渡为涵盖范围更大的厨房专家,向着调味品、食用油、酱醋、料酒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旗牌食用油要做到全国第一,再从旗牌海鲜酱油入手,逐步打开调味品市场,最后形成一个“中国厨房美味专家”的特殊大品牌。
在速食面、挂面、饼干等领域,他希望使用一个更有特点的品牌,在饮料领域,他希望是运作三到四个品牌,ru制品领域则有一个单一性的全国品牌,啤酒领域采取一个全国性品牌和多个地区性品牌相配合的局面。
果冻、果井、口香糖、糖果、茶、冰淇淋和雪糕都要运作一个新品牌。
一个旗山食品总厂的旗下运作五到六个大品牌和十多个小品牌,通过这一系列的整合形成一整套的产品线,然后再联合旗山农业合作社在食品产业的上游发展,覆盖各种原材料的生产、加工。
在积累了第一步的资金优势后,杨少宗现在想要考虑的就是品牌问题。
旗山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钱。
手里积累了近十亿的资本后,杨少宗在各个方面前可以说是不缺钱,在他和大谷会社深入洽谈各种合作项目的同时,杨建林也和本田公司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以不低于七百万美金的高价买断了三款摩托车在华的技术转移合同。
这三款摩托车分别属于助力车和跨骑,前者只有一款发动机排量仅为40的轻型摩托车,在台湾也被称为小绵羊,轻便快捷,上手容易,后两款摩托车的排量分别为90和125
旗河摩托车厂引入的这三款摩托车分别对应着本田公司在台湾地区销售情况最好的三个车型,即本田40soterii“、本田h90b、本田h1250b
,这三款摩托车实际上后来都陆续被嘉陵、天津本田引入国内市场。
除了高达七百万美金的买断技术合同外,旗河摩托车厂还将会和本田公司达成一个更为全面的生产设备转移技术合同,引入40和90
发动机的生产线,而本田h125db的发动机则完全从本田公司进口。
这三个车型实际上也是杨少宗一手确定的,算上技术转让和设备引入费用,整个合同的金额将达到1100万美金,在此基础上,本田公司同意旗河摩托车厂在本田40soterii“和本田h90b上使用自己的品牌和标识,也就是说,旗河摩托车厂可以淡化本田品牌,单独命名两款车型,而本田h125db则使用类似于合资生产的双品牌。
1100万美金,这笔开支肯定不算小,如果没有外汇留存指标,那可就等于是五千多万,此时的杨少宗就还得考虑从国内争取一笔外汇留存,争取是以四千多万rb的代价拿下合同。
谈清楚这些事情,杨少宗就马不停蹄的继续飞往深州。
就在旗山食品总厂进一步追求开放的时候,国内的政治形势却在快速的恶化”倒春寒已经无可躲避的到来了,全国范围在整个一月份出现了大量个体户外逃和注销的现象,后来显赫一时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也和其他的倒爷一样,匆匆忙忙的逃离首都,而首都恰恰是倒春寒爆发的源头,也是最为紧张的地区。
在这一年里,傻子年广久又一次坐牢了,牟其中倒是躲过了一劫。
此时的深州和新成立的南海特区成了全国各地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的避难营,在全国各地的个体户纷纷注销和外逃的同时,南海特区的个体户却在急速增加,各色各样的人都跑了过来,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不仅是这些人,全国范围内的那些官倒、军倒也避难式的跑了过来,包括陆达强这个军倒,察觉风声有变,陆达强就立刻带着人跑到了南海特区省的省会海澜市,在这里开办了鸿远公司南海特区分公司,躲难的同时也想要在这里继续发大财。
都是想发财的人呢
各级政府机关下属单位也都来了,有的是中央部委一级的,有的是省厅一级,还有县市一级的,各式各样的办事处多如牛毛,所有人都很快的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捷径一倒卖地皮。
只要能找一个理由和南海特区省批购一块土地,转手一卖就是两三倍的利润,甚至是十倍的利润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