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6(1 / 2)

红旗 浪子刀 2366 字 2023-10-01

我不会为难你的。你抓好旗山的经济工作就是对县里最大的贡献,我不能要求你太高,不会将所有难题都交给你来解决。不过,如果我将主要的问题都清理了,给你打一个好的基础,后面直接转给你们旗山,你能不能接手主管”

杨少宗道:“那没有问题。”季昌玉道:“好,就这么样了。”杨少宗稍稍松了口气,他至少知道季昌玉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还会继续拖累着旗河酒厂。

他立刻起身去给季昌玉准备早饭,让人准备了两个馊头、两个肉包和一壶热开水,墁头和肉包都用饭盒装好,热开水也装在军用水壶里,这才一起送给季昌玉的司机。

季昌玉不好惹啊。

送季昌玉离开后,杨少宗也是一声嘘气,他真不知道是省委哪个领导拍板让季昌玉下来的,真是太厉害了,雷厉风行的根本不给你后退的余地。

这样的干部不怕没有人欣赏,就怕欣赏他的人不够强大,只要是有省委一级的领导同志支持他,他在哪里都能干出非常漂亮的成绩。

送走了季昌玉,杨少宗就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萧薇的调令就要正式下来了,这一次在省里,他遇到了王中泉,而王中泉已经看到了调令,直接调任中央电视台政策信息处的副主任,正科级待遇。

能在中央直属机构中混一个正科级待遇,这真是很强呢

对萧薇来说,这或许也是最适合她的去处,不管是在基层当领导干部,还是在省委机关当调研员,亦或者以后在省国资委当主任,实际上都不适合她。

她不属于主流的官场,她只属于那些特别的地方。

此时的萧薇根本不在旗山,她这段时间悄悄去了首都办事,中间也回过省里,估计过几天才会回来,可她一回来就会正式办理转调手续。

这是多么让杨少宗既高兴,又不舍的事。

他是如此的忙碌,甚至没有时间去悲伤,只能将这样复杂的思绪都隐藏在最隐秘的那个心灵角落里,用尽全身的力气去为旗山做事。

他知道自己肯定会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去留住萧薇,可他也知道自己可以承受这样的后悔。

也许,只有时间能告诉他和萧薇对与错的分别。

第一卷旗山奇迹第八十七章萧薇的离别礼物

旗牌火腿肠的毛利润是很可观的,绝大多数的订单都要先付款后提货,原材料收购又全部是分期结算,在3月份就有570多万元净利润的情况下,这足以保证旗山肉联厂的资金运转。

杨少宗此时不断以旗山肉联厂的名义筹借更多的带宽,不是单纯为了肉联厂,实际上,他足足将超过一半的贷款都抽调出来投入到旗山养猪场和伺料厂中。

特别是在旗山养猪场的扩建上,杨少宗直接将整个二期规模都提升到了十万头存栏量,而且要在6月份之前全部到位,每个都要投入一百个猪舍棚,引入两百头猪崽。

旗山鸡禽总厂的规模也在扩大,按照杨少宗的计划,今年内也必须达到100万羽的养殖量。

这样的安排让整个公社都有着莫大的压力,基建办主任潘庆元直接在养猪场住下来,没日没夜的盯着工程建设,为了抓好建筑质量,公社建筑队不仅从周围乡镇短期聘用了几十位经验丰富的老泥瓦匠,还从淮海市的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请了一位高级建造师主抓建筑施工安排。

旗山养殖业的规模扩张的非常快,非常大,如果在第一年养猪养鸡的过程中出现大娓模的疫情,或者是其他饲养问题,那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贷款压力也会让负责担保的旗山肉联厂吃大亏。

省畜牧所的周所长亲自带队到了旗山常驻,他和旗山公社管委会签署了一份外聘专家责任承包合同,一次性拿了三万圆的责任费,由他带队负责全部的技术责任问题,担任旗山公社的畜牧总顾问。

周所长当然也知道这件事的压力特别大可毕竟有三万圆的天价责任费,他不仅和省农院请调常驻旗山搞技术研究工作,兼任了省农院旗山研究所的所长,还依靠自己的关系从省农院抽调了十多名技术员,饲养、病理、防疫、兽医、育种各个方面前有专门的负责人。

往东的3月和4月,旗山公社的社员们总是很清闲的,现在每一天都要上工,小杨岭林场的大规模牧草种植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养猪场、鸡禽种场和养牛场都在快速上养猪场第一优先,鸡禽种场第二。

此时的情况下,宋长明、秦大驰对整个旗山的经济建设工作都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只能是配合杨少宗做工作,因为责任和风险都远远超过他们所能承担的范围。

杨少宗何尝不觉得压力很大但他必须挺住越是压力大”越要付出300的努力才能保证成功。他也套用了季昌玉的唯成绩论,一切只看结果,压着所有人跟他一起苦干。

他依旧住在旗山肉联厂的职工宿舍里,和赵大军一个宿舍,每天盯着旗山肉联厂的情况,白天则干脆搬到小杨岭林场大队办公室工作,盯着小杨岭和杨庄的工作。

他在这段时间比任何人都要忙从早工作到晚。

恰恰是在这段时间里,萧薇真的要走了,她的转调通知已经下发,旗山人民公社社长兼副书记的职务已被免去,但新一任的社长任命并没有随着通知一起下发这显得非常不正常。

下一任社长是谁,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社长的工作也由副书记秦大驰暂代着。

在萧薇来旗山工作正好半年的时间,管委会又在招待所的食堂给她办一场送别的晚宴,吃完饭,杨少宗就会亲自负责将她送到宁州火车站。

她的行李都己经准备好票也拿在手里,直接从宁州坐火车前往首都中央电视台报道。

她刚下来锻炼的时候,大家就知道她很快就会调走,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快而且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不管怎么说,至少是凭良心说萧薇在旗山的这段时间确实是给旗山人办了不少好事。

大家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她,也希望她这样的人能在日后有着更好的发展。

在宋长明说完了一番充满了感情的祝酒辞,大家正要端起酒杯,萧薇便道:“我也先说两句吧,其实真的要离开公社了,我才发现自己也挺舍不得大家。在我到旗山锻炼的这段时间,大家对我也一直是照顾有加,我以前没有负责过具体的事务,很多东西都不懂,大家也一直都能谅解我,给我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真的,我真的非常感谢旗山的朋友们,算起来,我也确实是14的旗山人,上个月的这个时候,我和杨少宗同志说了我的新打算,我当时说,就算我真的要调走了,我也一定会给旗山留下最后一个贡献。这段时间,我来回在首都和省里奔波,现在总算是将事情定了下来。考虑我们旗山的特殊情况,省委和省煤炭工业厅预计会在这几天下文,正式将旗山的煤矿资源开发权下交给旗山人民公社管委会,由管委会牵头在旗山成立一家专业的矿业公司,从综合利用和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适当适度的开发本地煤炭资源。”

大家一听这话不由得都是格外的开心,这样大的事情别说是宋长明、秦大驰办不了,杨少宗也办不了,能办得了这种事的人唯有萧薇。

甚至是萧薇也很勉强,杨少宗可以想象萧薇这段时间在省里一定磨破了嘴皮儿。

大家都很高兴的纷纷起身和萧薇握手,谢谢之声不绝于耳,宋长明更是鸡动的双手合十的拜谢道:“萧薇啊,你真走了解我们旗山,你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啊,书记谢谢你”

萧薇满是喜悦的笑着,她很高兴自己的最后努力能让大家如此高兴,虽然这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中。

杨少宗和萧薇感叹道:“你在旗山的时间不长,却真的走了解我们呢”

gu903();萧薇笑道:“怎么能不知道呢,其实我已经和省委的几位领导汇报过了,旗山目前的煤炭资源应该是比较丰富的,但也谈不上是大煤矿区”与其给市里的煤炭工业局开发,不如就让旗山人民公社开发,也可以用开发煤矿的资金用于本地的农林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