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答道:“我倒是无所谓。在管委会上班挺好的,在厂里上班也不错,反正都差不多,工作性质基本都一样,就是管委会那边轻松点吧,每年就忙那么几个月,厂里则是每个月的月初和月底都很忙。”
杨少宗则在心里琢磨着,推敲一番才道:“瑛子,我觉得你继续在厂里锻炼一段时间,等两年再回管委会直接担任财务科的副科长,你有这个能力的”
他不是瞎用亲近人,赵瑛是那种清静细心的女孩子,在财务工作上有她的性格优势,帐务做的很利落,每个人看了都很喜欢。
赵瑛却道:“我对当干部没有什么感觉吧,只要天天有点事情做,人不觉得无聊就蛮好啦。”
“哦”
杨少宗抿着嘴想了想,他总觉得瑛子还是不要长期呆在肉联厂,就在管委会机关安安稳稳的上班是最好的,她不是那种特别爱打拼的女孩子,简简单单。
想到这里,他就道:“那我回去和宋书记谈一下,年底就将你调回机关吧,正好大姐在我那边做事,姐妹俩都在机关里上班也有个伴儿”
赵瑛咯咯笑出声,道:“挺好啊”
从小是一起长大,这样的情感是那样的淳朴和亲密,杨少宗想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旗山,还有他们这些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年轻人们,特别是赵大军、徐小莉和赵瑛。
他希望他们都能在这个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更希望他们都能幸福。
在他的帮助下,赵大军和徐小莉似乎都要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赵瑛呢,他也说不清楚。
他曾经觉得自己特别了解赵瑛,现在看来,他了解的只是那个学生时代的瑛子,那个永远无忧无虑的单纯可爱的瑛子,也许对瑛子最好的事情就是永远不用长大,他们永远都是高中生,停留在1984年的那个时候。
可惜,他做不到。
时间总是在不停的推移,人必然都要长大,也必然要面对生活中的总总烦恼。
肉联厂总有一天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单纯的可爱,总有一天会变得无比庞大和复杂,每个人都有着更多的压力,要不断的向前,继续向前,就像是永远无法停歇的战车。
这样的生活显然不适合瑛子。
他知道。
瑛子啊,瑛子就是一只小乌龟,喜欢躲在池塘的小角落里吐泡泡,看着外面的世界忙忙碌碌,她过她所钟爱的悠闲生活,与世无争,简简单单。
如果可以,杨少宗想做一个莲叶,在池塘角落里给她遮挡下一片清凉的阴影。
第一卷旗山奇迹第六十九章萧薇的霸气外泄
11月的公社本该是很悠闲的,农忙期早已结束,社员们顶多就是在田埂角落和自留地里种一些蚕豆,在家里用稻草编织成圃盖,下霜的时候盖在大白菜上。
嗯。
萝卜也可以收了,收好之后窖藏在地下等着过冬。
今年的11月显然就是另外一个景象,肉联厂二厂区建设、养猪场二期扩建、小杨岭大队果林示范园项目、煤矿厂二矿道扩建、红旗大队荒丘夷平、专家公寓小区建设、各厂职工生活区扩建这些工作量几乎都集中在11月大规模上马,公社的所有劳力都没有闲着。
农业生产的日常工作也没有闲着,各个沟渠乘着这个时期都要清理淤泥。
杨少宗从肉联厂回来就立刻参加了晚上在管委会会议室召开了工分会议,这样的会议几乎每个月都要有一次,专门讨论当月的工分结算问题。
这一次的情况有点特殊,在公社实施责任工分制改革后,谁也没有想到今年要上这么多的项目,社员们都很难有几天的休息,在农忙的淡季都有工分赚,大家当然是很高兴,看着公社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社员们都指望以后能多分点红利,谁不高兴。
可在管委会,大家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工分是很高,效率也比以前高很多,现在的工分是实打实的,那都是社员大干苦干的结果,问题是建设费用都没有到帐,公社也没有那么多钱付账。
肉联厂那边是自保,养猪场还没有哪怕是一分钱的进账,煤矿厂在10月份的产能也就是七千多吨,11月和12月能扩大到一万吨,这个收入加起来大约是一百四十多万。
煤矿厂的钱基本还是要再投入到养猪场,才能继续维持养猪场的运转,果林项目用的是必须专款专用的省农业厅扶持款,三十万元绝对不能调入公社帐上打成工分款。
这么一算,大量的工分都无法在年底结帐。
怎么办
社员们辛苦了一整年,到了年底不能不发钱啊
孙长青中午就回公社经济办和赵琪、财务科的朱宝宜科长做数据统计工作,三个人连中饭都没吃,这才紧急的将所有账目资料都统计成册,逐一的让管委会党委成员和每个科的科长过目。
看着公社的发展势头确实很猛,可一看账目,人人都捏了一把汗啊
虽然搞了责任工分制,从8月底到今天,还是多了1327万个工分要结算,按常规是要将整个公社产值一计算,均摊在总工分上面就能算出每个工分的产值,红利一算,最后就能得出每个工分能值多少钱。
假如没有这1327万个工分,只算日常生产工分,今年每个工分能算到52分钱,可要是将1327万工分一起折算进去,每个工分平均不到25分钱。
这么一算,社员们辛苦了一个月的收入还是不足30块钱,还得是天天挖大田,干最苦最累的活才能拿到30块钱的收入。
gu903();一看这些资料,每个人都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