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来就大笑道:“旗山的小杨啊,哎呀,你好啊,你现在是在旗山啊,还是在省里啊”
杨少宗笑道:“徐总,我这还在长江市呢。说起来也挺冒昧的,我眼下有点私事想请你帮忙”
“好说,好说”
陆达强是个很魁梧的北方大汉,性格也很豪迈,又笑道:“萧司令那天可是特别提到你了呢,让我以后多关照一下,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小杨啊,你找到你陆大哥那就是找对人啦”
杨少宗嗯了一声,很冷静的问道:“陆大哥,你那边有没有咖啡壶和进口的咖啡豆”
“呃”
陆达强像是被人打了一拳,愣是有点反应不过来。
杨少宗却道:“这件事对我很重要,如果您有的话,或者是能找到的话,最好在一个小时内送到宾馆,我要招待一个非常特殊的贵宾”
陆达强支支吾吾的感叹道:“哎呀,小杨啊,你这个要求还真有点难办了,我倒是知道有几个人有这玩意,都是军区大院里的那些年轻人,要不,我这就派人去借”
杨少宗很无耻的答道:“借,越快越好。”
陆达强只能无奈的点头,道:“那行,大哥就帮你这个忙,这个事情还真得我亲自出马,这就亲自给你跑一趟吧。”
杨少宗挺特别的笑着,道:“陆大哥,您对我可真是有再造之恩呢,您放心,只要这个事情真给我办成了,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您。”
陆达强哈哈大笑着,笑道:“大哥还要你报答啥啊,那我就不耽误了,这就开车去军区大院找朋友”
说完,他就挂了电话,随即却在办公室里骂了一声。
这他妈的算个什么东西啊
如果不是萧司令特别叮嘱,陆达强真想随便找个借口糊弄一下杨少宗,可没有办法啊,听萧司令那天的口气,似乎还挺有瓜葛,不照顾不行啊。
这算怎么回事吗
陆达强是很无奈,只能亲自出马,开着鸿远公司那辆绝对属于走私货的奔驰轿车就冲着解放东路的军区大院而去。
此时的杨少宗则去宾馆里重新买了一盒特级铁观音,又去附近的商场买了几个茶具回房间里泡茶。
他比较喜欢喝红茶,健胃暖气。
现在也很少有整套的茶具,除非是去专业的茶叶市场,他就在几家商场里左挑右选,揣摩着萧薇的品位挑了几件,大致能够配成一套。
茶杯很漂亮,白纹蓝釉,镶嵌着金色掐铜丝,一个杯子六块钱,一盒铁观音和一套茶具就将杨少宗九月份的工分钱都花光了。
萧薇是那种肯定会迟到,迟到后还会说“你来的真早呢”之类的女人,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种可爱,那她也蛮可爱的,从二十四岁一直可爱到四十岁。
估计她至少还要一个小时才能过来,杨少宗就先给自己泡了一壶铁观音,坐在宾馆房间的大窗户前,享受着这个早秋的上午。
阳光透过茶色的玻璃将房间照亮,茶壶里飘出氤氲的热雾,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这是多么平静的时刻呢。
他刚将茶泡好,门外就响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听声音,他就知道不是萧薇。
他走过去将门打开,果然是陆达强,陆达强满头大汗的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一个成套的繁体字包装的咖啡壶,还有一盒咖啡豆。
陆达强是个真正地道的北方人,身材很魁梧,梳着一个油光可鉴的乌黑大背头,说话办事都有一股在军队里多年养成的霸气,也有着北方人的豪爽。
看见杨少宗居然在泡茶,陆达强还是有诧异的,端着手里的咖啡壶道:“小杨啊,你可是把大哥为难死了,你说咱爷们一出手那都是几百万的,就为了这一套几百块钱的东西去找人借一借”
不等他说完,杨少宗就很自然扶着他,让他先进屋里再说,仿佛是关系特别好,好的不能再好。
等陆达强一进门,杨少宗就道:“陆大哥,我这都替你泡好茶,咱们一起品尝一下”
陆达强笑了笑,总觉得你一个乡下人还讲究这个啊,我都不讲究,是值钱的茶叶就行,怎么个泡法不是泡啊。
他将咖啡壶和咖啡豆都一股脑的放下来,推辞道:“大哥还有急事,真急事”
杨少宗却似乎不给他余地,道:“坐下来聊一聊吧,陆大哥,我保管你有收获”
“哦”
陆达强半信半疑,又道:“那行,我就先休息一下再回公司我跟你说啊,小杨,你陆大哥今天上午真是约了朋友谈生意”
杨少宗不紧不慢的说道:“我的生意更重要,您就别多想了,谈十分钟,我保证你能赚到一个亿”
一听这话,陆达强真是吃了一惊。
然而,杨少宗并没有将话说完。
他很快就补充道:“如果我有时间和您谈一个小时,我保证你能赚到十个亿,可惜,我没有一个小时”
第一卷旗山奇迹第三十一章嚣张啊
嚣张啊
陆达强这辈子在部队干了十五年,走南闯北又在商海里拼了五年,什么人没有见过,可他从来没有见过比杨少宗更嚣张的人,而且,杨少宗还属于那种高人一等的嚣张。
说着那么嚣张的话,杨少宗却没有任何的夸张之情,沉稳冷静的令人发指,仿佛说的是真的,非常之真。
陆达强这么有经验的人都有点半信半疑。
“坐”
杨少宗一抬手,请陆达强坐在椅子上,自己也坐下来将茶壶里泡好的铁观音倒出来,烫一烫茶杯,重新再倒第二轮。
端起茶杯后,杨少宗才问道:“您买过国库券吗”
陆达强苦笑道:“谁能不买啊,各个单位向下压啊,部队都得压,不买不行啊”
杨少宗续道:“您知道票贩子们在乡下收购国库券都是几折吗”
陆达强道:“这个谁不知道啊,四五折都行,我有一个穷亲戚,曾经和我借钱买电视,最后不想还了,就把一百多块钱的国库券充当六十块钱还给我。”
杨少宗道:“我来和您说个事吧,我有一个同学父亲是银行上面的人,他知道的事情多,他曾和我说,80年的时候发国库券是因为那一年中央财政赤字,实在是没有办法就只能发国库券。那一年计划卖40个亿,结果卖出48个亿。后来就不行了,一年不如一年,有几年连40的计划都没有完成,可没有办法啊,中央财政就一直赤字。我当时一听就琢磨这里面有戏,我就找了些财经方面的书仔细研究,也和我那个同学通着消息问问。”
一听有内幕,陆达强就来劲了,匆忙的问道:“继续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