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 / 2)

红旗 浪子刀 2380 字 2023-10-01

一拐的向前着走,贴着路边。

他左腿膝盖里有一枚弹头碎片,左腿不能弯,走路的时候都是抬左腿弯右腿,速度慢,为了不影响别人,平时都习惯贴路边走。

杨少宗将板车推起来靠着路中心,给他让开一条顺趟的道。

徐保山的速度快不起来,杨少宗推着一个大板车更快不起来,两人就慢慢悠悠的做着伴,一起沿着这乡间的小碎石子路向前走。

太阳已然落去,被那大山岭遮住了光线,天空红霞密布。

防风林间幽幽然的有些黑,他们一老一少就在石子路向前走着,彼此都在想着心事。

徐保山此刻的内心就是纠结的,有大学生愿意来旗山这个穷地方工作当然是好事,他高兴的很,可他也不忍心,旗山是一个条件困难的山窝窝,杨少宗算是公社难得飞出去的一只小凤凰还是老杨家的独苗。

左右为难的琢磨了片刻,他才和杨少宗道:“伢子,你愿意回来工作当然很好,书记非常支持你,可你现在都分配到了市里的机械厂,档案可能都已经转到了厂里,现在才和公社说要回来工作,确实是晚了点啊。”

杨少宗默默的笑着,过了会儿才道:“书记,我心里是明白的,只有我拿着接收证到机械厂报到,他们才能从学校抽走我的档案。只要您愿意开这个口,现在想把我抽调回公社的办法还是有的吧”

杨少宗还是很清楚人事档案抽转的这套程序,可对于徐保山善意的官腔和隐瞒,他也非常领情。

徐保山微微一怔,坦然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实在不行,我可以给彭书记打电话请地委出面协调。彭书记是我的老上司,这个面子,他还是会给我的。只不过伢子,你要想清楚啊,我这个电话一打过去,你这辈子可就很难再出去了,想在咱们公社做点事是很困难的,你徐大爷在公社干了三十年也没有折腾出什么大事”

杨少宗嘿的笑了,道:“徐书记,其实咱们旗山可有好多的大事能做。再说了,谁说您没有折腾出大事业,别的不说,就咱们眼前的大鱼沟湾要是能够填成水稻地,哪怕只有4千亩地,一年产粮就能有6百万斤,十年是6千万斤,子子孙孙不停的耕种,一百年就是6亿斤粮食咧。”

“嘿”

徐保山忍不住的笑出声,这本账,他也算过,所以他才坚持要把大鱼沟湾填平。

他没有想到,杨少宗也能有这样的觉悟,他想,确实是不一样了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小伢子现在都成了大学毕业生。

顿了顿,徐保山又道:“伢子,错过了这个村可没有那个店,要是没能在咱们公社干出成绩,你可别后悔”

杨少宗倒是很有把握的答道:“不后悔,我心里已经都想清楚了,也有着非常好的计划”

徐保山好奇的问道:“什么计划,能和我说说不”

他肯定好奇,是个人都会好奇,农转非和进入国营大厂的机会是多么珍贵啊,在他们旗山的2万口人里,没有一个不想要这个机会的。

搁在全国的广大农村也没有人不想要的。

杨少宗不假思索的答道:“书记,我想在公社办厂子。您看,咱们周围几个公社转成乡镇后都开始办厂子,有电子管厂、榨油厂、饲料厂,哪个不赚钱咱们公社虽然也有一个小煤矿和土砖厂,但和别人还是不能比。”

徐保山嗯了一声,道:“我倒是也想开新厂子,可县委给的指标是硬的,非得缴足1200万斤公粮才能保住公社,否则就必须得撤社建乡。咱们也不是缴不上,可真要缴足了,社员们谈不上饿肚子,但也未必能吃饱。”

“唉”

说着这番话,徐保山心情变得特别沉重,他也有着某种反思的继续说道:“你徐大爷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周边的几个公社实行联产承包制后的粮食产量都提高了很多,上缴的公粮也多了,这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高,为国家多做了很多贡献”

“不”

杨少宗断然的一口咬定,坚决的劝道:“书记,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承包制和公社制其实是各有各的好处,关键是要发挥两种生产关系各自对应的优势。承包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激发劳动的积极性,因为大家是在为自己做事,缴完公粮剩下来的就都是自己的,确实有益于解放生产力,但不代表承包制就一定比公社制要好。”

徐保山一时不语,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才问道:“那你是咋想的呢”

杨少宗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是很明确的,它既解决了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保障了每户农民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体现了多劳多得的思想,同时也限制了土地的兼并和转卖问题,但它将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开,丧失了集体发展的力量,并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长期持续发展。公社制则恰恰相反,只要能解决生产效率低下问题,公社制在大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医疗和公益事业的推展上都有很特殊的优势,至少我觉得想要实现共同富裕还是得靠公社体制。”

说着这番话,他心里也有一种不能说的感叹。

中国人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在体制上找问题,如果有问题,那就肯定是体制问题,这仿佛已经成了一种思维习惯。

真的是这样吗

徐保山思索着杨少宗的话,过了一会儿才感叹道:“伢子,没有钱的话,空有这种优势也不过是一种可能性”

杨少宗倒是很平常的答道:“钱总会有的”

钱,对他来说当然不算是什么问题,只要公社现在给他20万的资本和300个劳力,五年之内,他就能为公社赚取一个亿的利润这还是很保守的估计。

感觉杨少宗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很特别的自信心,徐保山没有继续说下去,转而道:“伢子,公社的问题还是非常多的,有些问题确实是不好整治,特别是劳动效率低的问题。公社现在也搞了几次工分改革,效果却不过如此,粮食产量倒是有点提高,亩产量还是差不多。”

发现徐保山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那么坚定,杨少宗决定暂时不谈办工厂的事。

他攒着力气推着板车,在心里琢磨着对策还是要劝说徐保山这个公社的一把手继续坚持公社体制,发展和改革公社经济,带领社员们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