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2 / 2)

两人闲聊片刻,燃灯便吩咐一番,起身往人间降去。

燃灯往凡间而去的时候,那老子也降临世间,盖因鸿钧有言,圣人不得轻易出手,是以老君入世,将自身的修为尽数压了下来,入了轮回通道,以人身入凡间。人教教主太清太上老君以人身显迹人间,做那周之守藏室史,又曾向孔丘讲述礼乐。

孔子远道而来,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

巫妖量劫第086章老子化胡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老子此次下界最主要的目的却是化胡为佛。立小乘佛教,分佛门气运。封神一战,佛门度走了三千红尘客,呈大兴之相。老子骑着青牛打算出函谷关,向天竺而去。青牛板角之上挂着风火蒲团,其中压着多宝道人和从元始天尊斗法时得来地诛仙阵图。

多宝道人这些年被迫跟随在老子身边,倒是听了不少太清大法。与上清法门相结合。修为精进不少,也没了重回截教的心思,老老实实的呆在太上老君身边。

那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关尹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关尹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关尹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长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与此人有些缘法,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

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又试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

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

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子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此乃人教教义之根本。

老子又道:“你虽有心修道,但身含杀气,不适合我的太清之法。”

关尹道:“圣人明鉴,关尹曾为将戍边多年,虽已在此静休三载,一身杀气仍未化去,请圣人慈悲。”

老子道:“也罢你我今日有缘,可入我门下,为记名弟子,你既天生长眉,便赐你道号长眉。”

关尹,不,长眉大喜,跪下行礼道:“多谢师尊。”

老子道:“你虽不适合修炼太清大法,但我身上尚有东华帝君所创修剑法门,东华帝君即将转世历劫入我门下,为上洞八仙之一,你可学此功法。”老子随将东华帝君所创的修剑法门传授予长眉,又将护教大阵“两仪微尘阵”传授予他,并赐予八卦炉中重新炼制的“先天一气太清神符”作为镇压灵宝。

老子出了函谷关,对送行地长眉说道:“此处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