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而巍然不动,就是清兵多次围城,京师为之戒严多次,而始终不曾担心京师会不能守。此番却与往日不同,不但没有了强兵驻于城外,与城上守兵以为犄角,就是源源不断奔来勤王的兵马也是一个没有。满城的百姓成日听得城外炮声不停,守城的五六万明军来回奔走,还有内操的四五千小太监也在大太监的带领下匆忙出宫,操刀持箭上城头守卫。这种情节从未有过,百姓们很是心慌,一方面是觉得大事不妙,一方面很看不起守城的京营兵和太监,各人看着那些耀武扬威持刀弄棍的太监上城,心里均想:“这种畜生都上了城头,看来大明离亡国真的不远啦。”
朱纯臣虽然苍皇败退,崇祯却也并没有怪罪于他,只是命王德化、曹化淳、王之心等大太监一起上城,监视着守将严守城池,又令朱纯臣为提督大将,总理城内防务。那朱纯臣是郧贵之后,喝酒听戏最是拿手,行军布阵如何能行他别无办法,只是每天缩在府中,下发命令让京营诸将一并上城,严密防守。又命帖出告示,命京师各衙门的差役、杂工一并上城。又使更夫宣谕:贼兵离城不过五里,守城十万火急,城破之日,百姓必不可免,今命全城丁壮尽数上城,协同防守,不准迟误各家门口悬挂灯笼,严防奸细;各人不准随意上街走动,违者立时拿问
于是全北京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百姓不堪劳役之苦,上城守备,一无官粮补帖,二无兵器,只是赤手空拳,呼喝纳喊。而家中妻儿嗷嗷待哺,无人看顾。各人都是心急如焚,一面担心城破后被辫子兵屠杀,一面又巴不得早日解脱为好。
崇祯居于宫城之内,自然不会知道外城情形如何。他虽然每天都担心城破,自已攻入敌手,辱没祖宗。又觉得事情未必如此之坏,吴三桂等人整顿军马后,自然还会回来救驾,袁崇焕等人亦不会袖手旁观。他每天带着周后和田妃等人到皇极殿焚香祈祷,期盼祖宗有灵,能使得勤王兵马赶到,解此危局。虽然后妃们心中明白,此番再无援兵,各人都是满眼含泪,却并不敢在皇上面前哭出声来,只是低声啜泣,不知道前途如何。
这一日乃是崇祯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年之中往常这时候宫中很是热闹,除夕和元旦将至,就算是灾荒频乃,宫中用度简省,却也免不了要花上五六万两银子,布置一些花台、彩坊,再有灯火小戏凑趣,阖宫上下这几年来觉得国运黯淡,也只有借着逢年过节时热闹一番。此时国事败坏到如此地步,各宫妃哪有什么心思庆祝,只是在崇祯面前强颜欢笑,不敢惹他生气就是万幸,哪里还有什么心思过年。
崇祯一大早便去皇极殿拈香祷告,中午又到乾清宫批阅奏章。这些年来,他每天要处理大大小小过千件的公文奏折,每天从早到晚,不能歇息。经常累的两眼布满血丝,腰酸腿疼,常常抱怨:“万历皇爷和天启阿哥年间都不理政务,天下一样太平,宫里的用度也很凑手,并不紧张。到了朕的手里,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仍然是兵祸连绵,天灾不断”
待到了今日此事,乾清宫里除了几个大臣言宫的请安奏折之外,内阁并各部九卿竟然并无一份奏章递上。他到了这时,才恍然醒悟,不但今天不用办公,只怕以后也不需要他再辛苦了
满心凄凉的崇祯帝在殿内呆坐到傍晚时分,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爬上景山,登高眺远,虽然看不到城外情形,隐约间却能见到京营官兵和内操太监们在城头来回巡逻,虽然人影稀疏,却也是旗帜鲜明,衣甲耀眼,在冬日的斜阳之下,士兵刀刃的寒光直刺崇祯双目。他看了半天,突然捂着脸向泣声道:“国家三百年来厚待百官,养育文学之士。到了今日,不但没有人来宫中共商国事,就是连进宫贺岁的人亦是一个也看不到臣工负恩至此,当真是个个可杀”
王承恩见他悲伤,忙跪下道:“皇爷不必难过,臣与王德化、曹化淳等人孝敬了家宴,一会请皇爷赴宴,也是臣等的孝心。”
崇祯点头道:“王伴伴请起。你与曹伴伴等人到底是朕的心腹家奴,比之外臣到底忠心的多此次守城,也多半要靠内操太监的忠勇。哼,大臣一直劝我不可信任阉人,以朕看来,关键时候,还是内官更靠的住”
王承恩明知道内操操练时多半是唬弄崇祯,只有极少数的太监能够骑马射箭,军饷和装备的费用大多被曹化淳等人合伙贪污,只是畏惧这几人在宫中的势力,却是一语不敢透露。只引领着崇祯又略逛一圈,就从景山下来,由神武门入内,到乾清宫传膳。
崇祯即位之初,内宫用度很是奢华,他原本一力要俭省,却因为天启的张皇后尚在,若是减了自已后妃的用度,不免让张皇后难堪。无奈之下,只得省了自已的膳食用度,一年不过省了几万银子,很是不甘。后来想起万历年间,大太监手中都很有钱,皇帝的膳食都是太监们效敬,每天翻新花样的吃,还不用宫中的一分钱。崇祯因害怕太监贪污,即位后就免了这个规定。后来国用越发紧张,他无奈之下又下令太监们效敬膳食,也不管他们是否会贪污了。
今日的御膳却是司礼监赏印太监王德化孝敬,虽然城内兵慌马乱,他却费尽心思,整治了许多精巧菜食,又亲自赶来伺候站班,很是恭谨。自他而下,曹化淳等人亦站班伺候,一直等崇祯用完,撤了御膳和乐班,这才各自上前回话。听皇帝问及九城防备情形,却是不肯说出实话,各人都道军心民气可用,北京城高坚险,敌人必定不能破城而入。崇祯并不知道王德化与曹化淳已与城外联系献城,还以为他们忠心可嘉,心中稍安,又特地勉励几句,才命他们出宫,仍然去城门附近守备。
待到得晚间,他又特别的心烦意乱。张开耳朵听取城外的喊杀声,只觉得心里毛骨悚然,不能自安。想到城破之后的情形,只觉得又是害怕,又是愤怒。想到大明三百年江山终于亡在自已的手中,而自已又是宵衣盰食,辛苦万分,只觉得苍天不公,臣下负恩,而自已,却是半分错误也无。
宫门下钥之前,他终于下了决定,写就诏书,并太子惫夜出宫,往嘉定伯周奎府中暂避,命嘉定伯周奎相机将太子送出城外,妥为保护,以保存明室一脉。至于其他两位皇子,也分别送到驸马都尉巩永固、成国公朱纯臣府中,并他们好好保护。到了此时,他不肯再信任大臣,只相信这些郧臣亲贵们是与国同休贵戚,必定会好生保护好太子和两位皇子,不使他们受苦遇害。
到了子时,他呆坐无事,又不想到后妃宫中,枯坐一晚之后,终觉疲乏之极,命人送上汤沐,洗浴过后便欲休息。睡在乾清宫的暖阁龙床之上,宫女们闭上帐门,只留下两根红烛照明,淡淡的烛光映射在崇祯脸上,显的十分的苍白可怕。
正文第六十八章灭明六
更新时间:2006101620:26:00本章字数:4208
乾清宫大殿上的钟声当当当响了三下,殿内的宫女和太监们都误以为崇祯睡着,各人虽然并不敢大声说话,却是不免轻声议论国事,为自已的未来担忧。宫女们害怕被蛮夷侮辱,一个个很是害怕,只说待城破之时,便要自尽。
崇祯听得真切,觉得悲切心酸,又想起自已的女儿刚刚六七岁,虽然不会被人奸污,然而落入蛮夷的手中,将来长大了仍然可能受到侮辱,心里惶然道:“不能,决计不能让她被那些蛮子或是奸贼们羞辱”
只是一时间又狠不下心,只觉得自已眼角又潮又热,显然又在流泪。他翻了个身,强迫自已睡觉。正迷迷糊糊间,却听到外间传来一阵嘈杂声响,他气恼万分,喝道:“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