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江中之鬼。自此之后,再也无一人靠近江边一步。
待得知南京陷落消息,丁启睿又急又气,却是没有一点办法。他是万历年间中的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山东按察使等职。在调使山西副使时,因巡抚王辑兵变,被他断然斩杀。因功调入陕丁,归孙传庭节制。却又被杨嗣昌赏识,步步高升,待卢象升因罪入狱,更是成为挂兵部尚书衔,督师二十余万的股肱大臣。只是他文人进士出身,自身对兵事一窍不通,只知承上命行事。被崇祯斥责之后,早就惶恐不已,南京一陷,此人顿时无计可失,思来想去,唯有一死罢休。毒药什么的,他到也没有,只是命人送上些金银,吞在腹中,当夜翻天滚去,半夜时便死,待第二天亲兵入内寻他,连尸体都早已僵直。
杨嗣昌坐困襄阳,眼见汉军越逼越近,武昌前镇的黄州已然告破,周围的府县无不望风而降。张伟优抚善待明朝降臣,此时已然见效。除了那些一心忠于明朝,持着正统大义的高级文官,普通的地方官员及镇将,远远见了汉军旗帜,便即归降。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是每日观望请旨,请求屯于准扬的明军主力即刻来援,如若不然,不但襄阳有失,江南不保。就是被困于四川渝州等处的张献忠,此怕亦是无人可制了。
而主力明军此时坐困江北,进不能过江,退有皇帝压迫,往援湖北,路阻且长,此路亦是不通。而原本被优势明军压迫打击的李自成,却又借着这次天赐良机,突破明军重围,由宁羌过七盘关,入朝天岭,接连攻克广元、昭化、剑州、梓潼等地。然后分兵三路,分别向潼川、绵州、江油三个方向进军,连下三十多个州县,进逼成都。四川巡抚王维章龟缩在保宁,不敢与李自成军接仗。洪承畴此时手底只有三万余强兵,止能保着陕西不失,守备潼关而已。
此时的明朝,当真是四处起火,八面烽火。只要是稍有心于大局者,都知道明朝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到得崇祯四年十月,汉军刘国轩等部攻克武昌,荆州,偏师克江西南昌、长沙,俘获湖北巡抚等文武官员数百人。明宗室吉王、湘王、岷王、谷王、宁王、楚王等亲王尽被被逮,其余藩王数十,亦同时被执。因得了张伟命令,只是又囚于原王府之内,不准外出。因此前农民军杀害过蜀王,清兵杀过德王,施琅所部汉军逼迫鲁王自杀。坐镇穷城,无计可失,眼见农民军与汉军势大难制的杨嗣昌急病而死。汉军轻骑入襄阳城内,于城外追住出城而逃的襄王全家,囚于王府之内。
自此,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全数归汉军所有。汉军主力听令由襄阳入江,由水路直奔江西南昌,将由江西入湖南境,湖南一下,将于左良玉会师,然后以优势兵力攻闽,结束南方战事。
前线打的火热,张伟坐居南京城内遥控指挥,除了军事之外,每日接见明朝前来投诚的官员,便是一宗要事。自汉军占据江浙之后,主力连克名城要镇,眼见大事已成,原本还犹疑不决的明朝各级官员纷纷弃明投汉。张伟又连番下令,除了必要的府县官以外,明朝的各总兵镇将,巡按、粮漕总督、巡抚、总督等大员要员,必须奔赴南京,以俟甄别后再行任用。官声尚佳的,由张伟亲自接见,善加抚慰后,或于南京闲居,或是送往台湾先行办事。至于武将,游击以上皆送往台湾,严加管束。
正文第六十二章江南三
更新时间:2006101619:20:00本章字数:4437
便在张伟东征西讨,全力征伐稳固江南之际。在北京城绵衣诏狱之中,一间局促的小屋之内,有五六人身着囚衣,围着一张破桌盘膝而坐。房内一灯如豆,只见那破桌上摆着一些肉酒之类。此时方是初秋,天尚不热,那锡酒壶却已是浸在热水之中温着,房内一股股酒香飘将出来,和着肉香,到是分外能引动人的馋虫。
“元素兄,请用,请用不必和我客气,咱们也算是相与一场,我给几位先生先占个地儿,到了那边,也好有个照应。”
绵衣卫与东厂一同掌管的南所、北所监狱统称为诏狱。与刑部狱不同,此处乃是皇帝直接下诏,由厂卫缉拿抓捕,投入狱中关押拷问,乃称诏狱。自明朝立国以来,皇帝经常以中旨任命官吏,抓人拿问,不经过三法司的正常程序,为当时的士大夫所非议。
熊文灿自从接受张伟贿赂的事发,便被绵衣旗校逮拿至京,投入诏狱。还好他为官多年,北京家财被抄,却是狡兔三窟,仍有不少资财可以使费。再加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他的家人在外为他打点奔忙,大笔的银子塞到了东厂太监和绵衣卫大大小小的官儿们手中。是以虽然入狱坐牢,却也未曾吃苦。象他这样的大员,不比那些曾经冤死狱中的寻常小官儿,皇帝一日不发落,就随时有起复再出的机会,甚至更上一层,入内阁为相,亦是难说。
他入北所诏狱之中,却是与前兵部尚书王洽、户部尚书候洵、蓟辽总督袁崇焕、山西巡抚傅宗龙,再有就是刚刚入狱不久的前三边总督卢象升,他便与这几人关在一处。这些人的都是朝廷大臣,皇帝腹心。以明朝旧制,原本很难得有这么多高官显宦入狱坐牢,若是死罪,早便处死。不然,必定剥职还乡了事。只有崇祯年间,因对大臣失望,手段越来越狠,杀人关人越来越多。终崇祯一生,杀首辅二人,总督七人,巡抚十一人,一则是天下局面崩坏,二则也是他对整个文官集团失望,总想以杀人来求治世。只是此人志大才疏,连杀人也不得其法,贪官污吏没有杀过几个,无能大臣比比皆是,却偏生忠臣良将,到让他杀过贬过不少。
这熊文灿被皇帝爱重,以福建巡抚及两广总督而挂兵部尚书衔,总督九省军务,镇襄阳对付农民军,虽无大成效,却也将张献忠逼入四川一隅,不得施展。正在得意的当儿,却被踢爆收入贿赂,放纵张伟一事。崇祯大怒之下,立时将他投入诏狱。因怜他尚有几分才干,何况明朝官员贪污受贿比比皆是,熊文灿的罪过到也不算什么。再加上熊家到处托人活动,郧臣贵戚中亦有不少为他说话求情。若是张伟不反,再关上一段时间,没准就会被放出起复。只可惜张伟杀高起潜起兵,旬月间攻克南京,又分兵四出,现下江南除了福建、广西、云贵,尽已都落入他手。崇祯急怒之间,自然要寻人泄恨。丁启睿到是识趣,早早儿便吞金自尽,溜之大吉;杨嗣昌据称是急病而死,其子扶灵而回,朝野上下却是盛传其为自杀而死。这两人是当面统兵的督师大臣,他们一死,皇帝自是无法可想。于是这熊文灿不但不能免死,连自尽的优待亦是取消,日前诏旨下来,命即刻推到西市处斩,以明正典刑。
候洵东林党人,王洽官声极好,洁身自爱;袁崇焕更是明朝难得的能臣干吏,傅宗龙亦是清吏能臣。这四人若是在外,哪肯与这一年搜刮几十万银的贪吏结交只是关在这诏狱之中,这几人都是大臣,每日还能放放风,在这诏狱天井中踱上几圈,每日抬头低头的,都需见上几十面,当真是避无可避。时间久了,几人到也熟识,于是不论平素里如何,在这里面到也是交情日厚,平日里说话谈笑,到也不嫌寂寞。
待诏旨一下,熊文灿即将被拖去砍头,因早已买通了狱卒,便从外面送入酒菜,在看押他的牢房之内,请了袁崇焕等人饮宴。至于第二天一早的断头饭,那是断然不能请别人同吃的。原本诏狱之中,哪能如此随意不过一则狱卒受了银钱,二则熊文灿虽然已是死货,其余的几位却是仍然不能随意开罪。自张伟攻下南方数省之后,袁崇焕起复之说,突然甚嚣尘上。皇帝决意调关宁兵入内,迅速剿平流贼,然后由四川相机进剿。在失去南方,大明岌岌可危的情形下,这种传言到也不能全然不信。如若此言不虚,则袁崇焕出狱之后,地位还在当年之上,这些小小狱吏,如何敢开罪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