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2 / 2)

gu903();谢景明冷笑道:“那就让他想法子弄钱!河东路边境走私成风,王家是地头蛇,定有抽成,这些钱最后肯定流向东宫。官家盯东宫盯得紧,每年都会查帐,这钱是怎么从黑变白的,就让宋孝纯替我们探探路。”

可以搞事啦,许清兴奋得直搓手。

离开万花楼时,天色还不算晚,街面上灯火通明,非常热闹。谢景明索性弃车而行,与顾春和沿汴河边走边玩。

经过一处书肆时,恰逢新书上市,伙计站在高凳举着两本书大声吆喝,“当朝状元郎韩斌之子亲笔批注,帖书墨义,诗赋策论,未来的进士老爷们快来看,快来买呀!”

韩栋的名头着实响亮,店门口很快聚集起一群读书人,有心急的买了书,借着书肆的灯光当场就读。

许清嘎嘎直乐,“韩斌之子?那不就是韩栋!这小子竟然偷摸出书,自己还没考中进士就教别人,也不怕韩老夫子揍他。”

谢景明也觉好笑,命他买两本,“倒要看看他的丹青妙笔。”

许清挤进人群,稍后,举着书费力地挤出来,满头大汗,“好多人买,这小子可赚海了,回头得宰他一顿。”

谢景明拿过书翻翻,渐渐的,脸色变了。

顾春和好奇地看了看,一眼就认出是外祖的论述,也倍觉不妥,“私下看看倒罢了,他怎么敢公开刊行?”

“不是韩栋。”谢景明微微眯起眼神,冷笑道,“肯定是郑行简干的好事!”

“他?”

“他曾和韩栋一起整理你外祖的书稿,暗中抄录下来也说不定。”

顾春和气得脸色通红,“他真是魔怔了,韩家碍着他什么了!王爷,我外祖的书是‘禁书’,官家会不会降罪韩家?”

“顶多申斥两句,不会太严重。陆老先生做过帝师,官家多少对他有感情,好几次都后悔当初判得太重。”

谢景明沉吟道,“趁事情还未闹大,尽快收缴市面所有的书,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这样我见了官家也求情。再查查郑行简最近的行踪,光凭他一人,可没胆子和我作对”

事不宜迟,许清赶紧忙活。

然而到底晚了一步,转天一早,宋伋弹劾韩斌韩栋父子俩的奏章就递到了御前。

官家留中不发。

但很快,一封又一封的弹劾雪花片似的飞往中书省,痛骂韩家父子罔顾君父,离经叛道,不忠不义,就差点把“谋反”大罪贴他们脑门上了!

毕竟,陆蒙主张的是“君主与百姓共治天下”,而非“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点,深深触动了士族官宦的利益。

他们要像当年碾死陆蒙一样,碾死韩家父子,以此震慑所有人,把陆蒙学说的小火苗彻底踩灭。

只不过,这回有点费劲。

谢景明将奏章一本本整齐摞好,“共计四十七本,官家,大半朝臣都主张严惩韩家。”

庆平帝有点意外,“竟没有一个人给韩斌求情?”

谢景明摇头。

庆平帝脸色很不好看,他继位时,宋伋在士林中的影响力已不容小觑,二十年过去,不想这个糟老头子竟然更厉害了。

可恨身子骨比他都硬朗!

“不能处置韩家。”谢景明的声音冷得吓人,“任由宋家发展下去,不出两年,圣旨都出不了皇宫。”

庆平帝恍惚了下,“不至于吧?”

第76章

官家还想留着宋家?

谢景明微微诧异,太子可以说对宋伋言听计从,如今大半朝臣也纷纷以其马首是瞻,已隐隐有把持朝政的架势,难道还不足以引起官家的警惕?

视线落在摊开的书上,正是坊间炒得沸沸扬扬的陆蒙手稿,“民权高于君权”六字旁边,朱砂笔狠狠画了一道。

血淋淋的,刺目得紧。

一道极亮的光从脑中划过,谢景明猛地明白过来,对比宋伋,官家显然认为陆蒙学说对皇权的威胁更大!

权臣总能铲除,宋伋都七十八了,还能活多久?大不了等他寿终正寝,再铲除宋家及其党羽也不迟。

但若要湮灭人们脑中的信念,可不是简简单单杀几个人的事了。

官家钦佩陆蒙的学识与为人,却对他秉持的学说深恶痛绝,所以用宋伋打压陆蒙,借此警告天下臣民,君权至高无上不可亵渎,任何人都不能挑战皇帝的威严。

想通这一点,谢景明立时改变策略,不再揪着宋伋不放。

他翻了翻那本书,“韩栋也是今年才过继给韩斌为嗣子,并非由韩斌教导长大。韩斌为官多年,是个闷头干实事的人,在朝中独来独往,从未听说有过激言论。只听一面之词有失偏颇,官家不如把他找来问问?”

他在提醒官家,韩斌是纯臣,非宋伋一党,打压韩斌,只会让更多的朝臣倒向宋伋。

庆平帝深以为然,“朕也不信奏章上的话,韩斌是个驽钝的老实人,如果他谋反,那满朝也没几个人可信了。”

“说起来还有桩趣事,刊行这本书的人是个寒门举子,穷到上街卖字贴补家用,却有钱印六千册书。”

谢景明嗤笑一声,把书放了回去,“雕版、纸墨、工费,一本的成本至少四百文,合计两千四百贯,大约是京城中等人户的资产,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庆平帝沉默了,好半晌才说:“朕知道了。”

谢景明暗叹一声,躬身告退。

许清和文彦博已在宫门口等着了,见他出来,文彦博迫不及待问道:“王爷,官家怎么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