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看向她的情况下,毫不客气的接过言雨手中的玉瓶扫了眼道“言妹妹真大方,这可是好东西,正适合他们以后用,姐姐就代这四个小家伙谢过妹妹了”
果然是一妙人言雨嘴角勾起一抹愉悦的笑容道“文姐姐不必客气,这不过是妹妹的一点小心意罢了,你们且坐下,就不知文姐姐接下来要带他们去何地”
随手撩了下额前的头发,那文姓女子笑着道“九影山,那是我们玄天宫的宗门所在地,这四个小家伙的资质还过得去,去了应好歹能混个外门弟子当当,妹妹这是要去哪里”
距此有近五千里距离的九影山是这承虚修真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宗门设在那里的玄天宫算得上是连承佑、承德大陆在内的修真界十大势力之一,那里也是言雨慢悠悠的在这承虚大陆上四处游逛的目的地之一。叶子悠悠
初遇这文姓女子时,只因见那女子以合体阶的修为带着这四个尚未开始修炼的孩童徒步而行,明显是在以这种方式观察及磨炼这四个孩童的心性,令言雨颇生好感,当初她在龙吟大陆时,也一直是采取这种方式教导带容离,以期使他从内心里产生走任何路,都需脚踏实地的本能意识。
转动着手中插在野鸡上的木棍,言雨浅笑着坦然回道“没有确定的目的地,我素喜四处游历,从来都是走到哪算哪”
文姓女子难掩羡慕的道“妹妹真是好福气,姐姐亦喜在这世间逍遥,可惜,俗事颇多,很少能有此等机会,说起来,都觉得遗憾。”
听得出文姓女子话中的真诚“俗事,又何偿不是一种历练,姐姐也不必遗憾”
文姓女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妹妹说得有理,你接下来既无打算,不如随姐姐去九影山,到我玄天宫中做客如何”
言雨略有些迟疑的道“那怎么好意思打扰”
文姓女子有些郁闷的抱怨道“我观妹妹不是那俗人,才诚心相邀,这有何不妥,姐姐我文月吟在九影山上也略有虚名,定不会教妹妹受何委屈不知妹妹有何顾虑”
见这文姓女子性情果然直爽,言雨赶紧回道“如此就叨扰姐姐了,说起来,九影山我早闻其名,却还从末亲自去过,本想日后顺路时再等前往,如今遇得姐姐能一同前去,当然更好。”
这才满意的文月吟点点头道“我自第一眼见到妹妹,就觉得很投缘,妹妹果然也是痛快人,姐姐我最讨厌与那种扭扭捏捏不爽快的人打交道,特没趣”
同样也持这种观点的言雨闻言倒没什么别的想法,甚至还深有同感的附和,而坐在旁边听她们二人交谈,从开始的惊讶,到现在仍有些不解的四名孩童却都若有所思,貌似是在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出什么让他们姑姑讨厌的言行,其中两名有些不自在女孩脸上甚至还露出略显羞愧的神情。
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的言雨和文月吟却对视一笑,二人真所谓是恶趣味相投,说话间,烤在火上的烤鸡已开始发出阵阵香气,言雨从她那仿若百宝箱般的宽袖中取出数样调料往鸡身上洒匀后,又将它架在火上烤起来。
浓郁的香味四溢,那四个一直努力做出小大人姿态的孩子紧盯着那在火苗边上转动着的香源吞口水,正在这时,一阵明显是从人肚子里发现的咕咕声传入在场几人耳中,无视那个名为明化的男孩脸上的尴尬,作为在场最不可能发出这种声音的二人,言雨随后便瞪了眼看起来满脸无辜的文月吟道“姐姐也太疏忽了,这几个孩子都在长身体的时候,你怎么也该为他们准备好足够的食物才是”
见言雨又从袖中取出几枚承虚大陆特产的果实分给那四个孩童,神情微郝的文月吟下意识的回道“我观妹妹挺细心,以后他们的食宿就由妹妹负责好了”
这样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做甩手掌柜了在心中腹诽的言雨略带戏谑的笑着应道“我负责是没问题的,但姐姐需听我指挥才是,你瞧这鸡根本不够我们六人分食,就有劳姐姐再去寻些食物回来吧,水里有鱼,山中有各类野物,对姐姐来说,那些都不过是唾手可得的东西,应该不会太难吧”
顿时语凝的文月吟扫了眼那四个孩童难掩期待的神情,淡淡的笑着起身道“妹妹好算计,姐姐去去就来”
见看上去柔弱无比的文月吟已迅速起身向被黑夜完全笼罩住的山林中走去,铭秋紧接着也起身道“我随姑娘一同去”
言雨却挥挥手道“不用的,铭秋,这只鸡已烤好,你们先吃,她一会过会便会回来。”
铭秋虽因言雨的制止而停下想追文月吟的脚步,但本饥饿难当的四个孩童闻言,并没因此露出放心之色,也没想接过言雨递到他们身前的烤鸡的烤鸡的打算,言雨温和的笑着道“你们的姑姑要带你们回她所在的玄天宫的打算,想必你们现在已经知道,而她既是那里的人,且打算将你们也带去,当然是想为你们谋个好前程,而她,若连这点事都做不好,你们的家人又如何放心把你们交给她”
双目腾然一亮的明伦立刻惊声问道“言姑姑的意思是说,姑姑的身手很好吗可为什么平日里从末见她出手过”
266九影山
经过这段时间的游历,言雨已知在这承虚大陆上,因那些看不清,学院及各行各业的工会,修行魔法与斗气的事是尽人皆知,但修真之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哪怕这些由当初从外界来此的十万多修士发展一万年后的数亿人基本都信奉道教,普通人大多皆以习武或修行斗气为主。
显然这非出自修真家族的铭秋四人并不知道修真者的事,哪怕他们族中出了目前虽被他们称作“姑姑”却有着合体阶修为至少了千年以上的文月吟,算起来应是他们不知道已曾多少代姑奶奶原文。
知道文月吟暂时没打算向他们讲这些,言雨虽然猜得出大概,却也没想要提醒这四名孩童,从言雨曾到过的修真界来看,与那些修真典籍中记载的一样,修真界与凡人界泾渭分明,基本不会在明面上与凡人界有所牵扯,对于这点,喜在凡间游历且本身也出自凡人间的言雨颇有感触,也相当能理解之所以会有如此默认的规律存在的原因。
对这些凡人间的普通人来说,辛苦劳作或苦心钻营活百岁,已是幸事,子孙满堂便无憾事,他们已习惯遵守属于凡人间的规律,且已形成自己的信仰,若都知道那些动辄能活数百年活成千上万年的修真者存在,知道人家还有腾云驾雾飞天遁地之能,心中的不敢与渴望便可想而知,而人类的智慧却不容小觑,这些基本都不具灵根的凡人甚至很有可能因此而走上邪道,乃至坠入魔道,当然,此道绝非魔法之道。
这也是修真界中虽有许多在修真界中出生的凡人,但被留在留在修真界长大的凡人却很少,一些规模较大的凡人家族甚至将族中所有不具灵根的后代从小便被送回人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