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0(2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297 字 2023-09-30

gu903();尤其是在最近几个月,在武昌城内的大街上每到晚上,中国电影公司的人就会播放“胶澳事变”的电影,那电影或许没有声,但是画片上那些舍生忘死冲向敌阵的军人形象还是刻入了他们的脑海之中。

每个男孩都有他的英雄梦,他们需要要顶天立地的楷模和偶像,来引领他们的精神和体格向上成长。和其它的男孩一样,当顾祝青和吴四贵这样的少年人,看到那样的画面时,固然有死亡,可是那些军人却背负“精忠报国”,怒发冲冠、“保家卫国”的使命,这绝对符合一个少年对英雄的全部想象。

也正因如此,几乎是在悄无声息之中,军队,“那群蛮不讲理的丘八”在人们的心中发生了变化,或许平素军人们蛮横一些,可是到国战的时候,他们却是义无反顾的,而在少不经事的男孩心中,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军人是英雄,军队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如此就足够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国家第一,民族至上”、“军事第一,军人第一”、“国破家亡君何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宣传口号,连篇累牍地见诸报刊、广播。迫于外敌压力与舆论盅惑,民众经过短暂彷徨、观望之后,终于被调动起来,整个国家在“胶澳事变”中沸腾起来的同时,军人的声望和地位同样得到了提高。

而在这个过程军人们的变化也相当微妙,当他们享有恶名的时候,他们会把恶名发挥至极,可是当他们感觉到周围的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发生变化时,他们同样也变谨慎起来,他们小心翼翼的注意着自己的行为,买东西不再强买,平时注重军人的形象。

就像此时,当少年们学着他们的样子齐步走的时候,他们像是生怕教坏孩子一般,走起路来更加的精神,人也更精神起来。

“别在娃们面前丢人”

官兵们如此想着,自然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精神起来。

“一二一、一二一”

两个少年人学着军队的模样朝着城门外迈着正步,而在周围,同样有一群少年人扛着木棍当枪,学着军人的模样踏着正步走。

有好事者,则在旁边拿起相机拍起了照片,那种一架86元的凤凰牌三十五毫米照相机,尽管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种奢侈品,可是在它刚一投入市场,却立即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因为相机操作的简单易学,使得照相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业技术”,不少新潮的、家境富裕的年青人,纷纷购买凤凰牌相机,在凤凰光学器材公司生产的三万部相机之中,其中面向国内市场发售五千部,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即销售一空,武汉作为一个省城,自然有不少人拥有凤凰相机。

跟着部队齐步走的顾祝青问身边的吴四贵:

“为什么这么多军队都出城呢”

朋友的话却让吴四贵像是看怪物似的看着他说道:

“你知道呀。”

旁边一个看热闹的,脖间挂着一部相机的学生模样的大哥哥则在旁边说道:

“你没看这拉着的横幅吗欢迎淮海李经略使致远先生莅临武昌。”

大哥哥的话却让顾四青一愣,连忙又问道:

“什么是淮海经略使多大的官比湖广总督的官还大吗”

那个学生哥哥瞧一眼这小屁孩说道:

“说了你们也不懂。”

学生哥哥的话却让顾四青哼了他一鼻子。

“什么叫我不懂,说来听听”

“淮海经略使的官不大,可咱们欢迎他,不是因为他的官多大,而是因为”

“因为他是咱中国第一个挺起脊梁的中国人”

第一个挺起脊梁的中国人

这句话着实高抬了李子诚,但在舆论看来,无论是江苏陆军的死守或是中央陆军的大胜,最终都绕不开李子诚的“一意孤行”,若是没有他的“一意孤行”,没准现在那胶澳就像关东州似的,被东洋人“继承”了。

而江苏陆军的行动,是他直接授意,至于中央陆军,若是没有他的全力支持,怕也没有他们的大胜,归根到底,还是李致远造就了这一切,所以,他是国家的功臣。

可他之所以能成为国家功臣,就是因为他敢站起身来,面对外国人的蛮横,断然说出“不”字,然后持着为国不惜九死的决心去维护国家的权益。相比于那些“无骨”的官员,他自然是“第一个挺起脊梁的中国人”或者说“第一个挺起脊梁的中国官员”。

此时街道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跟着军队朝着校场走去,人们一边走着,一边谈论着飞机。

飞机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新鲜物,可对于那种新鲜物,他们却又极为熟悉,因为报纸上不断的告诉他们,正是飞机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打败了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主力舰队,甚至没有任何损失,同样也是飞机的轰炸,重创了日本陆军第二军,为中央陆军第一军的取胜立下的汗马功劳。

“只要我们拥有天空,任何一个列强都无法再威胁到我们”

在舆论的如此宣传下,人们在报纸上、电影上看到了飞机,可是对于飞机的实物,他们却根本就未曾接触过,也正因如此,人们才会纷纷赶到校场,迎接那位远道而来的李经略使,或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看到飞机,要知道,李经略使可是乘着飞机来的。

望着一列列的军队朝着校场走去,顾祝青和吴四贵到是对那飞机充满了期待,早在几天前,他们就听说了飞机会来武汉,只不过他们所关心的只是飞机而已。此时城内像是空了一点似的,越来越多的人都赶到了校场。

此时的校场附近,完全就像过年似的,到处都是一片人山人海,大人们顶着小孩,张望着空中,男男女女拥挤于校场周围的同时,小贩们则堵在人群外,不时的吆喝着,全是一副赶庙会的模样。

这或许就是中国的特色之一,中国人总喜欢看热闹,无论何时何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