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使阁下,还记得我曾说过,在这场没有退路的冲突中,我以及我们中国是要在一万个不可能中,寻求那一个可能那就是击败敌人”
不自主的,袁世凯引用起了李子诚给他的电报中的一句话,曾几何时,袁世凯甚至觉得李子诚的这句话说的些狂妄,在他看来,最好的局面就是日军于胶澳僵持不下,最后他再通过外jio上的努力,给日本人一个台阶,然后双方媾和,可现在,局面却完全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是陆军航空队的大胜,从根本上扭转了局面,现在的局面对中国非常有利,同样也非常有利于外jio解决。
“大总统之决心,绝非他人所能理会大总统之坚持又岂是他人所能理解”
朱尔典连忙出声称赞道,熟知中国人,同样熟知袁世凯的他知道袁世凯要说正事了
“唉,身为中华民国之大总统,自然要千方百计,以谋国事,决心也好,坚持也罢,为国事计,也只能如此了。”
先是一叹,接着袁世凯又继续说道。
“剑锋从磨砺出,梅hu香自苦寒来”
再次引用一首古诗后,袁世凯神情严肃而带着些喜sè的补充道。
“昨日,我却是在经历两月之苦寒后,终又嗅得这满面扑鼻香了”
说着袁世凯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在朱尔典还未能明白他的意思时,笑容一收敛,他又一本正经地说道
“想来公使阁下早已知道,胶澳变起之后,我江苏陆军于胶澳血战得维今日胶澳两军胶着,日军虽三次增兵,两换司令,却又未能得进一步”
“是的我并且代表我个人向大总统阁下能够拥有如此顽强之军队而表示致意1我们很想知道一下,大总统下一步棋打算如何走,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朱尔典顺着袁世凯的话说道,在他看来,昨天日本公使馆的异常举动,会不会意味着中国已经决定做出某种程度上的让步,而这种让步的底线又在那里
正想向这位堪称莫逆的老朋友道出昨日大胜的袁世凯却是突然严肃起来,对他而言,现在恰正是一番苦寒后,初得梅hu芬芳之际,不过,他却清楚的意识到,现在并不是得意的时候。
“公使阁下,一月前日本作出派出第二军之决心,意在断江苏陆军之后路,侵我连云为达成其目的,其派出最为jg锐之第一舰队”
从袁世凯的言词,朱尔典能感觉到他的无奈,一个没有海军的国家,面对这样的威胁,考虑退让,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早在意料之中,在日本的动作中,英国能做的也就是让日本做出背书限定战区,从而达到保全中国的目的。
“自日本作出这一决定,我可谓是食不安,寝不着,这弱国之大总统之压力啊”
感叹之余,袁世凯看着朱尔典说道。
“阁下是了解中国的以日本之蛮横,中国若想要以外jio结束胶澳冲突,都必须做出巨大让步,牺牲大量国家之利,可无中国的现状却不允许中国做到这一点,所以,本大总统也只能咬紧牙关,硬撑下来。”
“的确。”
朱尔典点了点头,对于袁世凯的苦处,他岂能不知,一边有李子诚借胶澳事变煸起民意,意在保全中国之利益,另一边又是革命党人于日本,受日本支持,面对这种情部袁世凯可谓是左右为难,若是行以议和的,袁世凯只会成众矢之的,若是拼死一战,中国又何以为战,有时抛开英国的利益,在心里,他甚至同情这位老朋友。
“大总统难处,非他人所能理解啊。”
“是啊,他人不能理解,百般误会也只能本大总统自个忍下了。”
朱尔典点点头,隐约的从袁世凯的话中,他得到了结果,看来中国已经决定作出巨大让步了,是牺牲胶澳,还是
“我想问阁下一个问题,牛国准备”
不待朱尔典把话说完,袁世凯连忙打断朱尔典的话,想让他震惊归震惊,但却不能让他自己堵死自己的路。
“公使阁下或许还不曾知道,昨天,江苏方面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面显微笑与得意的袁世凯转过身,看着朱尔典几乎是一字一句的说道。
“昨天,江苏方面,不仅击退入侵的日军,还重创了日本舰队”
什么
有些惊讶的朱尔典望着袁世凯,一时间甚至都没能反应过来,江苏方面重创了日本舰队他们用什么水雷吗
“而且击沉了日本海军第一舰队全部八艘主力战舰,现在日本海军,可以说,已经一夜退回至十年前,虽仍可堪一战,可实则却是不堪一击”
“啊”
又是一句如晴天霹雳似的话只震的朱尔典半晌都未能回过神来,这怎么可能呢击沉八艘主力舰,这意味着什么或许他是一个中国通,但他同样是一个东方问题专家,他清楚的知道第一舰队的八艘主力舰,可以说是日本海军的jg华所在,而现在却被击沉了
gu903();“这是真的吗会不会是虚报战果总统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