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的话,情况真的很难说
“该死”
在情况逐渐稳固了后,看着依然在日本人手里的三道防线,指挥着库页岛的一个多师远征军和日军作战的林天南脸上也是一阵青一阵白。
因此在山东曾经和日军交手过的原因,林天南从一开始可以说就没把日军放在眼里过,可是如今大意之下居然会如此
“个”
只是不管林天南如何恼羞成怒,最终仗还是要打的,而且因为猛然间损失了三道防线的关系,现在林天南也需要重新组织一下远征军。
和林南天一直都在骂骂咧咧不同,对面的第六师团师团长明石元二郎虽然从林天南的手里夺下了三道防线,但是他的脸却一直都是死沉着的。
“黑色的皮肤,鲜红的血”
这就是人们对这支南九州劲旅描述,第6师团熊本和第二师团仙台并肩被称为日本陆军中最强悍最有战斗力的两支劲旅。它的前身是1873年设置的熊本镇台,这支部队在西南战争的时候被西乡隆盛率领的萨摩藩部队包围在熊本城内,硬是以坚强的意志顶住了西乡潮水般的进攻。1988年随着陆军改革,镇台被改称为师团,熊本镇台也就变成了第6师团。
作为日本战斗力最强的师团之一,因为此战的重大性,日本政府才会将这个师团派往库页,并且还为这个师团配备了四十辆刚刚从英国购自的
坦克,和日本自行研制的四十辆
坦克。
这些坦克的战斗力和国防军装备的
相比虽然就如渣滓一般,尤其是日本自行研制的
坦克,甚至比英国的
坦克还要渣一点。
可是坦克毕竟是坦克,就算在性能上在怎么渣,也不是一般步兵能抗衡的,尤其是在没有料到日本居然会将坦克也投入战场的情况下,不要说已经开始批量装备的15式坦克了,就连已经装备了几百辆的16式轻型坦克也没有运一辆到海参威来
也难怪尹昌衡会大骂军情局失职,毕竟如果不是军情局没有得到日军的详细情报的话,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而明石元二郎本人,虽然已经夺下了远征军的三道防线,但是
原本明石元二郎的目的,是在第一次进攻的时候,透过大规模坦克作战的突然性,将当面的远征军给赶回库页北部的。
因此现在的成果虽然也算不错,但是在明石元二郎看来,却已经等于是失败了一般。
尤其是
“这就是支那人装备的机枪吗”
看着不同于日军装备的哈奇开斯机枪的127大口径马克沁机枪明石元二郎暗暗乍舌道,就在前不久,明石元二郎麾下的坦克部队刚刚报告说,购自英国的
坦克和自研的
坦克的侧面装甲和正面的部分装甲被中队的机枪给射穿了,甚至一些坦克的顶盖都被中队的机枪给打烂了,当时明石元二郎还不太相信。
因为在坦克设计之初,英国的
暂且不提,日本的
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强调了侧面装甲的重要性,而在实验当中日本军队装备的哈奇开斯机枪和马克沁机枪也的确拿这两型坦克没什么办法
“50英寸的口径吗,难怪”
想到中队和己方军队装备的机枪口径不同,明石元二郎终于明白坦克为什么会被击穿了。
就在明石元二郎暗暗感慨的时候,他的一个部下也拿着一挺18式冲锋枪走了过来。
“阁下”
明石元二郎点点头,然后接过了冲锋枪。
日本在华的黑龙会等情报机构毕竟不是酒囊饭袋,国防军开始装备冲锋枪的事情他们早就知道了。只是因为这种枪械的数量还很少,而且国防部的保密程度也很高,再加上日本军部对这种浪费子弹的枪械并不是很看重。
所以哪怕是明石元二郎这样的将领,也是第一次看到18式冲锋枪的实物
“就是这个吗”
明石元二郎也是从军多年的军人,因此只是稍稍摆弄了一下后,明石元二郎就已经明白该怎么操作了当然,这也和18式冲锋枪在设计之初着重强调了简便有关。
在确定冲锋枪里有足够的子弹后,明石元二郎带着几名部下走到了一处空地,然后瞄准了一块目标后扣动了扳机。
“哒哒哒哒哒哒哒”
一整个弹匣的子弹被打光后,看着面前已经成为破烂的目标明石元二郎一阵惊讶。
“这种武器”
虽然才刚开始使用这种武器,但是明石元二郎却已经发现了这种武器的重要意义,当然这也和明石元二郎并非一般的少壮派军人有关。
说道明石元二郎,在日本内部也是相当有名的。
不,不应该说是在日本内部,应该说哪怕是在后世也是相当有名的。
因为
十多年前,提供给列宁一百万日元的,就是明石元二郎
在1904年他在日内瓦找到了列宁,提出日本政府愿以资金援助列宁所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列宁一开始以背叛祖国的理由拒绝接受,明石于是以“你身为鞑靼人列宁母系是蒙古人,推翻号称民族监狱的罗曼诺夫王朝才是最大的爱国。”于是列宁委托托洛茨基用这笔钱做活动经费,进行了一系列颠覆活动。
1904年沙俄内政部长维亚切斯拉夫冯普勒韦的被暗杀,1905年1月22日彼得堡的“星期日惨案”,一日之间4600名请愿的工人被打死打伤。6月战舰“波将金号”哗变的“六三”政变,都可以找到他的暗影,这些就是后世所称1917年革命的总演习的俄国1905年革命。
除此之外,还布置情报通信网、策反俄官、煽动波罗的海三小国独立运动、会见芬兰独立领袖,阻碍兵力的运输、秘密偷渡武器给反帝俄组织、与英国政府密切合作、引导欧洲舆论对日友好有驻英国武官宇都宫太郎帮忙等,工作量及困难度均超乎想像。
明石曾在俄国支援异议份子、反对势力,在朝鲜曾为宪兵司令,有殖民统治的经验。加上本身曾留学德国,受过欧洲文明的洗礼,在日本高级将领中应较属于开明派。据说在日韩合并时,汉城有十来万群众示威抗议,明石手下建议出动军队镇压,明石则指示用高压水枪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