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4(1 / 2)

机枪。至于更为重要的马克沁重机枪,每个团都会配备一个重机枪连,一连6挺,再加上师部直属的重机枪营,全师一共48挺马克沁重机枪。

也就是说,一个步兵师内,一共能配给480挺轻重机枪。

而要知道,在索姆河战役后,列强都开始重视机枪的应用,并且到了欧战结束的时候,如英国和德国也只不过装备了400挺包括轻机枪336挺和324挺包括轻机枪216挺而已。

到是法国和美国,前者装备了684挺包括轻机枪576挺,后者装备了1000挺包括轻机枪775挺不得不说美国的工业能力的确牛。

虽然在欧战结束时列强装备了如此多的机枪,不过现在索姆河战役毕竟还没有开始。因此虽然列强已经爱是重视机枪,但是列强的机枪装备数量还是太少了。认真的讲也只有德国的数量要多一些,毕竟在历史上最早重视机枪的就是德国,不过就算这样在数量上还是要少于国防军。

而且刚刚也说了,每个师装备480挺机枪的,仅仅只是国内的步兵师。

毕竟在结束了山东战役后,现在国内的气氛相当的和平,完全不需要担心其他方面上的问题。可是对中国远征军,为了能让远征军的将士顺利完成在高加索地区的战事,虽然不能在火炮的问题上动脑筋单靠一条西伯利亚铁路,火炮太多了后勤会有问题,可是严光却在机枪上动了不少的脑筋。

因此最后组成远征军,并且赶赴高加索战场的三个步兵师,在机枪方面都是得到加强的。当然轻机枪目前来讲是已经够了的,所以最后得到加强的只有重机枪而已。

原本,在国防军是一个团配属一个重机枪连,4个重机枪连在算上师部的重机枪营,一共有48挺马克沁重机枪。

不过在远征军乘上火车远赴欧洲前,严光却将重机枪的数目变更了一下。

原本是一个团配属的一个重机枪连,变成了一个团配属一个重机枪营。四个步兵团的四个重机枪营相加共计96挺马克沁重机枪,再加上师部的一个重机枪营,全师共计120挺重机枪。

再加上原本就装备的432挺轻机枪,经过加强后的步兵师一共装备了552挺轻重机枪,这个水准哪怕是到了欧战结束的时候,也仅次于美国和法国虽然现在也同样是只次于他们。

其实严光也想过,将全部的甲种步兵师的机枪数量都更改一下。将每个班内的轻机枪数量由一挺变成为两挺。同时在每个团一个重机枪营的情况下,将师属的重机枪营变更为重机枪团。

这样一来,一个甲种步兵师的机枪装备数量将达到1010挺的惊人数量,比之美国欧战结束时的机枪装备数量,还要多出10挺出来。

只可惜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工业实力虽然进步惊人,钢铁产量方面更是快要达到年产200万吨的历史记录。不过这个数字和美国相比终究是不算什么,因为同时期的美国钢铁产量已经快达到3300万了这个数字比英德法俄日五个列强的全部产量相加都要高出近一千万来

也就是说,给每个步兵师都配属1000挺机枪,美国人有这个资本,可是严光却没有。

所以这个计划到目前为止也仅仅只是个计划,到目前为止也只能给远征军多配属一些重机枪。将来就是准备实现计划,也只能是对加入远征军的精锐,或者是国内的甲种步兵师实现,那些占据多数的乙种步兵师却是不用想了

如果说在索姆河战役前,这个时代的欧美军事家最注重的是炮兵火力的话,那么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军事家,在经历了山东战役后蒋百里和蔡锷很明白,在未来决定陆战胜负的将不只是火炮的数量,也有机枪在其中。

所以严光给远征军增强机枪的事情,蒋百里和蔡锷在里面也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也因此,看着表单上,每个师的552挺,全军的1656挺轻重机枪,虽然蒋百里表现的很慎重,但是他却对此战的结果并不担心。

“1600多挺机枪,绝对能保证此战的顺利成功。”

蒋百里等人在做着准备,而对面的土耳其人也在做着准备。

只不过或许真的是因为土耳其军队的素质较低下,所以虽然土耳其人自以为很隐秘,但却依然被蒋百里等人看的清清楚楚。

“土耳其人要动手了呢”

看着早已暴露的一清二楚却不自知的土耳其人,在高加索方面军的前沿指挥部内,蒋百里放下望远镜后对着身旁的尼古拉和尤登里奇笑着道。

而听到蒋百里的话,尼古拉和尤登里奇也都笑了起来。

就在前两天,远征军负责的防线已经全部修筑完毕。

而在修筑完毕的当天,尼古拉和尤登里奇都到过远征军负责的防线去观看过一遍,结果让尼古拉和尤登里奇等人相当满意。因为远征军修筑的工事在尼古拉等人看来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就算他们想补充些什么也是补充不过来的。

当然,在远征军的营地上也有让尼古拉他们感到奇怪的地方,那就是远征军拥有的众多轻重机枪,尼古拉和尤登里奇以及随行的俄军将领都暗暗乍舌,不知道这些中国人装备这么多的机枪做什么。

只不过尼古拉和尤登里奇两个人,看着防线上的众多机枪若有所思。

对尼古拉和尤登里奇若有所思的样子,蒋百里只是笑了笑,不过却什么都没有说。虽然这么早就将机枪亮出来,很有可能会对俄军,甚至是对面的德国人土耳其军队中也有不少德国人,比如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就是德国人指挥的,土耳其人只是下面出力的一些启发。

可是除非蒋百里不准备将机枪拿出来使用,不然的话,这种事情是想瞒也瞒不住的,既然如此到不如大大方方的亮出来,反正蒋百里也不怕什么。

而且虽然在山东战役的时候,机枪的确发挥过重大作用,也给日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可终究是只有那么一次,蒋百里也需要在高加索战场上完善自己对机枪应用的思路。

而很明显,对面的十万土耳其军队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象

土耳其军队的组织能力低下,的确不是他人的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