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因此完全没有必要的旅顺的问题,因为如果到时候日本人不愿意还的话,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己取回来。至于英法列强的干预问题
欧战结束后,英法等国已经是自顾不暇,何况到了1922年的时候,英法列强还要进行对苏联的干涉
“苏联”
这才是重中之重的大问题,到了那个时候,英法等国可是没功夫去管一个小小的旅顺港的当然,到了那个时候严光也是要掺和一下的,毕竟对苏干涉可是收复外兴安岭,甚至是库页半岛的最好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在想等的话可就只剩下苏联解体了
而在处理完了这两样后,还横在中日之间的就只剩下一项,那就是因为战争的赔偿问题。
在这方面无论是加藤高明还是顾维钧都是在死咬着不松口,最开始的时候是一方要求赔偿,而另外一方也要求赔偿。
到了最后,则是一方要求赔偿,可另一方只答应赔偿一个面子上的数字。
不过这些都和严光无关了,因为这件事情严光已经完全委托给了国务总理徐世昌和外交部长顾维钧。
而他自己,则是在忙着另外一间极为重要的事情。
这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协约国的有关方面商讨,加入协约国的事宜
已经是1914年末了,眼瞅着就要到1915年了。
这个时候,靖海舰的第二艘和第三艘都已经下水了,而第四第五和第六艘则已经上了船台。还有朝风级重巡洋舰的第一艘也已经同时上了船台,正在施工当中
到了这个时候,也是时候让中国卷入欧洲的战事了。
当然,根据严光的意愿,那就是现在的中国只做一个不出兵的协约国。仅仅只是在物资等方面,对协约国进行援助对物资方面严光还是很有信心的,何况如今马鞍山铁厂也快要完工了。
而根据目前中国的能力,将其将铁厂、汉阳铁厂和马鞍山铁厂生产的钢铁全部消耗光目前的中国还没有这样的能力。
毕竟到目前为止,有能力生产武器的也只有四川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和新建的马鞍山兵工厂以及东北新建的一家小型兵工厂。
福州船政局、上海造船厂、四川造船厂一年也消耗不了十万吨的钢铁。
至于内部消耗钢轨、机械等方面到是能消耗不少,可是剩下的呢总不能全部都磨剪子锵菜刀吧
因此欧洲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何况山东的战事结束了,在对参战的国防军进行必要的补充后,多余的武器等装备,也可以出口到欧洲去后来的美国不就是靠着这个起家的吗
只要想到乘上欧战顺风车后中国的发展前景,严光心里就是一个字。
“美。”
不过在美之前,还是要先加入协约国再说。
加入协约国后,除了能够更加便于对协约国出口物资外,也可以和协约国谈谈庚子赔款和海关关税的事情以及一些过去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当然,以中国目前的分量,估计也就只能谈谈庚子赔款。海关什么的还不太可能。不过随着中国的实力增强,还有英法等国在欧洲的血渐渐流尽,到了那个时候
不可能,也就可以变为可能了
而加入协约国,就是一个先提条件
c。。
第三百二十章路线
第三百二十章路线图
和谈的问题,既然有一方是相当的有“诚意”,那么谈起来的时候还是比较好谈的。所以没多久,顾维钧和加藤高明就已经在许多方面敲定了。如汉口等地的日本租界,都将全部撤销。
至于在华驻屯军的事情上,加藤高明也已经答应,在下次中国政府同辛丑条约的签订国商讨在华驻屯军事宜的时候,日本政府将同意中国政府所提出的提议,撤销在华驻屯军在过去的几次交涉中,都是英法俄等国都已经动摇了,就只有日本一个国家死咬着牙硬是不松口,所以才会拖到了现在。
而英法等国也是考虑到,当初的条约是庚子战争的出兵国共同签订的,不能莫名其妙的就少了一个。所以在日本没有松口的情况下,虽然英法等国已经在心里同意了,但是在面子上却也只能和日本一样。
不过现在既然日本已经为了在山东的七万多日本远征军松口了,那么相信在华驻屯军的撤销也将不会是太远的事情
只有一件事情,在顾维钧和加藤高明之间一直在僵持着,那就是战争赔款的事情。
当然,加藤高明已经不会在像最开始时一样,非要顾维钧赔偿个一亿多日元出来给日本。不过加藤高明也没有同意顾维钧的提议,就是由日本赔偿个一两亿的银元出来,加藤高明只愿意赔个几百万,充作象征性的补偿。
一个是一两亿,另一个则是几百万,双方条件的差距太大,谈拢的可能性实在是小的不得了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现在顾维钧和加藤高明一直僵持在了一起,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派出的一位代表抵达中国的时候,顾维钧没有和严光一起出面的原因。
这时的严光,在将对日交涉的事项全部委托给了顾维钧和徐世昌后,自己带着一些人手赶到了福州。
一来是想要在福州视察一下朝风级重巡洋舰的首舰“朝风舰”的施工进度,另一个目的就是在福州同英国派来的代表见面,商议中国加盟协约国的一些事项
“加盟协约国”
只要能够加盟协约国,那中国就能在协约国这辆战车上捞取不小的好处。等到一段时间后,中队正式出兵欧洲的时候,就可以和英法等国谈一谈过去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甚至是庚子赔款的余款和关税的事情
不过这个就有些远了,也不是眼下严光最着紧的地方
在距离福州港不远的海面上,一艘客轮正在几艘二等巡洋舰的护卫下航向福州港。
而在客轮的前甲板上,作为英国特使的内森威尔莫特爵士,正俯视着平静的海面。
“真是一片和平的海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