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4(2 / 2)

gu903();自然,大清朝的陋习,也就传到了民国来。

而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新朝初立,这些当官的还不敢太过分,毕竟什么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也需要适应一下新生活。

而后袁世凯身死,严光上位,因为严光和这些官员不熟悉,也没什么交情,这些官员就更不敢做什么小动作了,毕竟他们还不了解这位新总统的脾性如何,要是没弄好的话

“咔嚓”

掉脑袋,到时候连怎么说情都不知道。

可是等到山东的战事爆发

武器弹药也就不说了,这个地方官员管不着,就算他们想管,贪污些前线急需的武器弹药,不说你究竟到哪去销赃,你也给问问押送的官兵同不同意,就算他们同意了,他们手里的枪也未必同意不是

可是

那些途径地方的粮食和药品等,甚至是就是在他们当地筹集的粮食和药品等呢

粮食不提,药品,棉花,纱布等等,这里面可都是大有文章的。

也不需要缺斤短两,只要以次充好

真的是大有可为啊

于是山东打的热闹,南边和北边的地方政fu也玩的热闹。

只不过

或许一般的贪污事件是归司法部管辖的,可是现在地方政fu的一些事情已经关系到了军队

关系到了在山东的战局,于是,很快军情局和军防局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事情,在经过初步的搜查,军情局和军防局的人居然发现,在地方上征集和购买的一些物资,很少,很少没有出问题的

同样,一些黑心商品,也全都被送到了前线,正在流血的前线

什么财,都没有国难财发的爽啊

,请一定要推荐给您的朋友哦如果您喜欢紧那罗在唱歌写的1908之钢铁雄心,没有看完的您可以:推荐:杀神十七妾靠近女领导官神仙逆凡人修仙传将夜天珠变二号首长官术吞噬星空傲风如果您喜欢紧那罗在唱歌写的1908之钢铁雄心,请把1908之钢铁雄心,方便以后如果你对1908之钢铁雄心有什么建议请给管理员发短息。

为你收集各种历史军事小说作品,提供1908之钢铁雄心正文第二百九十九章国难财的

第三百零一章除害

第三百零一章除害

千财万财,都不如发国难财。

那些途径地方,甚至就是在地方征集和购买的物资,都是前线急用的,这个难道地方的官员就不懂吗

懂,他们当然懂

可是前线的战事再大,难道还能比他们发财大

大不了就是前线战败,国家在赔一笔款子给日本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国家赔款也赔不到他们身上去。

在赔款的过程中,政fu要是财力不济,说不定他们还能趁此捞上一笔,过去的诸多赔款中他们不就是那么干的吗

而且前段时间政fu不断的减税,减这税,免那税的

你要只是减免一些杂税也就算了,可你居然连农税和厘金也给减了

拜托,那是能减的吗

你这一减到不要紧,我们的油水到哪捞去

要知道在过往,可就是农税和厘金上面的油水最多,至少随便欺点上瞒点下,大笔大笔的好处就入了腰包。

可现在农税和厘金,还有许多的杂税都给免了,不说油水了,就连衙门里许多人的饭碗都给砸了。

要知道在往年地方可以借口粮食质量不好,而任意敲诈勒索,而且田赋可以用钱交纳,经手官员就任意把钱价压低。譬如说市价二千文合一两银子,他可以定为二千四百文合一两。田赋上缴有一定数量,通常缴到八成就算完成了任务。如果有水灾、旱灾,明明收成是八成,可以报五成,农民实际田赋不少缴。多收的银粮都到州、县官和下面的人的腰包里。此外,人们打官司也是州、县官索诈的好机会。

可现在,农税没了,他们也就不能在粮食上面做文章。

一般的官司也不是有衙门,由县长来办理,而是交给了警察局和法院

到了这个地步,不贪怎么弥补自己的损失

当然,这并不是说新政fu发给这些地方官员的钱就少了,弄得他们不得不贪。

新政fu成立后,只要是到了县一级的,一个月三五百块银元还是很平常的。三五百块,在民初这个物价还不是很高的时代,置办一些奢侈品,甚至置办一辆汽车也够了。在奢侈点,置办三五十个黄花闺女其实也差不多了

然而

和前清发放的养廉银相比,这点钱就差的多了。

养廉银

原本是清朝特有的官员之薪给制度。创建自1723年的该薪给制度,本意是想藉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情事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养廉银的来源来自地方火耗或税赋,因此视各地富庶与否,养廉银数额均有不同。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例如,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年薪为155两,养廉银则达一万两。台湾总兵年俸67两,军事加给144两,而养廉银则为1500两。

此外还有一些我们这个时代看起来不合法,然而在当时却很合法的额外收入

你就算给的工资再多,难道能有人家给的养廉银多

当然,也不可能全部的官员都只知道贪,同样,不知足的人也不可能会那么多。

只不过官官相护和同流合污

一伙的人,当然要官官相护,可不是一伙的人,既然不能同流合污,那就只能把你按死在“河污”里了

现在的地方上也是这个情况,并不是说每个地方官员,都想从运往前线的物资里捞上一笔。然而官场黑暗,的确,能当官的未必都是聪明人,但是走哪都是一地傻子的情况,你也只能从后世的辫子戏里才能看到。

何况他们就是真的干了什么,只要“官官相护”上面也未必会知晓。

就如清朝乾隆年间的监粮一案,甘肃省几乎一多半的官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