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3(1 / 2)

都督放心,根据您的命令,陈市长和柳督理已经开始将兵工厂内的弹药运往济南。还有依1日停留在武昌的王耀武王部长,现在也开始将几个主力师移驻山东和江苏”

眼下严光最担心的四件大事,分别是几个月后山东很可能会发生的战事,全军及各地军阀的整编,从德国订购的一千万英镑的工业设备,还有这些设备的安置情况。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点,毕竟山东的战事很可能会在几个月后就发生,严光不得不早做准备。更何况这次的对手还很有可能会是日本人,虽然以严光对这个时代日本军队的了解,认为这个时代的日本军队并不会强于过去的北洋军太多。但在日本,强于北洋六镇的师团却有十八个之多,或者说日本的十八个常备师团各个都要强于北洋六镇。

何况日本还有很强的动员能力,将现有的陆军部队动员到六十万也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六十万,这是日本人在欧战时进行全面动员后的数量,考虑到当时日本并没有派遣陆军赴欧洲参展,恐怕这个数量还能再多一些。

再加上日本占据绝对优势的海军,严光虽然对过去的国社军,现在的国防军很有信心,但对这战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将会在山东发生的战事,对日本人来说败了或许也就败了,可对自己来说“最好的下场,或许只是丢失胶州湾吧,如果运气不好的话,说不定还要多丢失一些地方,甚至旅顺等军港的租借期,还有满洲等地的权益那样的话,本来还想到个英雄的我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

还好就在严光陷入沉思当中的时候,一旁的岳昌将其惊醒了过来。

虽然时日尚短,不过陈市长和柳督理已经开始将弹药,通过水路运往南京,然后再通过津浦铁路由南京运往济南。同时王部长那里也在调派几个主力师,通过京汉铁路前往山东,到现在虽然才过了不几日,但相比第一批弹药和部队应该已经抵达济南了。“就在岳昌说话间,外面一名军官已经闯进来道。

“大总统,刚刚传过来的消息,靳云鹏靳师长的第二十一师和张勋张师长的第二十五师已经抵达济南,现在第二批部队已经开始开拔”

听到这个消息,严光的脸上也是一喜,不过最后还是挥了挥手道。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听严光这么说,那个军官双腿一并大声回答道。

“是”

等到这个军官离开了办公室,岳昌才在一旁笑道。

“靳师长和张师长的部队既然已经到了,那相比第二批部队用不了多久也能抵达济南,如此一来,相信用不了7月份,6月份的时候所需的部队就能全部移动到济南去了”

这么说的时候,其实岳昌自己也多少有些奇怪,因为他不了解,为什么严光非要将各主力师全部移动到山东还有山东周边的省份去

“难不成是想打青岛可是我们不是已经和德国人签订了协约,在欧战爆发的时候就将胶州湾交换回来的吗”

也难怪岳昌会这么奇怪,其实不止是岳晶,在军内不少人都在奇怪严光的举动。毕竟才刚刚打完胜仗,严光不但不把握机会稳固自己的地位,居然还将部队派到了山东去

现如今中国境内已经没有敢反对严光的存在了,尤其是在山东和周边各省境内更是没有这样的存在,现在严光要将部队调到山东去

他想打谁总不可能是去打德国人吧

在严光如此决议的时候,像蔡锷、蒋百里和宋鼎寒等人都曾劝过他,毕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巩固自己的权位。而看着他们一副生怕自己去找德国人麻烦的样子,严光自己也是暗自好笑。

只是随后在赌咒发誓,自己绝无招惹德国人之心依然没用后,严光也只能下命令强压着这么做了。

“时间就是金钱,还剩3个多月了,一定要战事之前做好全面准备。”

至于蔡锷、宋鼎寒他们严光到是不会怪他们,其实他们想的也很正常。毕竟现在全国境内都没有国防军的敌手了,严光却非要调几个主力师小十万人到山东境内,这件事情别说是蔡锷他们,就是德国人自己心里也在嘀咕。

为了这事,德国公使马尔赞已经来严光这里好几趟了。

虽然心里这么想,不过其实严光自己也有点顾虑,那就是万一萨拉热窝事件没有发生呢或者是发生了,但是欧战却没打起来那自己这么做岂不是徒耗财力,纯粹是在吃力不讨好

只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赔上几百万,严光也不希望在大战的时候自己却是毫无防备,所以“全军必须备战,如果山东没有战事自然最好,如果有的话我就一定要赢”

第二百七十六章有形的和无形的

济南火车站的月台上,一个穿着纯黑色军服的军官正在不停的看着自己的手表。

“奇怪,火车怎么还没到。”

说完这个军官还看了一下火车站的负责人。

“表上说的是这个时间没错吗”

偷偷的瞥了一眼月台上的600多名国防军士兵,站长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应该是这个时间没错。”

作为济南火车站的负责人,站长原本是没必要这么小心的,毕竟胶济铁路是德国人的,哪怕是严光也管不到胶济铁路上的事来。不过眼下国防军刚刚击败了北洋的袁世凯和国民党的孙仲上,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再加上国社党和德国人的关系一向良好,所以才会如此

不然的话

当年靳云鹏驻守山东的时候,两人虽不多见,也是平辈视之的

那个军官到是没他那么多想法,至少在刚当上营长的他看来,没有什么比上面的命令更重要了。至于那些个上位者经常有的弯弯绕,抱歉,他还没学会

只不过就在他一个劲的盯着自己手表的时候,那个站长却是在观察着月台上站列的一个营国防军。

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山东是津浦铁路的必经之处,而作为胶济铁路在济宁站的负责人,他也看惯了往来于山东的各式军队。

比如说二次革命时南下的北洋军,还有张勋的辫军

对军事他或许是外行,但有些事情单看表面还是看的出来的,何况他也算是见识过许多军队。

在他看来,月台上的这此国防军将士,别的不提,各个面色红润,不比一些保安团或北洋的混成旅那样,许多时候都面带菜色。站列时也是极为整齐最重要的是在国防军入山东的这段时间里,从没听说发生过一起扰民的事情来。

这在这个时代,可是极为难得的事情。

要知道,北洋军在这个时代已经极为难得,但扰民的事情依旧时有发生。然而国社国防军在山东屯军近十万,这么多天来,扰民的事情却连一例都没有,军纪如何可见一斑

对此,站长也是极为赞赏的。

只不过就在站长还在用欣赏的目光看着这些国防军的官兵时极远处突然传来了火车的鸣笛声。

听到火车的汽笛声,不要说负责火车站多年的站长了,就连那个一直都在看着手表的军官也都明白这代表着什么。所以在听到汽笛声后,那个军官就对身后的600多名士兵大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