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5(1 / 2)

死活不吐一句话,然而在死前却大呼司马老贼援军为何不来。这二公子口中的援兵是什么其二、大公子对司马懿很有好感,最近这些日子,总是有意无意的为他开脱。司马懿和二公子关系密切,大公子和二公子的关系又不是很好,他为什么会帮司马懿开脱其三、秦贵的家产皆以充公。但是根据审问,得知秦贵在二公子未反之前,曾经大势的收邀粮草,购买和铸造武器装备,最少都有十五万套,可是这些物质全部都在秦贵伏法前,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东西到底去了哪里其四、司马懿不知所踪,现在他到底在哪里这四个疑点一直都困扰着嘉,让我毫无办法。”

曹操沉思片刻,说道:“这四个疑点都很重要。第一、那个逆子无论是逼供还是威胁都不吐任何消息,而死前却大呼援军为何不来,可见他并不甘愿向我们低头,向他大哥低头。这援军就是他最后的期望,而只有大规模地军队才能让那个逆子存有希望。第二、我儿虽然刚勇,但是论领兵之道,决非元让、妙才的敌手,昂儿竟然能赶在元让、妙才前头,先一步到达邺都。这点就值得怀疑。”说着,他叹了口气,一脸的无奈,没有合理的处理好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是他一生中少有的憾事之一。

停顿了一会,继续道:“第三、秦贵的那些物质很明显就是用来军用的,就是这一支神秘的部队,让他们有了反的信心。第四、司马懿失踪就是关键。以上的三点都和司马懿有着密切的关系,想要将事情全部都查清,第一点就是要找出司马懿。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司马懿搞出来的,而司马懿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实力。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股实力来捣蛋。若是可以就将他灭掉,吞并他的力量。若这股实力我们一口气吃不了,就和他结盟一起对付刘备。逆子之仇他日在报。”

郭嘉微笑的点了点头,曹操地这些话足以证明了曹操真的恢复过来了。曹丕的死对曹操来说也许是个打击,但他知道,对曹家却正好相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曹家有两大弊端,其一,就是众子争权,使得曹军上下自危,内部非常不安稳。其二、就是资产少,没有很多的金银珠宝,玉器珍品。可是曹丕一死,曹军的内部就可以说是稳若磐石,尤其是曹昂立了大功以后,原先忠于曹丕的将领通通都倒向了曹昂,曹昂的世子宝座已经可以坐稳了,曹植那点微末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

另外,抄了秦家的家后,在秦府内收缴的珠宝玉器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只要将这些珠宝玉器送去夫余处,那就可以换回大批的战马,这样就可以解决曹军眼下战马短缺的现象。

唯一可惜的是秦家收集的粮草不知所踪,让本来就缺粮的曹军陷入了无粮的地步。

不过,在郭嘉看来,这次叛乱总的来说还是利于曹军日后的发展的。那个司马懿确实是帮了曹操一个大忙,但是他知道,司马懿的目的就是利用己方的力量来抵御刘备,随后,再由他自己来做收鱼翁之利。

郭嘉冷冷的笑了笑,心想:“司马懿我们就来比一比,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鱼翁。”

碧波万里,骄阳高照。

此刻这位被曹操、郭嘉、罗灵风都惦记的人正在一艘海船上放声大笑:

“哈哈哈给哈哈””

笑,他确实该笑,毫无疑问此刻他就是最大的赢家,赢家怎么可以不笑

司马懿眺望着大汉的方向,心想:“总有一天,我要让整个大汉都会臣服于我的脚下,所有的人都要向我顶礼膜拜,因为我就是世间的王者”

“拜见主人”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司马懿的后面传来,一个身穿青色儒衣,面上满疤痕的人,跪在地上,必恭必敬对司马懿磕着头。

司马懿平静的说着,“起来吧李儒,清点的如何了”

司马懿说的正是从秦贵手中要来的粮食和兵器、装备,而地下的那个正是骗了孙权,引起霸王怒火的李儒。

那日,李儒奉孙权之命,离开了建业后,就独自的来到了夷州顶端的军营深处。要知道这一支军队是李儒提议建造的,然而孙权事物繁重,很少有精力管理这支军队,以至于这军队的指挥权都在李儒的手上李儒的话比孙权的话还要有用的多。

在李儒的说动下,几乎所有的将士都投到了司马懿的麾下,少数不服从者,也都被李儒暗中处死了。

依照司马懿的命令,李儒离开了夷州就领着这些士兵到海上集合。他们也有了海船,这造船的巨匠正是孙海口中的那位技术高出他十几倍的师傅。不过,他并没有罗灵风这位拥有后世眼光的人的指点,所造出的海船无论是在坚固上还是在速度上,都比不上刘备军的“腾飞”战舰。

他们在海上等了不久,就见到了司马懿。司马懿让他们每天夜晚分批次去辽西附近的无人河岸运载粮食和装备,整整运了三个多月才将所有东西运送完毕。

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司马懿以其出色的骗术,将曹昂、曹丕、秦贵玩弄于鼓掌之间。仓中的粮食,装备全部都不需要他们花一个铜版,都是由秦贵免费赠送。

想到这里,李儒就不由感到心服,如此才智,世上有几人可以于他匹敌。

李儒恭敬的说道:“回主人,这一批共有十万套装备,要是加上前一趟运走的八万套装备,一共有十八万套装备,除去一些备用,这些装备一共可以组成一支十六万人的大军,实在是太好了。仓里的粮食也够一支十万人数的军队一月之用。”

司马懿听了,再次大笑起来,这次的收获就他自己也觉得意外。

司马懿大笑过后,问李儒道:“李儒,你觉得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李儒道:“训练如今大汉几乎全部都是刘备的了,不过,曹操军中已经没有了任何内忧,上下一心,只要再给他们两年的休整时间,以曹操的雄才伟略,刘备不会那么容易就攻下黄河屏障。到时候,两军必然是一场苦战。而曹操兵少,水军也无刘备的犀利。最后只有惨败一途。不过,刘备就算胜也是惨胜,只要这时,我军奇兵突起,以以逸持劳之精锐之师,直接攻打刘备惨胜久战之师。我军出其不意可以占上风,若对方大败,我们就可趁胜追击,给刘备一个狠狠的教训。若对方只是败退,我们就可先收复青、徐、衮这三州之地,再于曹操结盟一起对抗刘备。这时主人就有了一统大汉的机会。那时天下重新三分,曹操、刘备皆以死去,那时世上就无人可以和主人相比了。”

司马懿听了李儒的话,顿时雄心万丈。

他不知道,他的底正一点一点的被他的宿命之敌,一点一点的揭开。

3350下卷第350章初露端倪

夜幕时分已过,“影三”杜伟站在这秋高气爽的小河岸边,静静的舒缓着深呼一口带着夕露气息的空气,倚立在一席席秋风温柔吹拂的怀抱中。

他来到扶桑已经有两个月多了。

依稀还记得自己初到此地的模样,孙海为了不让人起疑,并没有直接将他送到扶桑,只是在离扶桑还有十几里的地方,就将他送下了船。

好几个月的海上漂流,杜伟并非一事不做,学习造船、驾船,练习游泳、以及近战搏杀都是他天天必修的课程。这十几里的海域,还难不到他。

不过,杜伟来扶桑是执行任务的,并非逞能。他非常请楚,只有可怜人,才会受到别人的怜悯。

于是,他只是驾船行了十里,就毫不犹豫的跳下了海。他游得很慢,为得就是要让自己的皮肤发胀,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才能欺瞒住在诲边生存的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