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5(2 / 2)

gu903();法正道:“敌军军心以散,我们可以用攻心之策,加以利诱,让他们为我军所用。”

庞统这时感慨道:“主公,你没有去过凉州那可是你地损失啊”

刘备本来听了法正的计策在一旁赞叹不已,可是庞统的话却将他搞糊了,心向:“这破敌人和我有去没有去过西凉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依旧是嫌和的说道:“愿闻其详”

庞统道:“凉州有三宝,一羊二马三姑娘”

“一羊二马三姑娘”刘备皱着眉头低声念道,面上一脸的茫然。

庞统微笑解释道:“一羊二马三姑娘。一是指羊,二是指马,三就是指姑娘了。那里的姑娘热情大方,开朗艳丽,和中原的小家碧玉一比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算的上是那里地一宝。还有,西凉战马甲天下,那里的马自然不差,算是一宝。这排行第一的就是羊,那里的烤羊肉。那可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的美食,那烤出来的羊肉香足足可以飘到数里之外,现在想想都忍不住,流口水。”

看着一脸沉醉的庞统刘备的脸渐渐放了下来,他虽然脾气较好,但是在议事厅里说这些废话,实在太过了。

法正双眼突然一亮,笑道:“对啊我军的西凉士兵不少,要是让他们在顺风之地,烤上千只全羊,到那时香飘十里,只要禁不起香味的诱惑,他们一定会投奔我军。”

刘备明白了庞琉的意思,眉头舒张开来,笑道:“既然军师如此喜欢全羊肉,这个任务就由你来完成了。”

庞统笑嘻嘻的领命。

这时,诸葛亮也献出了一计,说道:“要想劝降对方首要条件就是劝心,只要对方心向我军,那么劝降他们就容易得多了。”

刘备急忙寻问诸葛亮的想法。

诸葛亮道:“我专以德,彼专以暴,是我将不战而服彼也。只要我军以大义名,为曹军送粮。这些粮备势必会让对方的将士,心寸威激,只要对方对我军有好感,那么要想招降他们,就会容易得多。”

“妙啊如个天下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一战中。若是传主公不愿四十万大汉子民饿死在豫州,不记前嫌的为敌营将士送粮。主公不但可以收曹军士兵的心,还可以取得曹军领地中百姓的好感,另外还可以宏扬我军是仁义之师。此乃一箭数刁之计,值得使用。”法正高兴的说道。

“可是”刘备有些犹豫。

诸葛亮意味深长的笑道:“主公是担心成为宋襄公,吃力不讨好”

刘备点了点头,历史上宋裹公就是因为在战场上大讲仁义,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诸葛亮解释道:“宋襄公大讲仁义是傻而主公大讲仁义却是智我们并非要支援他们全军的粮食。只要我们扣住粮食的数量,让他们吃了还想吃,想吃又没得吃。如此一来,会令他们更加禁不起诱惑而投我军。”

“可是,万一他们将粮食分给精兵,凝聚战斗力,那有如何”

“哈哈”诸葛亮笑道:“这更是我想要的结果。只要夏侯悍如此做来,定会引起哗变。这些粮食是我军送给所有士兵的,那些没有分到粮食的军士自然会不满,到那个时候,这四十万大军中,最少也有三十万人可归顺我军。”

3328下卷第328章大破夏侯惇

毫无疑问,诸葛亮、庞统、法正这三人都是顶级谋士,他们出的计策让夏侯惇的大军再一次陷入了危机中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曹军中蔓延着一些奇怪的话语。

“喂,狗子,你听说了吗刘皇叔仁义为怀,已经在军营中摆下了专门收容我军的军寨,只要我军前去投降,立刻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一个比较老成的士兵一脸羡慕的说道,嘴角边渐渐出现了一丝晶莹的口水。

这个叫狗子的士兵,长得中等身材,双手抱着肚子,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听了老兵的话,狗子没有好气的说道:“谁说不是,我们队里就逃了好几个。那些将军根本就不顾及我们的生死,他们没有本事看住士兵,居然拿我们出气。真是可恶之极”

看了狗子的忿忿不平那老兵惊疑道:“那也被打了”

“也”狗子诧异的说:“你们队里也出现了逃兵了”

“对啊”老兵不满的说道:“就在昨天队里有一个士兵逃跑,结果被打了五棍,屁股到现在还痛呢”

这时,有一个年轻的士兵急冲冲的跑来,道:“王头,王头,不好啦”

那个老兵抬头望去,见那年轻人焦急的模样,喝道:“别大呼小叫的正烦着呢”

那老兵的资格老凭者一点微末的战功,当上了一个小队的队长,由于年纪比较大为人恢谐。再加上姓王,大伙儿都喜欢叫他“王头”。

跑来的人气喘吁吁地说道:“王头真地不妙啦二楞子和小三同时不见了,估计是逃跑了”

“什么,怎么会这样”王头心里一惊,心道:“看来又要挨军棍了”

来人苦笑道:“我也不请楚,二楞子和小三上午还好好的,可是一个时辰前,他们一起去上了趟茅房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完了、完了”王头面色苍白,夏侯惇为了阻止士兵的逃跑。已经下了军令,各个分队的队员都必须看好自己的队友,若有一个逃跑全队都要受军棍五下,昨天打的五棍还没有好,今天也要打十棍,自己这副老骨头怎么承受的起。

来人见王头没辙,悄悄的在王头的耳中说了几句。

王头紧张地看了一眼原先和他说话的青年。对着来人低声道。“走,就这么办,等会我们就走。”

曹军帅帐。

“岂有此理,可恶,该死”一连串表达愤怒的词语从夏侯惇的口中冒出来,荀攸则一脸无奈的站在一旁。

夏侯惇此刻正是因为逃兵的事情而烦忧,自从断粮以后,逃兵日渐增多。开始只有一、二个而已。可是现在一逃就是一队、一群,实在让他大伤脑筋,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荀攸。

荀攸也是无奈,先前他在夏侯惇颁布“禁止逃兵”军令的时候,他也曾经劝说过,可是当时自己想不出什么计策来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