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多虑了,公孙表仕燕,根本不代表什么。辽汉雄居辽东,威名日盛一日,即使乡野山村也知道汉帝器物制作之精美,汉商跋扈于郡县,以汉王的身份,若肯去向公孙弘借船,公孙族必会倒履相迎。”
陈婴说话意犹未尽,高翼看着他唇边的微笑,想了半天,缓缓地说:“君且一试。”
高翼不知道的是,按正常的历史,这位公孙表屡次转投主家,最后在魏国做到了太尉的高官。
高翼还不知道的是,中国古代大宗族派遣弟子,分投不同的主人,这是常见的现象,比较著名的就是诸葛氏,诸葛亮跟刘备,诸葛瑾跟孙权,诸葛诞则随了曹操。
这是大宗族保全家族的一种通常做法。由于高翼对此显得很无知,陈婴望向他的目光已经有点不同。
眼前此人,身上究竟是胡人的成分占多数,还是汉人的身份占多数他怎么会不知道这点呢公孙氏根本不在意公孙表干什么相反,他们能得到机会与辽东另一强势人物搭上线,那是求之不得的。
我决定投奔此人,做对了吗这一刻,陈婴心中翻江倒海,犹豫了片刻,他终于决定坚持下去。
晋公主在三山,三山以汉为标榜,不管怎么说,在遍地蛮夷的中原,辽东倒是汉民的一方乐土。
带着这份觉悟,陈婴带领几名卫士匆匆南下,高翼则在雍奴整顿队伍,并接应后续补充队。
三山,正当百姓对汉王收车费一事议论纷纷时,数名饱读圣贤书的学者耐不住寂寞,首先上弹章,弹劾汉王与民争利,要求汉王下罪己诏以示忏悔。
学者们引经论据,拿汉王这一行为,跟汉灵帝筑西园卖官售爵相比,认为这是“见小利而忘大义”的祸国行为,要求汉王不得“从民取利”,向百姓承认错误。
说起来,乡村儒生直接写奏章直达天庭,这也是源自西汉时代的做法,叫做“乡贤议政”。但这种做法随即被废止,自东汉时代朝庭打击党人后,“乡贤上表”更成了惹祸行为。高翼不久前才恢复了这一行为,并设立专门的华表坛,接受民间上奏的表章。可一旦掌握了这一权利,乡贤运用起这种武器来,却一点不给高翼留面子。
当晚,五相组成的国务院公布上年度辽汉国收支状况,再度引起一片哗然。
高翼这几年提倡经济学,很多士子与官员能够看懂财务报表。这份报表收入部分暂且不提,支出部分中,有一项特别支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它叫:王室赡养费。
当晚,上京城乡贤拿着这份报表,询问财相黄朝宗,“王室赡养费”究竟是什么费用,为何会有这项支出。
黄朝宗微微一笑,反问:“你们看了收入了吗”
“看了,”在“赵小丁事件”中出足风头的乡贤首脑潘睿理直气壮的回答:“吾国收入虽多,可今年建城、修路、养军,还有免费学堂,林林总总,支出浩大。如今收支相差无几。可这笔王室赡养费数目如此庞大,令人惊讶。
我等粗算了一下,它竟然站到全国总收入的5,如此庞大的比例这是骄奢淫欲,这是枉顾民生古之桀纣亦不如也。省下这笔钱,可以盖多少学堂,修多少道路,教化多少百姓。“
黄朝宗不惊不乍,只反问:“收入都到了哪里”
“收入到了哪里”潘睿不知所措的看了看手里的报表,不知这话什么意思
“你没看到吗收入项全进了国库。国库,懂吗不是君王之私库”黄朝宗嘴角露出嘲讽的笑:“你们从不看律法么汉王已经三令五申税乃公权
什么是公权国家权力也就是说,我汉国所有税收都由国家统一收纳,进入了国之公库。税收进入王室私库,还叫公权么。
王室赡养费是什么意思就是说,除这笔费用外,汉王再从国库拿出一个小钱,也需国务院认可,五相联署。嗯,假使王储成年后,婚礼所花的额外费用,也要往自己掏腰包邀请的国宾不算,那是官府招待。
税收的5,你觉得多吗汉王卫队的薪水,花园、马车、座舟的维护费用,全要从这里出这笔账很复杂,我一时半时跟你无法解释,你去看法典,我们的税法都有规定呢“
“这个”潘睿冷汗淋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举国之财,莫非,莫非”
“国王也要谋生啊普天之土,与王何干举国之财,与王何干”黄朝宗意味深长地补充说:“圣人怎么说的克己复礼,这才是未加篡改的圣人之说知道吗,这就是封建”
当其时也,天下大乱,诸侯林立。这一刻,诸侯国朝睦夕战的纷争局面,恰似战国时期的中原。在这苦难深重的日子里,中国知识分子都在研究脱离苦难的方法。中原儒士依靠卖身投靠,倡应“五德始终”来使自己脱离苦海。而辽东,在高翼有意无意的诱导下,人们举起了“克己复礼”。
在孔子看来,对战国乱世的救治之道,就是回到周朝礼制的秩序之中。但在历史上,当他提出这一主张时,也没有逃过信奉者的歪曲。他的信奉者只谈“礼”,而不谈“制”。这个“制”就是“封建制”。
国王也要谋生,这话在当时讲是绝对的叛逆。诛九族的十恶大罪,他桩桩件件都触犯了大不敬、大逆,谋反、谋叛、恶逆、不道但其实,黄朝宗讲的道理并不高深。君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实行封建制的周朝,是件很普通的事。
比如西周末期,周朝国库空虚,周赧王只好向豪门富户借款。但他又换不上钱,借款给周赧王的豪富们纷纷拿着借据找上门来要帐,周赧王只好整天躲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愁眉苦脸。后来人们就把这个高台叫“避债台”,用“债台高筑”来比喻欠债很多。
而秦统一六国后,中国再度返回到奴隶制,这一制度的全称是“郡县制农奴社会”,可中国历史学家只说前半句。在郡县农奴之下,君权极端扩张,天下人的劳动所得全是君主的。才有了“君王富有天下”的说法。
三山最近一直在谈论“克己复礼”,以恢复周朝“封建制”来号召北地士子,黄朝宗一提“封建”,潘睿立刻明白了。
“原来如此哈,此前有桩赵小丁事件。若如此说,则殿下收取车费,理所应当。”潘睿斩钉截铁地回答:“此国为殿下所建,每一砖一瓦全由殿下所出,殿下不取天下之财而自享,只取自己分所应当之财,古之圣贤亦不如也。”
“哪里哪里,”自己追随的主公得到北地乡贤的认可,黄朝宗也觉得很荣耀,他随口谦逊着:“我国四面皆敌,内部种族复杂,若想国泰民安,无他法度公平则无讼。
民按劳取酬、商依法经营、兵论功行赏、有司各安其位,虽国王之尊,也需养活自己,如此,我国之倡,孰可阻挡“
潘睿连连点头,同去的乡贤们啧啧赞叹,告辞而去。
随着这晚的谈话,“国王也要谋生”的消息传遍了汉国。“赵小丁事件”随即平息,许多变种说法相继演变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