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人口却一直没有恢复到侯景之乱前的人口规模。
高翼知道这个民族的残暴,所以他不想犯晋朝养虎为患的错误,干脆下达了屠杀令,让这支部族彻底消失。
文策点点头,不再说话。
“且慢,”王祥慌忙阻止。其余胡人看惯了这种灭绝式杀戮,对此不以为意,可王祥尚不适应:“主公,羯人穷极来投,主公闭门不纳还则罢了,即已接纳,又杀其人夺其妻,传扬出去,岂不阻塞贤路,以后何人敢来投主公”
屋内几名胡将露出讥笑的神情。
高翼明白,这些人刚才一直不愿说话,就是看不惯他突然任命一个不知根底的汉人坐到他们头上,故而用沉默来抗议。不过,高翼此时才不在意他们的态度什么时候,我任命官员需要看别人的脸色
“你知道农夫和蛇的寓言嘛,”高翼耐心地与王祥解释:“一个农夫遇到一条冻僵的蛇我可不愿做那个农夫,至于说阻塞贤路。哼哼,若是因为我杀了几名暴虐的羯人就不愿投奔我,这样的贤,我们三山不需要。”
王祥还想劝解,但这里的人都没兴趣听下去,高翼一招手,转移了话题:“鸭绿江水质清澈,今冬我们凿开冰河,储存了许多冰块。内府厨师近日发明了一种新吃法奶冰。来,赵玉、范十一、顾阿山、康浮图等人马上来,我们边吃边等他们。”
新吃法,这个词一出来,那些胡将立刻跳了起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王祥被他们的举动吓了一跳。
至于嘛不就是一种新食物嘛
那些胡将们一听到新吃法,立刻回忆起当初他们艰苦创业的时光,他们刚遇高翼时,眼前这位先生正是用层出不穷的美食把他们最美丽的公主勾引过去,以至于现在公主终究还是嫁给了他。
美食,高翼的心思不在这上面好久了,既然他再做冯妇,那东西一定很美味。
正乱哄哄间,码头上突然想起了一声长号声,歇了一会,整个码头上钟鼓齐鸣,响声传入王府,压下了这里的喧闹声。
王祥惊问:“怎么回事”
高翼侧耳倾听长号的音调,脸上露出微笑:“赵婉女官回来了,带回了朝廷的封赏。”
第二卷艰辛时代第084章进爵封侯
侯了高翼封侯了。
封号一长串,高翼记不起那么多,唯一记得的是“西安平县侯、鹰扬将军”这个爵位。
县侯,听得爵位蛮大,可慕容雋是“持节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辽东郡公、燕王”郡公爵,一品。
比不上慕容雋,那么高句丽呢高钊是“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乐浪公、高句丽王”县公爵,从一品。
高翼是什么县侯前面不加“开国”二字,算不上二品,只能算三品。鹰扬将军五品。
来传旨的是熟人,太学博士、尚书郎孙绰,字兴公,人家是长乐侯,一等侯。
高翼拱了拱手,不好意思地问:“这官几品”
孙绰先是鄙夷的一笑,而后又略显尴尬之态:“按九品制,这是四等侯,三品官。”
“理解。”公侯伯子男只是二等候,开国公、开国侯或是郡公才是一等侯,开国县侯是三等候,西安平县侯当然是四等了。不过,西安平这个地方封得好,所谓西安平就是高翼新设的屯民点安东,也就是后来的丹东。
高翼的问话纯属没话找话。孙绰的难堪在于,给高翼封的爵位等级太低。而晋朝所求又太多。
这时候,晋朝封的大多数外藩王都是不需要纳贡的,因为晋朝的实力实在太弱,只要有外藩来称臣,晋朝的君臣便感到极端满足了。
可高翼不同,高翼的三山有铸币能力,其他的外藩王只知道向百姓索取,自己享受,哪有心思建设
而晋朝又极端缺乏货币,高翼的商队在建康展示了他们铸造的金币、银币、铜币后,晋朝迫切需要这种货币的输入,可又担心三山不给,故而只有拉下脸来,厚着脸皮要求三山朝贡。贡赋为每年二十万贯。
二十万贯,这相当于一个大县甚至一个小郡一年的贡赋量。此外,三山铸造刀剑的能力,也被晋朝君臣看中,他们要求三山每年供奉一百把刀,一百副铠甲。
一百把顶级宝刀,一百副顶级铠甲,按照晋朝的生产力核算,这些物品需要上万名工匠工作数年才能锻造出来。按照晋朝的物价核算,这批刀剑、铠甲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他们所要求的贡赋数目。
所求如此之多,赏赐如此之低,这已经超过了“刻薄”一词所能容纳的范畴,也难怪孙绰难堪。
“殿下你也知道,辽东地界上燕王作主。陛下已经任命燕王为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汉王你又在平洲的地界上,吾皇册封平洲人士,不能不顾虑到燕王的态度。”
高翼摇了摇头:“所以我才说理解两个字。可是,贵国上下真是长了一副狮子口,竟敢索要如此多的贡赋。我不知道燕王、代王、仇池王、凉王他们贡赋几何”
孙绰窘得恨不能钻入地下,向来自许伪君子的他本不打算出使三山,但就因为怀疑船上见到的那位水军都督就是汉王,为了证实自己的怀疑,他才来三山一探究竟。没想到怀疑证实了,高翼却丝毫不觉得这事难堪,反而几句话把他逼到了窘境。
孙绰的窘态落在三山诸人眼中,证实了他们的猜测,顿时下面嚷嚷成一片。
“王,诸公爵一毛不拔,为何让我们这个小小的县侯贡赋如此之多”
高翼摆手止住了众人的喧嚣,他平静地回答:“二十万贯,百柄刀、百副铠甲,我贡了。不过,有一个条件,我国的商人来往晋国做生意,若有官司冲突,必须知会我国一声,由我国官员共同参加审理。”
晋朝官员没有财产权的概念,商人正是他们敲诈的对象,加上这一条,当地官员就不敢随意欺压三山商人。
晋国又没有海关意识。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有了官府出面撑腰的三山商人,每年挣回的税收,又何止二十万贯。至于一百副刀剑与铠甲,那是小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