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8(2 / 2)

明末朱重八 三十二变 2363 字 2023-09-30

他这一句话当真可谓是危言耸听,马小天、马信玉、红娘子三人都吓了一大跳,心想:果然是我朱军出了什么岔子么咱们自己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三人一起转头来看朱元璋,却朱元璋表情淡然,显然没把张缙彦这句吓人的话放在心上。马小天顿时就放下了心,他知道朱八哥的本事,既然朱八哥不怕,他就没啥好怕的。

但是马信玉却不同,他对朱元璋可不像马小天那么有信心,心中暗想:流寇若败,红娘子姑娘也难幸免,不行,我可得帮忙解决。他清了清嗓子问道:“请问张大人,流寇有何破绽”

张缙彦心想:这孩子真懂事,我说一句他就问一句,简直是个捧哏的。他兴致高涨,笑问道:“大家可知道我们为何把贼人们统统称为流寇”

马信玉赶紧问道:“为何”

张缙彦道:“原因就在于一个流字。贼军不停地流动,到处掠夺,使朝廷的天兵东西奔击,穷于应付因此流寇之弊难以解决,成为我大明朝的心腹大患。现在,流寇们突然不流了,跑来占据了陕西,想要划地而治,这便是他们的取死之道”

他顿了顿,继续道:“本官并非胡说。便给大家举个例子吧。唐末的大流寇黄巢何等厉害两次攻陷长安,据说其人杀人八百万,搞得天下震动,其势几乎无可匹敌。但他为何最后却败战了呢便是因为他占据长安。失去了流字。因此才会被攻灭。”

听他这么一说,场中许多书生道:“然也”

张信玉也来了兴趣,不由得问道:“咦还真有这么回事。请问大人,流寇为何失去流字便会灭亡呢”

张缙颜便道:“流寇不光有个流字,还有一个寇字,但凡贼寇,都不事生产,不知创造,只知道一味的掠夺,他们需要通过掠夺来获取金珠宝,粮食兵器。而一个地方不可久掠,掠过之后必须换一个地方继续掠夺,若是停下来在一个地方掠夺,只能掠一次,便什么都掠不到了前些ri子大家也看到了,混十万军在陕北待了一年多之后,已经连吃饭都成问题,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还有战斗力因此混十万便被朱八给赶走,现在朱八又来占着这地方不走,我看他也在这里留不了多久,等天兵一至,必将他辗为齑粉。咱们到那时就得救了。”

他说到这里又顿了顿,道:“其实让流寇占个大城到也不失为一种消灭流寇的好办法”他说这话的时候倒是没想到,原历史中,他就把běijg城拱手让给了李自成,果然加速了李自成的灭亡。

注:张缙彦的奏章原文为:臣任清涧知县,于兵情、贼势,亲见有素。盖贼之得势在流,而贼之失势在止;贼之长技在分,而贼之穷技在合;贼之乘时在夏、秋,而贼之失时在冬、chun。本书为了读者读起来方便,将之改为了白话。

众书生们又都道:“张大人高见”

马信玉听到这里却终于松了口气,真是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朱军真有什么会导致覆灭的破绽,搞了半天是这个,咱们朱军和别的流寇又不一样,我们是要自己生产,自己创种的贼军,却不是那些低档的流寇。他的神情顿时变得轻松起来,恐惧之心一去,调侃之心便生,于是扬声道:“张大人晚生才从白水赶来,一路所见所闻,却与您所说有些不同,还请大人指教。”

张缙彦也有兴趣听听,便问道:“你有何见闻”

马信玉便将陕南现在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说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无优,又说起贼军招贤纳士,开府设衙,推广新式作物,co练士卒,办设粮行哗啦啦一大通东西说出来,听得张缙彦的脸sè变幻无定,就似变sè龙一般,连变了十七般sè调。

然后马信玉才道:“张大人,这流寇若是要事生产,又该当如何”

张缙彦脸sè如土,楞了许久,才呼地喘了口粗气,道:“这这这些贼寇不,这根本就不能叫做流寇了,白水朱八,他他分明是要仿效我大明太祖皇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这是有天大的祸心啊。”

马信玉道:“这样的流寇,用什么办法可以击败呢”

张缙彦脸sè大变,支唔道:“这个那个这个”他哪来的办法可以击败这种流寇他若有真有办法,那就是经世之才,保证名扬青史了。脸sè数变之后,他突然对着马信玉道:“这位兄台,你说你自白水来,一路没有被贼人迫害”

马信玉道:“晚生是白水人,那朱八也是白水人,他对本乡人不加留难,因此晚生才能ziyou走动。”

张缙彦便道:“兄台可否带本官出去出去看看我想用这双眼了解一下贼寇的所做所为,以便研究出一个破贼的良策。”

马信玉用眼神向着朱元璋询问,朱元璋在他背后低声命令道:“带他出去看。”

马信玉这才抬头,对着张缙彦道:“既然是大人的要求,晚生拼了xg命不要,也当达成。”

堂中五六十名读书人,大多在这里躲了一年多了,听说马信玉有办法带人出去溜弯,倒是兴致大涨,纷纷向他求恳,朱元璋暗中示意,叫他把这群读书人都带出去溜溜,让他们看看自己这个“贼寇”的志向唯有如此,才可以将这些人收服。

其实读书人这种东西是最擅长见风使舵的,他们若当你是个贼,便不肯为你办事,但当他们发现你有坐拥天下的本钱时,说不定就会考虑来当一个从龙之臣了。这位叫张缙彦的家伙在原历史中就有向李自成投降的事迹,在这个世界要收服他也不难,关键是要让他知道,投靠了朱军之后是有前途的。这也是收服真正的人才所必需的手段,若是浑浑噩噩就被骗来做了手下,那往往都是庸才。

自此之后,马信玉便带着张缙彦和一群书生,离了书院出来观看外面的情况。这些书生躲了一年,已不知外面是什么样子,仅仅从买粮送米的人嘴里知道这里已经是白水朱八的天下,出来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他们看到朱军正在大量移民,鼓励开垦,都吃了一惊。

然后又随着马信玉去陕南转了一圈,果然看到陕南的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比当初朝廷治理下的地方还要平顺,这一下当真是大吃了一惊。后来便陆陆续续有读书人投入朱军的怀抱,第二年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参与了朱军在西安举行的科举,走上了在朱军中出仕为官的道路。张缙,这些是后话,便按下不表了。

就在朱军整顿陕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