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洗衣机、空调、电饭煲这些家用电器开始在市场上形成家电业的主流,帝国的汽车工业更是伴随着公路基建的发展。每年的销售量都在刷新纪录,并将逐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消费国。
虽然在汽车工业的总规模上,帝国的年销售量还不如美国,但是帝国也有自身的优势,电力供应和普及程度就是帝国在全球独步领先的产业,帝国电力供应总量超过5800万千瓦,相当于英美德苏法五国在1940年的总和。
这取决于帝国电力工业的发达,以及煤炭储量及开采量的雄厚,取决于帝国水电资源的丰富,以及帝国输配电系统的先进。
帝国的公路里长比之美国依然占据着更大的优势,而铁路里长则超过美国27倍,其中大约40已完成了电气铁路的改造。
帝国的航空工业也
同样比同时期的美国更为繁荣,大型飞机制造正在近期向着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客机发展。
飞驰在北京的上空,看着这个美丽而自由的国度,宋彪从内心深处感到由衷的自豪,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肯定有他的汗马之力。
他的青春已然逝去,坐在飞机里的他是那样的苍老,哪怕保养的再好,眼角的皱眉和花白的鬓发依然不能瞒过他自己的视线。
他并不害怕死亡,更不害怕此时以及未来的衰老,用自己的衰老换来一个帝国和一个民族的繁荣,这样的代价总是值得的。
帝国强大至斯,他有何所惧呢
所以,从中日开战迄今,他根本就没有将日本这个敌人放在眼里,也没有放在心里太久,济州海战结束之后,他就已经释然。
该过去的都将过去,成为人类历史中的一部分。
仅此而已。
他不再眺望飞机之下的京城,平静的阖上眼帘,手里握着镶嵌着黄金凤凰的黑色帝国手杖,手杖之柄上还镶嵌着一枚帝国本土出现的最大的金鸡钻石,这枚重28125克拉的钻石闪烁着黄色的光芒,象征着帝国的繁荣和昌盛。
它并没有日本侵略军掠夺走,也没有被日本皇室收藏。
它就留在帝国皇室的珍藏中,作为帝国皇帝随身携带的帝王之杖。
宋彪平静的享受这片刻的清宁,等待飞机的降落。
对他来说,第三次中日战争已经结束。
剩下来的那些事。中央军部都可以很有把握的自如应对,或许也就是钱的问题而已。
钱不是问题。
如果不是还要保留足够的政府开支应对纳粹问题,帝国可以在这场中日战争打的更为猛烈,而不需要用这种环形封锁计划,一步步的先削弱日军。
帝国完全可以在半年之内将兵力扩大到五百万的规模,横扫整个日本。
帝国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日本根本不够资格让帝国如此沸腾的鼓舞一场真正的全国之战,根本不够资格让帝国拿出所有的实力。
如果击打德国,或者苏联需要一对铁拳,帝国现在顶多就用中指弹了一下而已。
现在开支的很多军费。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继续为更大规模的世纪之战而准备军需物资和装备,事态已经很明显,帝国迟早要向西推进,不管是红色苏联。还是黑色纳粹,帝国都要无情的碾压过去,消灭它们。
帝国显然不需要用战争来树立世界霸主的威信,帝国之所以要消灭它们,只因为它们正在威胁帝国在世界中的霸权、地位和利益。
它们还没有真正的威胁到美国,所以别指望美国会愚蠢的替中国这个新世界霸主打仗,如果德国妄想在欧洲建立一个同帝国一样庞大的新帝国,并寄希望于用暂时的和平换取时间,以谋求长期的同中国竞争世界霸主之位,那德国就错了。
帝国不会允许德国统一欧洲大陆。
帝国更不会允许苏联建立一个苏维埃世界。不会允许苏联雄霸欧亚大陆。
像中华帝国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就足够了,如果还有一个,那就只能是死敌。
飞机降落在中央国际机场,宋彪从飞机里走出来时,抬起头就看见了前来接机的总参谋长蒋方震和帝国总理大臣顾维钧。
机场周边静悄悄的。没有一架飞机起飞和降落。
在这个时间段里,当皇帝的专机抵达时,机场完全禁飞,这是帝国皇帝的特权。但并非帝国皇帝才能享有的特权,帝国首相顾维钧也有这样的权利,只是在时间上比皇帝要短很多。
不管怎么说,很明显的证明了一点这个帝国终究还是属于皇帝的,至少在宋皇帝活着的时候,它注定属于皇帝陛下,其他一切都不过是浮云,哪怕人们此时认为中国已经步入君主立宪制的新时代,首相已是帝国最高的实权者。
宋彪远远的同顾维钧、蒋方震抬手致意,感谢他们前来接机。
他走下飞机同这两位重要的先生握手,随后才同蒋方震一起坐车返回中央宫,在前往皇宫的路上,他就和蒋方震感叹道:“对我们来说,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总参谋长,更多的考虑一下苏联那边的情况吧。”
蒋方震默默点头承认这一点。
日本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抵御中国的进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