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活着的时候,7o岁左右就适合让皇储继位,自己登位太上皇,以维持大局的稳定,防止国内在皇储之事又有不必要的反复和争议。
中国太大了,既不需要那种垂垂老矣的总理,也不需要朽木般硬化的老皇帝,这个帝国需要那种经验丰富,但同样拥有充裕精力都人去治理。
只有年轻者才能做到真正的与时共进啊。
对几份较为重要的国会议案做了一番批复后,宋彪就让一直陪同站在旁边的长子宋甫仁坐下来,问道:“此次去东北巡视,你感想如何”
宋甫仁思量片刻,答道:“东北乃我国之基业,确实非同寻常,只是战争的长期持续对东北港口业务和对外出口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宋彪并不喜欢这个答案,因为这样的答案埋藏着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不成熟,三十多岁的皇储了,他的长子只是这样的水平而已嘛
没有哪个父亲喜欢打击子女的信心。
不管父亲多少岁,子女又有多少岁。
宋彪显得很平静,继续问道:“那你认为该怎么办呢”
宋甫仁倒是显得很镇定,答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当效法辛亥战争之时的情况,调用全国之力集中于朝鲜半岛歼灭日军,再以朝鲜为基地以空军轰炸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接受和约。”
宋彪反问他:“如果日本负隅顽抗呢”
宋甫仁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过了片刻才道:“想必不至于如此。”
宋彪感叹道:“国家大事容不得想当然啊,何况调集全国之力也是有很多顾忌,你在军部担任二等参谋官,自然清楚我们6军精锐基本都在西北,虽然如今和日本打的很惨烈。可你心里要明白,日本海军溃败之后已经失去了真正能威胁我国的实力,而苏联依然有这样的实力”
宋甫仁则道:“父皇,儿臣以为苏德开战在即,苏联完全没有余力同时再和我国交战,不妨同苏联签署和平条约,将中央6军的精锐部队调至东部。”
宋彪问他:“在朝鲜、日本、琉球战场可否真的能让主力装甲车和坦克集群展开高重攻防的优势作战的空间有多少,坦克能否适应这里面都是问题,何况东西两地横跨数千公里。大部队从西北抽调回来需要多长时间,再抽调回去又需要多少时间”
说到此处,宋彪和他指点道:“用兵之道最忌讳不是决策失误,而左右摇摆不定,临时改变计划是最致命的。让大部队东西数千公里来回往返,疲于奔命乃是兵家大忌。何况,你怎么知道主力部队在西北就一定是防范苏联如今真正能威胁我国的敌人并不多,苏德则都在列,对我国来说,最佳的局面莫过于德国灭苏在前,而英法灭德在后。苏德英法四国打的不可开交,国力衰亡。”
宋甫仁沉默良久,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父皇。这样又和我国何益,与国民何益,与我中华何益啊”
老子和儿子说话犯得着急躁吗
宋彪听得出宋甫仁的不满情绪,感叹良久才答道:“国家不可失去正义。但也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热血冲涌就不顾国民和国家之利益,一鼓劲的冲上去吃亏。不管是极左布尔什维克思想。而是极右法西斯思想,这两种主义对帝国和世界都是极大的威胁,我们若是不处理此事,纵然远隔万里,迟早也会遭殃,何况苏联就在边境之西北。”
说到这里,宋彪已经不想继续说下去,简单的同宋甫仁道:“你还年轻,路长着呢,有些事要慢慢的都经历过了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我给你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凡事都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换位去考虑,想一想别人为何要这么做,你才能理解别人,才能有所领悟。早点回去睡吧,这么天都没有和孩子在一起了。”
宋甫仁只能默默称是,这就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他心里依然感到了各种各样的迷惑,和很多国人一样,他总觉得帝国若是真想迅战胜日本并非绝无可能,而是可能性极高,甚至不用太冒险。
早点让日本承认战败,早点结束战争岂不是更好吗
所以说,他不理解的事情还是很多。
在宋甫仁离开后不久,蒋方震才匆匆前来向宋皇帝汇报军部近期拟定的两份作战计划。
当中国这样的工业强国全力投入到战争状态的运转中,所能爆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远远乎日本和欧美的想象。
帝国在过去二十年间的军工科技的深厚积累和布局,使得帝国在战争时期的军工生产能力更为强悍,经历过多次大战的帝国中央军部总参谋部很清楚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军事装备和零部件的通用化是大规模生产的基础。
在中央军部的积极推动下,帝国科技工业部在1931年就出台了基于国标质量工艺体系的军工业gfgb1931标准体系,国标和国防工业标准之间基本相通,使得全国范围内达到国标标准的制造企业都有可能参与到军工业的制造中。
正是基于这一体系的作用,在三都澳海战爆之后才开始全国战争动员的帝国,只用了半年时间就生产了17万辆坦克和装甲车,比如说其中的75\88口径自行榴弹炮、自行高射炮、两栖步兵战车、两栖履带装甲输送车等一系列装甲车虽然拥有多个型号分别,其底盘设计都是源于bv1式履带装甲输送车和bv3式两栖装甲战车,相互之间有6o以上的零部件和零件是完全相通的,而75\88自行榴弹炮的炮体设计则源于19o7\33式牵引式轻型榴弹炮。
这一系列的通用性使得帝国内有过2o家企业可以迅投入到两栖战车、自行榴弹炮等装甲车的授权生产中,并且拥有过六千家的企业具备零备件的生产加工能力。
这样的工业实力使得帝国的军工业制造能力至少保持在日本的十倍以上,甚至是二十倍以上。
gu903();单纯在军事装备领域,军事装备多样性和技术储备的深厚也使得帝国可以迅对现有装备进行调整升级。使之适应战争的变化,新设计的194o型75轻型自行榴弹炮就是新出现的武器装备,这种轻型自行榴弹炮采用了t22轻型坦克的底座生产,比原有的75自行榴弹炮更轻,机动越野性能更强,可以更快的协同步兵部队在山地、亚热带林地、岛屿区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