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7(1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2308 字 2023-09-30

要是采用外语教学。震旦大学在东北和全国开设的十四所预科学校都是四年课程,对外语要求极其严格,除了外语成绩很好的学员外,大部分学员从考入预科学校到完成学士学位都需要八年时间,也正因为这样的基础。学员毕业后约有一半都可以推荐到国外大学继续留学深造,每年保送耶鲁、哈佛、巴黎、柏林、莫斯科大学的学员各有百余人。

经过这些年的逐步展,以及此前多年累积的基础,本校中文部目前拥有六千名在校生,逐步过德语校区和英语校区,成为震旦大学最大的校区。而各校区之间,只要外语成绩达标也可以旁听其他校区的导师课程,或者是申请其他校区的导师课程。

各校区之间保持着非常宽松的课程申请和旁听流程,俄语部的可以转修德语部,英语部可以转修法语部,比如去年开设的核物理专业,法语部、德语部和英语部同时有导师开课,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外语状况自由申请。

随着大学教学实力的展和外聘一流教授的增多,包括聘请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教授担任导师,震旦大学目前在教学规模上开始更侧重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鼓励本校学员尽可能在学校攻读到硕士学位。

如此庞大的规模和教学水平、师资力量自然是要以资本为基础的,而震旦大学的基金会常年保持在15oo万英镑的规模,每年新增的远东财团、社会各界和皇室捐款也都保持在1oo万英镑规模,在整个世界的私立大学中都位列最高水平,大学甚至设有创业基金,在震旦县、金州县、复州湾、旅顺购置土地,廉价租赁给学员创业,鼓励学员自行创业。

当然,帝国教育在整体上还是效法德国,公立和私立大学都有研究机构,由政府和社会资助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国家教育的整个体系和资源上则同德国一样侧重于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主要推进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在整个教育结构上,帝国采取四级制度,第一级为公塾、小学;第二级为初级中学;第三级为高级中学、大学预科、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第四级为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

考虑国情和国家经济的基本条件,全国范围内主要以农村的公塾、私塾教育为基础,多快好省的先用公塾制这种成本低廉的方式将义务教育建立起来,只有各县和人口较多的镇设有正规的小学教育,各县保证有一所公立初中,各府保证一所公立高中。

公塾和小学毕业即可选择就读职业中学,一般为期三年毕业,所以,很多学员十四岁就会参加工作,一般各私立大学都设有预科学校,公立大学则从公立、私立高中统一招生。

帝国各省的国民教育普及程度各不相同,都是根据各省的财政经费量力而为,在西部、西南等地方财政较差的省份,如果云贵、广西、陕西、察哈尔只能保证基础的公塾教育,而湖广、晋、赣、徽、鲁、豫、川等省则能普及正规的小学教育,江浙、直隶则推行九年制普及教育,东三省和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府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一年职业保障教育,即在初中毕业后,继续增加一年职业技术学校的免费教育,这样的学校一般设置钳工、磨工、铣工、纺工等基础职业培训,而帝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才可正式参加工作,严禁招聘十四岁以下童工,十四以上、十六岁以下在工厂工作一律属于保护性的学徒工,不得从事体力负荷较大和危险的工作。

帝国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1912年就出台了职业技术工人保障法案,严格要求各企业相关技术工人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职业技术培训,并在全国工业最低工资的基础上,按技术级别增加对技术工人的薪水保障,在各工程和项目招标中,严格要求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级别的职业技术水平。

在154o教育计划的推进下,经济水平较好的各省在1914年时期都已经建立一所国立综合大学和师范、理工、法律、财经、医学五所专业学院,和4o所专科学校,即便是贵州、广西两省,目前也基本完成一半的指标任务。

总体比较,帝国的教育还是以德国为师范,严格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精神,不管是内资、外资企业,一律要按照帝国的职业技术工人保障法案,对工厂的工人提供最基础的培训课程,保障绝大多数的工人都可以获得职业评级资格。

就现阶段而言,东三省的教育肯定还是要远高于全国水平,三省的小学、中学、专科学校在数量上都和日本大致相当,震旦大学、东北大学、东北政法大学、东北理工大学、盛京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组建的东北七高校联盟更是以压倒日本高等教育为基础目标。

在参观了震旦大学之后,宋彪此次的远东视察就到此为止,在远东饭店和财团的部分总董会晤后,他才继续乘坐专列返回北京。

至此的他已经准备就绪,一切就在等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

中国也准备好了。未完待续

第207章珍贵如兄弟般的友谊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会爆,正是因为欧洲大6奉行“强权即公理”的霸道观念,每个国家都妄图通过军事实力争夺在世界上的霸权利益。

同样正是因此,英国才会在很长时期里都对西藏保持着极大的贪婪。

1912年8月,就在中法缔结军事同盟,中英达成中英互惠通商条约之后不久,英国外交部在秘密签订的关于印度东北部毗邻边境国家形势备忘录中,如此写道“务必要确信西藏的新地位”,即“西藏名义上维持其中国宗主权之下的自治国的时候,西藏实质上应处于绝对依靠印度政府的地位”,“西藏国应当十分真诚之完全的属于英国势力”。

英国希望将“西藏”变成大英帝国印度殖民地周边的一个“缓冲国”,仅在名义上保留中国的宗主权,实际政权则由印度殖民政府控制。

英德矛盾在欧洲继续酝酿,英法俄已经签署三国协约,中法也签署军事同盟协约,仗着大英帝国的实力和强权即公理主义,英国继续委派了多支探险队进入藏南地区,中华帝国国土资源部委派的勘察巡防支队也在这一地区密集活动,英国将勘察队设立的边界石全部拔出扔掉,导致双方为了边界碑石的事情生多次冲突。

英国印度事务大臣hcree的规划是召开一次中英藏三方会议,逼迫中国承认西藏的自治国和缓冲国地位。在此基础上,英国就可以甩开中国单独和西藏协商所有问题,而再也不用理会中国,如果中国有意见的话,那就用大英帝国的无敌舰队回答他们。

何等之傲慢啊

这样的傲慢不是英国的某位大臣的问题,而是整个英国的问题,也是整个欧洲的问题。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必然会爆,老欧洲的这种傲慢注定会摧毁他们。

gu903();英国殖民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此时也提出了一条划界线。也就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正如大英帝国留给中国的无数边界遗产一样,这又是一条非常邪恶的不平等划界线。仗着大英帝国的实力疯狂占据别人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