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6(2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2304 字 2023-09-30

在法俄美等国的努力之下,以及考虑中国对俄法阵营的重要性。英国最终同意参加天津会议,也同意取缔部分在华特权和部分租界,但拒绝取消上海英租界和内河通行权,并绝不就香港问题进行任何谈判,而关税权则愿意还给中国内阁政府。

虽然说军事实力是外交谈判的基础,但对于英国而言,放弃在华意义几乎像是一种侮辱。可英国从未考虑过,甚至不相信这些特权是对中国的侮辱。

比之英国更为傲慢的德国完全无意进行谈判,即便是在美国的协调下。德国派遣公使参与了谈判,也并没有任何要放弃青岛租借权的想法,反而要求在其他特区中占有特殊的利益。

德国之所以这么做。正因为德国坚信在中日辛亥战争中,德国对新帝国前后期所作出的各种支持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既然英日同盟是失败方,德国就有权获取更多收益。

为什么在一战、二战时期,所有的国家都更倾向于用战争直接解决问题,正因为谈判根本不可能取得任何结果,所有的谈判都是徒劳的,关于英德海军竞赛的问题,英德两国在1911年至1913年之间就进行过四次谈判努力,每一次都是失败告终。

天津会议的情况相对要好一点。因为宋彪也意识到谈判根本不可能解决任何实质意义上的问题。

谈判一直到1911年11月4日才最终达成了一个各国都能接受的协议,新帝国用特区政策换回海关权、法外治权、领事裁断权、内河通行权和部分租界后,将上海英租界、山东胶澳租界和香港问题搁置下来,废除各国在清政府时期取得的大部分特权,包括回收沪宁铁路的所有权。

鉴于德国的傲慢和英国的退让。此时的宋彪已经基本同意签署俄国拟定的中法俄三事互助协约,剩下来的只是如何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从法俄借贷款用于国家建设,并且尽可能的减少对中德外贸关系的影响,以及继续用其他方式维持中德军事合作。

所谓的国际政治就是这样,每个国家都想要极力争取本国的利益最大化。国家之间的平等、尊重都是狗屁。

这天上午,宋彪从广西省的6荣廷督军那里收到了一封信,无非就是如何愿意效忠皇帝,悔之过去,懊恼不已,忘皇帝留下他,替皇帝分忧解难,必要保广西安宁之类的。

信里将宋彪汇去的那六十万银圆的支票送回来,又说他6荣廷是个如何效忠皇上,视金钱如粪土,只有微薄军俸,他也愿意誓死效忠,效犬马之劳等等。

神经病

这就是宋彪看完信后的唯一体会。

没文化真可怕,6荣廷还真以为自己是洪秀全,能在广西搞出一番大业吗

龙济光也是神经病,两人都不想放弃手中的军权,6荣廷是想赖在广西,云南彝族土司出身的龙济光则写信给皇帝,自荐去云南安抚地方各部。

两个神经病,还以为现在是大清国吗

看完6荣廷的信,宋彪将龙济光几天前托人送过来的信函也找出来,打电话将秘书局的陈其美喊了过来。

从秘书局到宋彪的御书房只有几十米远,不过片刻,穿着一身白色西装的陈其美匆匆快步走进房间,和宋彪躬身行礼,道:“皇上。”

宋彪将两封信都拿出来丢给陈其美,道:“这两封信,你都看过没有”

陈其美毕恭毕敬的答道:“臣下没有看过。”

宋彪吩咐道:“你先看吧,看完之后再和我说。”

说完这话,宋彪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陈其美则立即将信拆开浏览。

等了片刻,陈其美迅的将这两封信都看了一遍,恭谨的问道:“皇上,您决定如何处置此二人”

宋彪反而问他:“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陈其美稍加思量,答道:“臣下以为姑息一时或可治标,却不能治本,前朝之乱,正乱于姑息养奸。不可否认,前朝姑息之中养了不少忠臣,却也留下隐患,从一至十,从绿营到湘军,从湘军到淮军,最终致使各省各地的军队都成了私军。臣下在日本留学,所见各军唯知国家。唯知民族,唯知天皇,而不知道有其他,此才是国家之死士也。”

宋彪微微颔,赞同道:“你就是这一点最让我颇为赏识,知大局,识大体。又是心细的人,大事小事都能办。”

说到这里,他继续和陈其美商议道:“如今这个事情会拖延到这个份上。其实就是历史的惯性,如果搁在满清时期,这个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朝廷不太可能会继续追究。我已经委派第二步兵师和其他三个新军师作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