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他稍加思量,感叹道:“陛下,臣等其实并不担心中央6军和东北军这边的事,唯有海军,实在是远弱于日本,恐怕一开战就会全军覆灭,届时,日本军舰长驱直入到天津、上海等地开炮威胁埠口,对我国影响则太大,若是切断我国对外贸易,恐怕会让全国经济进一步陷入危机,难以从去年的橡胶风波和内战危机中摆脱出来。”
宋彪则道:“非战而屈人之兵,关键不在于非,而在于屈,如何才能抵消日本海军的优势,不给日本海军挥的余地,这就不仅需要军部考虑,也需要外交方面的努力。多花一点宣传经费,找到外国势力宣传一下日本海军切断我国外贸对世界之影响吧。至于最终开战之后,日本会不会真的这么绝,我估计也不太可能,只是内阁政府务必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和准备工作。”
“是”
唐绍仪重重的点头称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宋彪这才道:“其他没有什么要叮嘱的,你去忙吧,我既然支持你做内阁总理,自然是深知你的能力,此时该如何做这样的问题,你心里肯定是有答案的。我们既然是君主立宪制,身为总理,你当有自己之意志和政见,只是万一没有做好,你也要有背黑锅和被国民指责,甚至是承受痛骂侮辱的勇气和觉悟。”
“是”
唐绍仪再次顿,这才起身要告辞,道:“请陛下放心,臣早有这样的觉悟。”
说完这话,他才再次躬身行礼,缓缓的正面对着宋彪后退数十步,此后才在内侍官的陪同下侧转身步入右侧廊,以绝不能以后身对御前的原则离开内廷。
宋彪静默的一个人坐在“龙椅”之中,心里寻思着一些事。
他原本想和唐绍仪问一问各国最新的情况,随即又觉得问了也是白问,若有变化,内阁方面一定会有汇报,既无明确的汇报,想必还是和此前差不多。
国际社会最初对于日本在清政府灭亡后对华态度的强硬的判断是“日本希望乘机夺取对朝鲜的完整的一切控制权”,直到中日备战的态势异常明显,各国才知道中日大战确实有可能生,现阶段除英俄必须明确的站在日中两侧外,其他各国都尽可能保持中立。
中立各国中,美、法实际上都相对要偏向于中华帝国,美国是出于平衡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的影响力的考虑,法国则是立足于俄法同盟之原则,总体而言还是基本都保持了中立。
英国不是日本的主要6军工业的供应国,目前以增加多笔巨额贷款为主要帮助,俄国则是没钱的国家,现阶段就是大量出售军火物资给中国,以及秘密增加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6军以防不测。
新成立的中华帝国并无实质上的平等盟国,现在和外国拆借债务打仗是自己找晦气,怎么谈判都是会严重吃亏的,好在宋彪手里的资本是很充足的,康恩斯范德比尔特也在国际金融市场积极的为其奔波,解决了多笔贷款,新上任的外务大臣欧阳赓也通过外交谈判,暂时说服各国暂停辛丑还款,确保内阁政府渡过现阶段的财政危机。未完待续
第186章华皇训政
日本之所以要在此时向中国主动挑起战争,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日本海军实力强大,足以让日本立在不败之地;二是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国内政治和各种军政力量交错复杂,地方分裂势力和前朝遗留势力层出不穷,局势混乱;三是新的中华帝国正面临着岌岌可危的财政危机中。
此外,中国在未来十年中的军政力量都必然是向着统一和强大的方向快展,一旦错过现阶段的这个机会,日本将再也无能力干涉中国。
戴季陶曾经写过一本日本论,在其担任孙逸仙秘书时期曾与时任日本内阁相的桂太郎有过四次私下会晤,交谈时间长达15至16个小时,其中,桂太郎如此说:如果能解决英国统治印度的问题,则日本不愁没有移民和贸易地区,日本也就不用再考虑侵略中国的政策。
虽然日本在东京审判期间否认有过这样的会晤,但是人证物证俱在,事实证明日本谋图侵略中国是在1913年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长期政策,而从这样的谈话中也可以证明,日本侵略中国之原动力来自于“移民和贸易的压力”。
19o8年之时的日本总人口是428o万,人均耕地21亩,191o年突破4349万,预计在1925年,人均耕地就将跌破17亩的标准,此时的日本将无法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工业展所需要的农产品在19o2年开始就需要大幅从国外购买,如果不能顺利成为工业国,如果不能大量占有外国殖民地,不能向外大量移民,这就意味日本将死于贫困。
相比于中国,日本的危机压力更大,这就迫使日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赌国运反正不赌也是坐以待毙。
帝国的第一临时宪法还是迟迟未能通过,但在中日战争的阴霾之下,各种工作已经紧急加,第一届以光复会、新政强国会、立宪会、民主党、维新进步会为主体的帝国中央国会的总名单已经提前出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国会议员6续抵达京师。
由于事态紧急和交通不便,各地国会议员采取电报投票的方式临时通过了临时训政约法,在中华帝国第一临时宪法通过之前,提前承认宋彪为帝国皇帝,先授予皇帝训政权,从法理上为宋彪训政扫除了障碍。
虽然在度上有点缓慢,但宋彪的每一步都坚持按照法律的程序在走,不给可能的政敌任何挑剔之处。
临时训政约法为次日即刻生效的法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