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3(2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2291 字 2023-09-30

蒋政源和章骏都点着头,这就急忙又回情报局做事。

他们在东北新军的时间都接近五年了,这些年跟在宋彪身边,也可以说是深得宋彪的信任,否则也不会让他们管理最重要的情报部门。

等他们两人离开之后,联络局将海军方面的情报送了过来,清海军这边主要是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巡洋舰队的总司令是程璧光,此人是革命党,问题在于是同盟会的一员,参加过广州起义,此后退出,在李鸿章的特赦之下回到大清海军。

程璧光这个人知道同光会的存在,但他既不加入,也不干预。

此时的巡洋舰队还没有开启清末环球航行,正分开停泊在青岛港和天津,良弼电令程璧光率领舰队北上攻击锦州和海州,试图逼迫东北军回去,这个想法就很天真。

程璧光没有动。

可是,程璧光也没有起义的说法。

总指挥部的联络局就是负责联系各地新军和其他革命力量,此时的重点就是联系海军,长江舰队那边已经问题不大,即便不起义,也绝对不会影响革命,而程璧光则迟迟未有表态。

终于有了程璧光的回电后,联络局匆忙就将电报送上来交给宋彪。

宋彪打开电报簿一看,见程璧光的回复很简单革命第一,共和为上,愿与司令共勉,唯观部下志向。

看到这封电报,宋彪至少松了口气,巡洋舰队那边应该是没有问题了,革命是肯定的,毕竟大局势都已经这样了,至于海军是支持光复会,还是支持同盟会,那就看各舰队海军官兵的集体态度。

程璧光这个人也不好惹,后来被孙先生那边的亲近人士刺杀了,双方的矛盾也不过是争夺海军的控制权而已。

宋彪短暂的想了一会儿,就给程璧光回电七个字恭贺革命,共勉之。

其他的话,他暂时也不想多说了。未完待续

第172章围攻北京

7月26日夜晚的一场瓢泼大雨救了北洋军第四镇统制吴凤岭一命,东北军第一步兵师在昨日傍晚分兵两路抵达流河镇和辛马庄,在曹锟的劝说下,吴凤岭连夜冒雨带领第四镇撤离马厂,全军抛弃辎重,轻装简行向沧州逃窜。

赵庭柱的第一步兵师也是连续48小时急行军16o公里赶了过来,为了防止第四镇向西和第二镇会合,在马王店一带另外驻扎了一个步兵团,如果第四镇不逃,则将从三个方向同时进攻。

第四镇则乘夜南逃,放弃和第二镇会合的念头。

听说第四镇逃窜之后,马龙标再也坐不住了,他继续守在保定就有可能被东北军两个师的兵力合围,匆忙放弃阵地,沿京汉铁路向南跑,他和段祺瑞带着第二镇跑去找老上级袁世凯。

北洋军就这么一跑二跑三跑,连续跑了三个镇,一个没有抓到,这样的结果让宋彪很是不满。

如果这三个镇都跑到袁世凯那边,袁世凯就可能在河南、山东一带聚集着三个半镇的兵力东山再起,再加上王士珍、张勋在江北、江南提督所率领的旧军,很可能会被袁世凯一个很不错的根底。

收到赵庭柱的电报后,宋彪立刻下令蔡锷全师南下,一路追击北洋军第二镇,赵庭柱全师向保定转移,返攻京师,第二十镇留守天津、廊坊。

其他都能跑,北洋军的第一镇、第六镇和京师禁卫军是没有地方跑的。

在大清国即将灭亡的最后这段时间里。載沣的犹豫不决真正害苦了京师的所有满人,其实載沣最好的选择是沿着京汉铁路往南逃,和第二镇南北夹击东北军的第一骑兵师,突破一条血路逃向山西;其次的选择是北逃,驻守在张家口的第四骑兵旅根本不是东北新军的主力部队,只要載沣和禁卫军誓死一战,突破这支部队的难度很低。

載沣太忧郁。在两条路都被堵上之后,他没有选择誓死突围,而是忙于寻找其他突防的办法。甚至考虑走山路,走承德,逃亡太仆寺旗。然后进入南漠,绕道进去陕西。

載沣负责安排逃跑之事,又幻想抽调其他部队前来京师救援,良弼则加紧抽调旗人,想要死守北京外城,征调劳役在城外大量挖沟壕。

一直到了27日傍晚,东北革命军才收到了确切的情报满清决定死守京师,正在加紧修建工事。

这个时候,东北革命军也已经完成了大规模进攻的准备,第二步兵师作为主力正面进攻。第三步兵师从北侧进攻,第五骑兵旅绕道插入西南,堵死满人离开京师的最后一条路。

宋彪在这一日的傍晚抵达通州,试图亲手将京师攻打下来,主攻的方向就是东便门。

北洋军的连续溃逃让載沣和良弼都是痛心不已。也更加胆丧志低,为了防止第一镇的统制何宗莲逃跑,載沣临时重新启用第一镇的老统制铁良,让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