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他咬牙狠,他恨死了这帮不知道忠君之道的无耻之徒,他早就知道这些汉人全部都是不知廉耻的下贱畜生,他对这帮汉人早已仁至义尽,留够了活路,这帮人还敢造反。
都要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他们难道就不知道造反都是要株连九族的吗
載沣脑海胀热,根本没有听进去良弼刚才的那番劝说,他只是看着地图,看着良弼标注出来的东北军队,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良弼看着慌乱无措的載沣,说了半天才现載沣根本没有听进去,只能是再问道:“王爷,您到底打算怎么办啊”
載沣盲目的问道:“到底怎么办”
良弼急不可待,道:“都到这个份上了啊,王爷,还是赶紧带着皇上跑吧,南方的各路新军是肯定指望不上了,东北军一造反,咱们手里就只剩下北洋军了,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两条路,一条是往张家口跑,绕道去西安,另一条路是从京汉铁路南下到石家庄,转乘山西铁路去太原。”
載沣顿然失措,却又无比愤怒。喝问道:“难道就这两个办法了吗”
良弼只能跪伏在地,哀求道:“王爷,奴才无能,事已至此,唯有先保全皇上和王爷,朝廷才能有后起之机,若是留守京师。东北军一路入关,顶多月余即将城破人亡啊。我们这些奴才死了不要紧,皇上和王爷不能死啊。要是皇上和王爷死了,咱大清国和咱满人的江山就真的没了呀”
載沣一阵无语,心中悲情万分。只觉得自己欲哭无泪,十几天前,他还是万人之上的摄政王,统领全政要务,如今却只能西逃。
他努力的想了想,忽然间是越想越悲凉,道:“如今之事,跑到哪里能有退路啊”
良弼道:“向西去新疆,或是入藏,向北则去外蒙。此都是可去之处,只要保全皇室,日后必能有东山在起之时,想我朝基业雄厚,以仁德治国。百姓和各路新军不过是一时受骗,他日必将后悔,而我朝则可再回中原,入主九鼎。”
載沣说不清楚良弼这番话到底有几分可信,他只觉得汉人都是畜生,一个都不值得信。自大清开国以来,历代皇帝都是贤明之君,汉人却不懂得他们满人皇帝的好,偏偏要反他们。
他也不觉得逃入外蒙就还有机会回来。
可是,不逃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載沣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新疆,实在不行还能入藏,再不济又可经西藏入印度、云贵,总还是有一条可走之路,去了外蒙就只能在大戈壁里逃窜,一旦蒙人也翻脸,他们就无处可去了。
想到此处,載沣就哀叹道:“往南走吧,咱们去山西,再去西安,通报陕甘宁总督长庚和四川总督赵尔丰,让他们务必确保两地新军稳定,让长庚准备派兵至山西迎驾。”
良弼答应一声“是”,又道:“奴才以为如今当调禁卫军一协南下随王爷保护皇上,而我留在京师,调度其他各军和东北军抗衡,若能击溃其军一镇也是好的,若不能击溃,则在此尽力拖延,争取各国出面干预。”
良弼这番话才真的提醒了載沣,載沣当即道:“对,对,务必要拖延时间,争取各国干预,就说这些革命军都是叛变之辈,一如当年拳匪,必定要和洋人为敌,各国若是坐视不理,日后必为其祸。”
听了这话,良弼沉默不语。
載沣信誓旦旦,仿佛找到了一丝希望,恍然才又现东北军和各外国的关系密切,他们必定和外国都有联系,绝对不会让外国人相信这种谣言之词。
他想了想,明知这番话说出去也不会有洋人相信,可还是和良弼吩咐道:“去拟电报吧,就这么通报各国,哪怕是有一丁点的可能,咱们也不能放弃。”
良弼只能道:“王爷说的是啊,奴才这就出去办事了。”
載沣道:“你就别走了,赶紧将北洋军都调到京师来撑着吧,让庆亲王去找洋人,西迁之事则让内务府忙着吧我亲自去办内务府的事。”
说完这话,載沣这就有点失魂落魄的起身离开,他得去禀奏隆裕皇太后。
这位太后是他的嫂子,对他信任有加,他们之间也一直有着很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在风雨飘摇的时刻里,两人颇有些相依为命的感触。
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太后,可他不知道朝廷之危局究竟起于何处,一切都仿佛是突然间而至的危机,事先没有任何的征兆,只是在一夜之间,全国各地新军都开始造反了。
他就说,早就不该办新军。
当初谁说一定要办新军的
张之洞、袁世凯都要杀,就是他们祸害了大清国。
他摇摇晃晃的去慈宁宫,心碎了无痕,只觉得天下人都该杀,天下人都是如此之蠢,如此之忘恩负义,愧对大清国列祖列宗诸位贤明之帝。
他一直总想着东北军反了,他手里有北洋军,有南方各路新军,只要他暂移京师到武昌,调集各路大军围剿东北,最终就能平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