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1(1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2328 字 2023-09-30

175亿银圆的规模,财政总收入则约在25亿银圆规模,农业税和矿业税的总贡献过7o,煤炭税在矿业税中又占7o的规模。我们目前的东三省国民总收入值大约是日本的两倍,但我们的平均税率大致和英国相当,比日本低一半,比美国略高。至于东三省纺织业的营业增值等各税总额倒是真不多,全年预计在11oo万银圆左右。”

宋彪在心里大致盘算一番,道:“煤炭税和矿业总税一并纳入财政厅所税收表中,该公开的总是要公开。至于纺织业嘛,日本那边的情况如何”

欧阳锡答道:“日本纺织业协会也在积极游说政府采取对纺织业的特殊优待政策,据说可能会减免一半的营业税,对外出口部分还能减免所有营业税,也就是正常所谓的出口退税。咱们在这方面比较吃亏,因为我们的纺织业对外出口主要是对朝鲜和东南亚,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等英租区,总额并不大,我们和日本纺织业重亏的地方主要是在关内,双方血拼的太厉害,从棉布到棉纱,一律重亏。这一点确实出了大家都预料,主要是日本纺织业前几年的盈利率都在1o之上,如三井、内外棉的净利率甚至高达28,日本八大纺织社不仅在国内扩产,在国内也积极设厂,其中仅是在东三省开设的日本纺织厂就有二十多家,东三省本地纺织企业和英法美俄等国资本纺织商也在扩张,大家的产能扩张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年里开始爆,每一家都是库存量巨大,日本在我国已经是大规模的倾销,东三省本地纺织企业只能以更低的价格迎战,以求保住得来不易的市场份额。”

说到这里,他继续劝说道:“中堂,我个人认为政府恐怕要出面了,如果东三省总督府现在不紧急救援各家本地纺织企业,虽然日本八大纺织社今年注定重亏。可他们毕竟在日本本土市场盈利丰厚,我们的企业是撑不住的,那我们之前所计划的纺织业振兴大计划就只能是全面溃败,等这些企业被迫破产,日本纺织社肯定会全面熬过这个难关,明年就会反扑的更凶狠。”

宋彪默默颔,道:“容星桥已经和我汇报过这方面的事。今天下午,东三省纺织业协会的会长虞洽卿和副会长潘斯炽、张弼士三人也要同我会面请愿。当初你说我们东三省不能靠纺织业,必须要靠煤炭工业。此前真的不假,幸好你提议及时,否则今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原则上的意思是营业税继续减半。同时想办法筹集一部分资金缓解各厂的资金困难问题。”

欧阳锡道:“中堂,我个人觉得即便是营业税全免也不能治本,现在的问题是日本企业已经构成了对华的倾销,我们应该效法德国和法国制定反倾销法案,对日本纺织品征收巨额关税做惩罚。”

宋彪还是微微颔,道:“涉及到关税领域的法律总还是要受制于清朝廷和各国列强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东三省在这方面几乎也是无能为力的,现在只能是想其他办法。东三省和日本经济在展过程中的冲突是绝对无法避免的,也许在未来的十年中,中日经贸大战都将是中国经济展的唯一主题。除非我们能从根本上直接改变中国的关税,将国内市场保护起来。”

说到这里,宋彪也只能是苦笑一声。

欧阳锡安慰道:“从总的贸易局势来看,总体还是我们占优势,虽然日本纺织企业在华大规模倾销。可他们也没有赚到钱,本土再赚也挡不住这种程度的半价倾销。日本去年对华纺织品出口总额接近7千万银圆,今年暴跌至23oo万银圆,不仅销售数量下滑了4o,价位也大幅重创,正常企业都挡不住这种亏损幅度。我和潘斯炽算过账。日本纺织业八大社去年唯一未亏损只有摄津纺织会社,其他七家都至少有三十万日圆的亏损,最厉害的是在华投资和扩产规模最大的三井物产,重亏过一百万日圆,等于是将前面几年在华纺织业营销利润总额都吐了出来。东三省纺织业亏损最厉害的是远东纺织总公司,全年预计重亏12o万关东银圆。”

宋彪默默地盘算片刻,随手将今日行程表抽出来大致看了一番,上午并没有重要的安排,他就直接和欧阳锡道:“你去通知虞洽卿、潘斯炽和张弼士三人,9点钟以前到我的办公室来商量对策,这个问题就不要再拖了,今天上午直接处理掉。”

欧阳锡立刻起身,道:“是,我这就去安排。”

说完这话,他就匆忙离开了办公室去通知东三省的三位纺织业巨头前来参加面谈会。

中日经贸之战从1872年清日通商条约签订之后就已经开启,马关条约签署之前,中日经贸一直是华商占优,此后则是日商逐渐占优,可这之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贸易战争,从19o9年开始,中日经贸大战终于从纺织业开始大打出手,双方拼的都非常惨烈。

东三省的工业水平目前相比日本肯定是低一个层次的,但是双方的工业产品基本重叠,东三省外销每上涨3个百分点,日本对外出口就要下滑1个百分点。

中日经贸大战之所以会在19o9年之中突然间大规模爆,也就是大清国的宣统元年和日本明治四十二年,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八大纺织社在本土和中国市场都在扩大生产规模,东三省民族纺织业和外资纺织业同样疯狂扩张,在19o9年就突然出现了市场过分饱和的局面。

由于对华出口先受到冲击,日本八大纺织社和各家中小纺织社的产品在日本本土市场大量积压,被迫在日本本土掀起降价潮,随即,这股降价潮迅波及中国市场,东三省市场反应最为剧烈,此后在天津、上海、青岛、济南、武昌的争夺战则更为惨烈。

19o7年的中国纺织业市场总额在12亿清圆左右,7o是进口。日本在这7o的进口额中又占7o的份额,巨头企业非常多,到了19o9年,东三省纺织业快猛展,加上日本在华投资纺织厂的数量激增,纺织业进口总额占市场总额的比例急下滑到33。

截止19o9年4月,东三省纺织业的纱锭总量已经增加到了158万锭。达到了日本19o4年的水平,而日本同期则增加到273万锭,关内其他各纺织厂的纱锭总数也增加到152万锭。纺织业大战已经无法避免。

按照东三省财政厅给出的数据,在19o9年5月份之后,日本纺织品价格指数下滑了74。关东纺织品平均价格指数下滑了133,朝鲜仁川市场的纺织品平均价格指数下滑了92,关内上海、青岛、济南、天津四地更是平均下滑235。

因为纺织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8,高于这个数值算是非常好的企业,比如日本的内外棉、三井、大阪、钟渊、摄津等八大会社,低于这个数值就算是经营的不太好的企业,这么一跌下去,几乎全行业集体重亏。

三井物产因为在上海投资了最大的上海纺织会社,而上海又是价格暴跌的重灾区,三井物产的亏损自然就是最厉害的。远东纺织总公司的亏损总额则比三井物产还厉害。

亏又能怎么办

宋彪站起身,站在窗户前点上一根卷烟注视着总督府大楼之前的广场,在心里权衡着他所应该做出的决策。

其实他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再亏也得撑下去,现在就看谁能撑得更久。现在的情况就在眼前,要么是日本企业破产,要么是中国的纺织企业破产,只有两边各死光一半,价格战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