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不久后,又有熟人来了。
“哈哈哈,子乐兄、孟彦兄、廷文兄,好久不见”一个高冠儒袍的男子走进来,面白如雪,俊逸潇洒。
“文和,张文和来了好久不见了”孔辰起身,笑着朝那人迎上去。
虞化、虞羽看到那人,都是起身一礼,道:“先生”
“当年的毛头小子,都这么大了,呵呵呵如玉,怎么样,如意郎君如何来人轻轻一笑。”
“张爷爷就知道取笑人家”颜如玉羞涩一笑,但还是抱紧了虞化的胳膊。
“哈哈哈”
聚在一起的几个老辈人物哈哈大笑,还真是难得见到颜如玉一副小女儿姿态。
“虞帝”来人朝虞昊微微作揖。
虞昊起身还礼,哈哈一笑,举起酒杯,道:“张先生,又见面了”
来人,正是张元,那个在西北之地布局的人,张元曾经是大梁的臣子,本姓陶,后来大梁灭朝,后来夺舍,进了大荒王庭作为丞相,之后和虞昊有些恩怨。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当年恩怨也都是过去烟云,再次见面,也没有了那种敌意。
张元算得上是千年前的年轻俊杰,是儒家圣地里和孔辰他们同一辈的人物,只不过和孔辰他们相比,张元的经历要更为曲折一些,可谓是历经挫折。
此时的张元,也只是镇天级巅峰修为,和虞昊他们这些后起之秀,却是没法比,当然,在儒家,地位也不仅仅是以修为来排,张元的能力,儒学之道、纵横之道,都可谓是一方宗师。
张元教出来的学生,孟雄如今是大昊帝庭第二军团长,曾经更是有狂生之称,白武易,更是曾和虞昊争雄西皇大疆域,若非虞昊技高一筹,胜负难说。
这就是张元,他并不出山,但他的弟子,却能在西云州混得风生水起,连孔辰、颜梦、孔申他都要礼让三分。
“是啊,又见面了,时光荏苒,眨眼一百多年啊。”张元微微一笑,端过一杯酒,朝虞昊一举。
两人一起将杯中之酒喝下,随即哈哈大笑。
“来来来,文和好久没来这里了,我们下一盘。”颜梦拉着张元,嘿嘿笑着,道:“近来看到一局棋,特别精妙,向你讨教讨教。”
“好,来今ri就舍命陪君子。”
张元哈哈一笑,宾客尽欢。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舌战群儒
孔辰、孔申、颜梦站在一边,他们知道虞昊的计划,也听出了夫子话里的支持之意,不过,夫子虽然能够做出一些决定,但是儒家和其他势力不一样,儒家以“理”为尊,只要你有理,便听你的,若你无理,就算是夫子,也会有儒修出来辩驳。
“诸子百家,皆为道”
虞昊看向夫子和周围儒生,声音朗朗。
“虞帝此言过时了,早已经有人提出,诸子百家之道,修士寻道,儒修寻理。”有儒修出来反驳,目光诚挚,没有讥讽,也没有嘲笑得意,只是在讲述一个事实。
“是南宫子容大儒,子容长与论道,虞帝有难了。”有儒生议论着。
听到周围的议论,虞昊朝那出来的儒修打量了一下,儒家的名字,是继承了上古儒家开端之时,圣人门下三千弟子,后世为了表示一种传承,也将这些代表他们传承者的名字继承下来。
最为出名的是七十二贤者,能够继承贤者名字了,即便他不是大贤,本身也必定是饱学的大儒,德高望重,受儒家士子所器重。
南宫子容,又名南宫括,在上古之时,曾经协助周文王治理天下,后来拜入圣人门下,占据七十二贤者一席之地,当然,眼前之儒修,只是继承了上古南宫括的名字和道统,并非是真的南宫括。
就像是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继承的就是七十二贤之一,儒门十哲之一的子贡道统。
“南宫子有礼了”南宫括说完之后,又行了一揖,曾经在周文王手下做事。让南宫子容这一脉极为注重礼仪,礼道也是这一脉的传承。
虞昊回礼,呵呵一笑,道:“南宫先生问得好,但朕的诸子百家之道,又和先人所述的诸子百家之道不同。
“哦有何不同”南宫括再问。
“先人诸子百家之道。乃是求无上大道,穷其毕生,追寻冥冥之中的道,虚无之中的理,寻无尽长生之道,先生说,是也不是”
南宫括皱了皱眉,确实,在上古之后。诸子百家之道就已经在向着追求无上之道转变,毕竟,上古大劫给人的感觉太过震撼,那种无尽生灵涂炭的场景,让诸子百家的先贤大受震撼。
世上何人能长生不死魔神都会死亡,天地都会破灭,只有那无上之道不会灭亡,因此。上古之后,一代代先贤为寻无上之道。踏上不归之路,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寻道。
也因此,诸子百家才渐渐在世人眼里没落,就拿儒家来说,上古儒家。在圣人带领下,三千弟子,周游列国,为天下苍生寻求治天下之道,而现在。天下朝堂很少能见到真正的儒学之士。
不说儒学,就是法家、兵家、纵横家这样的大家,也渐渐偏离了天下之道,而去追寻无上大道,寻求长生不死。
南宫括是聪明人,顿时明白了虞昊的意思,不过,这可动摇不了这些儒修心里的执念。
“无上大道,亦是为了众生,只有有人能踏出无上之道,才能阻止天地大劫,上古先人,牺牲自己,留下希望的火种,不就是为了有人能够踏出无上之道么”
虞昊笑了笑,南宫括的问题,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话题,微微摇头,道:“朕今ri不论无上大道和天下之道,朕之言诸子百家之道,朕以为,诸子百家之道,乃用之道。”
端木赐诧异的看了眼虞昊,道:“虞帝,何为用之道又当如何用”
不知不觉,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儒修,朝着夫子和虞昊看去,时不时眉头皱紧,思考着。
“用之道,分三层,下层,己用之道,与己身,修炼至无上,利己之道。诸位尽皆是儒家饱学之事,可朕想问一句,诸位如此饱学,有何用”
虞昊目光从端木赐一直转到南宫括,周围儒修,触碰到虞昊的目光,尽皆低下头颅。
“我曾入大佑帝朝为丞相,治理朝堂千年,朝政清明,百姓安居”一个高大的儒冠男子迈步而出,众儒分开,来到夫子之前,恭敬一礼:“老师”
“仲由大贤”众儒修惊呼。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