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iquxsw.cc,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八百九十四章规劝
四月十六,本是圣驾出京的日子。
随扈的皇子阿哥、文武大臣,都是丑正(凌晨两点)从西直门出城,曹颙也不例外。但是他的行李却没有带,也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准备长途跋涉用的马车,而是策马出城。
他的怀中,揣着连夜写好的请旨折子。因七阿哥重伤,奏请延时赴热河。
他是七阿哥的半子,淳王府的额驸,自不能在七阿哥生死攸关时,还混不在意地随扈出京。[]重生于康熙末年894
早早地赶到畅春园外,他使人递了折子进去。
畅春园前,车马云集,不管是随扈的皇子宗室、文武大臣,还是来恭送圣驾的百官,都齐聚如此。
八旗护军已经休整完毕,等到康熙銮驾出园子,便能即可启程。
不过,直等到巳初(上午九点),日头渐足,也不见有什么动静。畅春园前的官员们,已经开始交头接耳。
不少内务府官员,正为出行事前后忙碌,伊都立就在其中。曹颙见状,拦住他,问道:“见到十六爷没有?”
“寅初(凌晨三点)见过,曹大人寻十六爷?”伊都立问道。
曹颙点点头,道:“嗯,若是大人见了,还请知会十六爷一声,就说曹某找他。”
伊都立前几日开始,就常驻畅春园,预备圣驾出京之事,所以还不知七阿哥府的变故。
他是晓得曹颙与十六阿哥的交情的,没有多想,满口答应,还专程使了两个内务府属官,往园子里寻十六阿哥。
没等十六阿哥露面,就有内侍捧了圣旨出来,圣驾延迟至四月十八日出京,众皇子阿哥与宗室进园子,文武大臣散去。
众人跪听圣旨,神色各异。
到底为何圣驾延迟出京,莫不是龙体欠安?
皇上今年六十九了,明九年,加上自太后薨后,皇上的身子骨就大不如前。
即便有人消息灵通,晓得七阿哥出事,也不会将那个同圣驾延迟出京联系起来。
毕竟,皇上膝下有二十多位皇子,七阿哥出身不高、能力不显,向来不被皇上重视。
只有曹颙,立时就想到七阿哥那边,有些不安。
对年迈的帝王来说,儿孙强悍,果然要防备;像七阿哥这样让他安心的儿子,偶尔引起他的“慈爱”之心,也不无可能。
说起来真是令人可笑,当年八阿哥重病之时,康熙怕他死在海淀园子,圣驾路过不吉利,下旨命将他迁回城里。
狠心如斯的,就是帝王,如今说不定又上演“慈父”戏码。[]重生于康熙末年894
左右还有两日功夫,今日折子没下来,明日再上一折好了。
曹颙心里打定主意,就策马上前,寻了户部尚书孙渣齐与田从典的马车,同两位尚书请了假,先行一步进城去。
待到了七阿哥府,曹颙却是被拦在大门外。
看着全身武装的护军,还有手握佩剑的侍卫,曹颙有些皱眉。
七阿哥昨日“坠马”,并不是随意而为,专程选在圣驾出京前一日,必定有他的用意。
许是想着京城重要人物都出京,这“养伤”也能自在些,不容易出纰漏。
圣驾延迟出京,已经是出人意料,看着架势,是要圣驾亲至,曹颙手心有些冒汗。他脑子里飞速运转,想着七阿哥“坠马”之事前后,是否留有破绽。
康熙是老人不假,却不是寻常的老人,就算没有证据,只要引得他起了疑心,对七阿哥来说,都是祸端。
“是曹颙来了!”得到侍卫通报,疾步而来的是十七阿哥。
“这是王府大额驸。”十七阿哥对那两个侍卫道。
那两个侍卫,这才躬身见了个礼,侧身到一旁。
曹颙方才早已报了身份,但是他们小小侍卫,没有上头的旨意,也不敢随意放人进府。毕竟,他们受命镇守王府,肃清闲杂人等,恭候圣驾。
“十七爷,王爷醒了么?”曹颙也不啰嗦,开口问道。
十七阿哥摇了摇头,道:“还昏迷着,听说昨晚至今一直高热不退,七嫂与大格格床前侍疾,到现下还没有休息。”
说话间,两人进了王府二门。
因圣驾要亲至,二门外也安排了侍卫把守。
走到七阿哥的寝室,就见弘倬、弘景兄弟两个红肿着眼睛,坐在外间的椅子上。
见十七阿哥同曹颙进来,他们兄弟俩皆起身,给二人请安。
弘倬还好,已经是大人,长得又魁梧,不过是脸色有些憔悴;弘景才十一,熬得小脸发白,身子已经打晃。
看着他们兄弟穿着打扮,还是昨日的,曹颙不由皱眉,问道:“你们守了一夜?”
弘倬他们忧心不已地点了点头,曹颙叹了口气,对弘倬道:“弘曙不在,你是王府最大的阿哥,如今王爷正伤着,你也当多担待些。六阿哥还小,固然孝心可嘉,也要不好照顾,不要病了,让亲长们更操心。”
弘倬听了,有些羞愧,低头道:“姐夫说的是,是我粗心,没顾得上照看弟弟。”[]重生于康熙末年894
弘景见是因自己的缘故,哥哥挨了说,忙道:“姐夫,是我自己要守着的。我担心阿玛,回去也睡不着。”
在去年淳王府小阿哥出生之前,弘景都是王府的幼子,七阿哥颇为疼爱,父子感情甚好。
看着弘景信誓旦旦的模样,曹颙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岳父身份所致,这小舅子们也不是他随意能教训的。尤其是弘景,因是初瑜异母弟的缘故,同初瑜这个姐姐不亲,跟曹颙更是一年到头见不了两遭。
只是连年幼的弘景都守着,却不见弘昕,曹颙心下一沉,问弘倬道:“额娘病了?”
弘倬虽是二十几年岁的大小伙子,但是在父伤母病的变故下,也不禁有些惨然,道:“嗯,大嫂守着半晚,有些熬不住,天亮后姐姐让弘昕去侍候了。”
这会儿功夫,里屋早已听到外头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