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怔怔看着海无量,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良久又艰涩道“海无量,你句句振振有词,其实已经歪解了佛理。”
海无量不以为然道:“师傅,那你的佛理,是否听佛祖亲传。”
“不是,是佛祖传于贤士,然后世代相传,为师在其中感悟。”
“那师傅,有没有想过,听取佛祖教导的那人,不小心歪解了佛祖的本意,然后传下了世人,又或是在一代代相传中,一些佛理被某些人曲解之后了,隔了数代再传到你这里。”
“也许师傅,是认为我在巧言善辩,不过徒儿说的,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方丈叹息道:“即便如此,这些也不该是你杀戮江湖的理由吧。”
海无量无奈摇摇头道:“徒儿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事做了不少,踏住江湖后,徒儿看着恩怨不断,打打杀杀的景象,颇为痛心,日夜期待有人能改变着一切,只是千百年江湖一直如此,从未改变。”
“后来徒儿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一代代相传,心思各异,即便佛法无边,也抵不过复杂的人心,所以佛是无法改变整个世界的,要改变就只要靠我们自己。徒儿心中依然信佛,只是不信佛能改变所有人,有些事不能等佛来搭救,只能自救。”
“海无量,看来你心意已决,为师就给你一点建议吧。”方丈叹息一声:“世人皆为一个利字,利能使人成为敌人,也能世人成为朋友。善用利,便可无往不利,时间日久便可见奇效。”
海无量心中一亮,显得激动道:“师傅,你是说,用利来化解江湖恩怨,只要将江湖人士长期处于和睦的情况下,时间日久,众人远离了打打杀杀的日子,习以为常。即便日后为了利字而争斗,也不会大打出手。”
方丈欣然点点头。
“也许是个可行之策,可是师傅,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治标不治本,还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寻常百姓尚且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打得头破血流。那些江湖人士,自持武功高强,目中无人,为利再起冲突是时间早晚的事”
方丈一脸惆怅道:“海无量啊看来你还是要坚持先前的想法,也罢。是我这寺庙留不下你。这些要命的江湖事,你为何不能躲得远远的啊”
“对不起师傅徒儿辜负了你的教诲”海无量愁苦道:“请问师傅,江湖险恶,有仇必报,你觉得弟子能活到真心忏悔罪孽的那一天吗”
方丈身躯一怔,凝视着海无量,眼神里包含着沉痛,惋惜和苦涩:“希望有那一天吧。其实为师也是有私心,不希望你出事的。”
“谢谢,师傅。”海无量跪地,对着方丈深深一拜,热泪夺眶而出:“徒儿一定尽力活下来,然后再回到这里,踏踏实实念经,那也不去,侍奉你老人家。”
那一天海无量曲解事理,胡说一通,信口雌黄,有几分真实他也不知道,但他真的哭出来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灾情
南方灾情,暴雨如注,洪水泛滥,大批平民百姓失去家园,流离失所,只能搭着帐篷露宿荒郊野外。百年的洪水,致使道路被淹,导致救灾物资运来不便,粮食紧缺。
一座府邸书房,比之灾区要宁静许多,但气氛也要沉闷很多。二皇子正襟危坐,凝视着几份文案,眉头一直皱着,上面密密麻麻详细写着灾情的情况和程度,受灾的人口,所需赈灾物资的详细数目,救灾的进展等。蓝幽静静一旁端茶递水,还帮忙整理者文案,做的细致,体贴。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妻子在照顾丈夫,而不是一个丫鬟在照顾少爷。
八位官员默不作声,脸色凝重,心思各异,耐心等着二皇子示意,略有些紧张,毕竟眼前的皇子,此次来的意义非比寻常,太子一直为立,二皇子又才能出众,皇帝这次又排他来公干。为什么不派大皇子,为什么两个都不派来仅仅是二皇子的能力更能帮助灾区吗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即便二皇子不来,即便这洪水再发的大点,他们这些当官的,也能应对。何苦一个堂堂二皇子,不远千里来受罪劳累呢。皇帝的意图,昭然若揭了。
而二皇子此行深入灾区,亲临抗灾第一线视察,指挥有效,措施得当,毫不在意身份去慰问民众,第一赢得民心,第二立了点功,回去正好顺势被封太子,而几十年之后,太子便是一念及此,几为官员,脸上恭敬之色更重,都在想马匹要怎么拍。
良久之后,二皇子放下文案,一脸平静道:“诸位办事很有效,能力极高,如今救灾刻不容缓,人命关天,虽然灾情控制了,但也丝毫马虎不得,劳累诸位了。”
“哪里哪里,二皇子言重了,臣等食君之禄,理应为君分忧,为国为民,是臣等职责所在。”官员们说的大义凛然。二皇子听的满脸欣然,点头赞赏。
“其实此次灾情能迅速控制,其中二皇子指挥得当,果敢坚决,居功至伟,还有就是托皇上洪福。”一个官员大言不惭的歌功颂德,其他官员们跟风效仿,肆无忌惮赞扬着二皇子,更夹着一些不着边的话,阿谀奉承之态,溢于言表。听的一旁蓝幽都有了困意。
最后在二皇子失去耐心听下去的示意下,所有官员纷纷告退,按照二皇子的吩咐,继续投入到救济灾民的工作中,走的匆忙,似乎心系抗灾,一刻也不愿耽误了。
等着官员离开之后,蓝幽将散乱的文案整理好,偶尔看了一页,只觉看得头都大了,佩服道:“二皇子,你真有耐心,居然看了那么多东西,都不嫌眼花和头大。”
二皇子苦笑道:“我可没有真的看,只是匆匆一瞥,做个样子而已,上面的大致内容,我估计的八九不离十。”
听着外面的暴风雨,向着灾民此时的困境,蓝幽哀怨道:“这次的灾情真是严重,百年不遇的洪水,好多老百姓还在受苦受难,虽然灾情控制住了,但洪水未退,道路被淹,粮食紧缺,平民百姓一天才两顿,一顿还不能吃饱,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与老人多吃点,自己省下口粮,吃的就更少了,怎么救灾工作,进展那么缓慢啊”
二皇子也心中一阵触动,解释道:“当出现灾情的时候,地方官员即使立即着手进行调查,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搜集足够的情况,之后提交上报,而上报的流程往往是漫长和繁琐的,任何一个环节漫不经心的搁置就足以导致救灾事务的拖延。往往当上报到达之后,已经是救灾到了刻不容缓地步的时候。”
二皇子长身立起,缓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暴雨,一时思绪万千,感叹道:“赈灾工作能否落到实处,不仅反映出朝政治国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如果赈灾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力,极有可能引发动荡。历史上的很多农民起义,是因灾荒引起的。”
“不过在灾害发生后,如果赈灾措施得当,使灾民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反而能增强民心的凝聚力。不仅没有引发动乱,反而提高了王庭的威望。”
二皇子说得滔滔不绝,俊秀的脸颊,涌现一股独有的神韵与风采,让蓝幽一阵迷恋,痴痴看着此时的二皇子。
蓝幽道:“如今灾情得到控制,灾民也基本得到妥善的安置,二皇子亲临灾区,指挥妥当,劳苦功高,想必日后老百姓一定对二皇子心存感激。”
“此行,二皇子得了不少民心,只要稍加利用得当,日后传遍天下,百姓一定会对你敬重有加,更加拥戴和赞赏的,这也是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