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烘炉 分节阅读 63(1 / 2)

神话烘炉 雪满林中 2265 字 2023-09-27

d门。

甚至真实论起来,河中陈氏的家族血统高贵古老,绵延自上古。是超乎朝代之上的强大的千年世家

是天下间最为顶尖的几个家族之中的一个

而此刻那太尉陈延年和属吏们谈论的话题,却正是王真灵。

“吾儿既然知道此人是人才,当初既然已经推举,为何不将其带入洛中来”

陈延年微微摇头,有些遗憾,自己这个侄子当初是王真灵的举主,将其推举为县尉。

只是为何,却又将其放在地方,不闻不问。

这等人才,自然要网罗过来,成为自家羽翼才对

“这”

陈不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他能说自己根本就没有觉着王真灵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出于千金市马骨的念头,才推举了王真灵一把

刚刚那伯父还夸过他,有识人之明。早早就看出王真灵是人才,加以拉拢了

这时候如此说,不是打自己的脸

好在身边有人解围,那于先生笑道:“太尉放心,此人非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不久前还写过书信过来,问候郎君。再说了,郎君既然已经是那王真灵的举主了。又有几个人还敢打他的主意,想要拉拢王真灵这岂不是摆明了和我陈氏作对”

听闻这话,陈不识深有同感,连连点头。

不是说,没有其他大势力敢和河中陈氏作对的。

而是,王真灵现在虽然小有才名,却也不知道其他大势力,为了这么王真灵而得罪陈氏的。

这不划算

读书开悟的读书种子虽然难得,但是却要知道大成天下如此之大,各种人才层出不穷。

像是这般读书开悟之辈,又算得了什么

天下十三州,七十六郡,哪一年没有一两个这样的读书种子

王真灵之所以如今这么得重视,却也不过机缘际会而已。

谁让王真灵一下子许了国子监和鸿都门学两家的

什么东西都是有人争抢,方才显得出珍贵的

再加上陈不识是王真灵举主的事情,此事才值得太尉府中这般商议。

然而,那陈延年看着陈不识两人的轻松神色,不由有些失望,道:“糊涂,你们真是糊涂其他势力不敢招揽此人那么陛下呢陛下的鸿都门学之中,可正是需要这等读书种子去装点门面的”

陈不识心中咯噔一响,这才发现自己好像疏忽了什么:“这么说,陛下会将人抢去”

“抢去也倒好了,起码还和我家有着香火情,日后唉,我怕此人活不了”

“啊怎么会,伯父不是说陛下想要王真灵装点门面么”

那陈延年冷笑说道:“我在朝堂之中三十年,对于我们这位陛下最是了解不过了。我们这位陛下最是刻薄寡恩,冷酷薄情。儒门势力如此之大,肯定不会看着读书种子入那鸿都门学。那陛下若是承受不得压力,却又不甘心把人给国子监,估计就会将那王真灵给杀了。这叫做一拍两散,谁也得不到”

这话语之中,就带着浓浓嘲讽。

这般话对于当今皇帝,可谓是不恭敬到了极点。

不过,这等大族关起门来说话,怎么也都不可能传出去。

各个大族私下议论起当今皇帝,不堪的多的去了。

陈不识早已经习惯。

仔细想想当今这位皇帝的作为,还真有可能这样做啊

可惜了

当初早知道王真灵的才能,早就把王真灵带来神洛,收为羽翼了。

这时候,陈不识才真正明白陈延年的意思

大成皇宫占地极广,一座一座宫室雄踞在高台之上,越发显得宫室雄伟,彷佛天人所居。

崇德殿之中,当今大成皇帝,君临四海的天子姬允同样和尚书台的一众人说起着王真灵的事情。

尚书台这种机构,在后世会变成宰相机构,而在如今大成,所谓的尚书台负责的不过只是皇帝的顾问秘书罢了。

不过随着尚书台亲近天子,就好像王真灵梦中前世明代的司礼监一般,越是亲近皇权,权力越是容易扩张,如今渐渐就有了“内廷”的称呼。

和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隐隐有着分庭抗礼的趋势。

然而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尚书台依旧不过只是皇帝的私人顾问机构而已。

此时,这皇帝就在这大殿之中,缓缓开口:“听说外朝之人,都打算让此人去国子监”

“是,外朝的那些公卿们,都是那人是读书种子,自当入国子监学习”尚书令丙方小心翼翼地说道。

“荒唐,此人明明是推举给我鸿都门学的”皇帝怒道。

一众尚书令以及郎官纷纷垂首。

王真灵的事情报到朝廷之后,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政治风波。

第二十四章转圜

外朝公卿认为,王真灵是读书种子,明心开悟,当然是应该入国子监读书,为儒学。

而皇帝却是认为,王真灵已经说过要入鸿都门学了。这些公卿完全就是和自己作对,和自己抢人

总之,归根到底,还是代表天庭一方的力量,和代表大成皇权一方的力量之间的一场较量。

而王真灵不过只是,夹杂在双方力量之间的一个棋子而已。

“陛下,那些外官势大,我等也是无可奈何”尚书令垂首说道。

皇权虽然强大,然而一旦百官联合起来联手压制的时候,也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更不要说,百官背后都是那些名门望族,而那些名门望族背后,却就是天庭了

总之,此时这尚书令丙方的意思就是,我们压力太大,扛不住了。

听闻此话,那皇帝姬允又是愤怒,又是带着一点恐惧。

心中生起一股巨大的戾气来,道:“既然我得不到,这些外朝官也休想得到。我要杀了此人”

此话一出,尚书令和诸多郎官面面相觑,都知道此事不妥。然而在皇帝的盛怒之下,不敢发言发对。

这时候,忽然有着一个郎官再拜而起,道:“陛下,此事不妥。若是杀了王真灵,恐怕会落的口舌于外朝百官。那些百官,定然会以天子无罪擅杀读书种子的事情来污蔑陛下的名声。我看不如这样,给王真灵一个官做,然后将其远远的贬斥到克州去。如此,那些外官估计也无话可说”

那皇帝姬允一听,顿时觉着大为有理,又看向尚书令丙方,问道:“卿觉着此事如何”

丙方想了想,道:“此事最后,升他一个官吏,堵住外官的嘴巴。然后再将那人远远贬斥,却也让此人碍事不得”

gu903();皇帝顿时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朕就任他为一方县令,然后将他赶到荒瘴之地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