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烘炉 分节阅读 43(1 / 2)

神话烘炉 雪满林中 2280 字 2023-09-27

d廉,入国子监读书,也还是需要功绩,需要名声,才能出头啊

这次围剿无及之山,动用的都是地方郡县兵马。

王真灵亲自在其中,经历了整个过程,就能够看出,大成王朝的动员能力非同小可。

不说别的,下密郡不过只是一个中郡,随随便便的就能够动员两万人马。

整个大成王朝,天下七十六郡,能够动员的兵马又有多少

而且,这些兵员虽然不算是职业士兵,但是素质却是极好。

因为这些青壮们每年都要参加备寇训练,队伍娴熟,算是很合格的预备役了。

在这般战争专业化水平并不算太高的古典时代,这些人聚集起来,稍稍训练,就是强兵了

而且,这还不是极限动员的能力。就比如王真灵所在的广阳乡,按照户口,只是动员了一半青壮不到。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比例,下密郡可以动员的兵力随随便便的就四五万人。

“这等还残留着古典军国痕迹的大帝国,实在是太恐怖了”

前世,王真灵在某论坛上看到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秦朝和明朝开战的话,谁会胜利。

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明朝

因为他们认为明朝怎么说也发现了一两千年,技术进步很多了。

但是王真灵只想说,如果真是如此,那明军也就不会被后金打的满地找牙了

以大秦那种古典军国主义时代的军事能力,动员能力来说,吊打大明一点问题也都没有。

事实上,如果真像那些人所说,以大明超过大秦一千多年的技术水平吊打大秦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话,那么我大萌也不会被通古斯野猪皮揍那么惨了

在前世,实际上,不论东西方,随着古典军国主义的滥畅结束,不论是军事能力还是动员能力,都是不断下降的。

以后世明清那所谓的皇权不下乡,根本掌控不了基层资源的情况,不论是战争能力,还是动员能力都很有限。

一场出动一二十万人的战争,就能够把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打的民穷财尽了

然而,在古典军国时代,比如这个世界的大成王朝,官府触角却是一直深入到最基层的里中,理论上来说,控制着整个帝国的每一个人口。

在前世汉代,几乎每次征收赋税之前,都要重新统计人口数字。

而到了明清时代,想要统计人口那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皇权不下乡,那些差役们除了征收赋税的时候,会下乡收税,其他时候根本不出县城。

县令的命令几乎不出城门之外,广大基层几乎都被宗族所控制。

事实上,某朝之所以说什么打破三座大山之中的族权,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对于宗族控制基层的不满,想要从宗族手中夺取已经沦丧了几乎两千年的,对于基层的控制权

第七十章围剿无及山

而现在,王真灵作为乡社的官吏,身处其中,却是能够清楚的看到,那大成王朝对于基层的强大控制力,和动员力量。

里,亭,乡,县层层控制,直到最小的行政单位,管辖到最底层的一个百姓身上。

也因为如此,区区一个广阳乡,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召集了三百受过基础军事训练的青壮。

这也是前世,所谓汉以强亡的最真实原因

就在官府各路大军,开始汇聚在无及山下的时候。

无及之山中,褐腰峰上,连易山正在吞吐云气,将其化为人身之中的精微血气。

随着炼化那些内气,就越聚越多,渐渐的就有着水库水满的趋势。

连易山再接再厉的,呼吸吐纳,忽然之间,一口灵气吸入进来,还没有彻底的炼化完,那蓄积的灵气已经像是漫过水库,向着四处沟渠灌入的大水一般,向着各处经脉灌去。

轰的一声,连易山耳边听见霹雳声响,内气已经布满周身,周转不休。

此时连易山身中经脉,就彷佛江河运行一般,全部沟通起来。

到此境界,就已经是练气术之中的气下之境

气下,则说气行之而下。

字面上的意思是好像打通到下身的经脉一般,其实却是庄子所言,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的意思。

也就是说已经打开了浑身经脉,一口内气游走全身。

就如同连易山现在这般,却是在这种时候,连易山真的达到了气下的层次。

真人之息以踵,可以养生,可以延年。

他的呼吸心跳在这种层次都要比常人慢的多,也更加有力的多

这般时候,如果他以后不受伤,不大病,就这般保养好身体,活个八百十岁都不成问题。

事实上,普通人的养生练气到了此处,已经算是修练到家了。

不过连易山的追求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只是保命延生而已。他想要的更多

因为此时,虽然内气充溢全身,百邪不侵,很难生病,长寿延年。

但是这时候的气,还只是精微血气而已。

这种气,需要炼化,成为真气,方才可以外发,才可以施法。

然而到底如何才能将内气转化为真气

他却是不知道了

这就是没有师父教授功法的苦处了,遇到难题只能自己琢磨。

此刻连易山喜悦之余,却是多出了一种怅惘。

无他,前生所学的道法,在此已经路绝。在达到这等层次之后,连易山已经只能自己摸索修炼了

褐腰峰是无及之山中一处大灵脉,却也正是如此,所以也没有谁能够完全占据。

数十位修行者各自在那褐腰峰灵脉之处,开筑洞府而居住修行。

这是无及之山中的常态,往往都是修行之人聚集于一处修炼。

连易山原本也是一位读书人,大家族出身,无意之中接触到了修行之道,就被这等理念所触动,出家追求修行之道。

漂泊了很多地方,最终这才来到了无及之山中,而这一群志同道合的道友们,聚集在一处修行。

东辰世界的修行术虽然是穿越者们所传,但是却往往都是残缺不全,没有高深的修行之法。

只是为了扰乱这方世界的秩序,吸引更多人修炼所用。

所以,这褐腰峰上,不仅是连易山,便是其他的修行者也都是一样,没有完整的传承。

连易山修行了七八年了,如今却也只是突破到气下。

这已经是褐腰峰上诸多修行者之中的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