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县令小仵作 第9节(2 / 2)

大县令小仵作 少地瓜 2104 字 2023-09-26

gu903();见惯了马革裹尸、就地掩埋的庞牧倒比一般人来的开明。

他沉吟片刻,“能有多细致?”

天气炎热,尸体无法长时间保存,为防疫病,官府只能尽快焚烧。既然如此,倒不如放手一搏。

晏骄给了他一个自信的笑,整个人都好像在这昏暗的雨夜里闪闪发光,“年龄误差不超过三岁,身高、体重,有无旧伤,甚至生活习惯。”

她大学时曾写过一篇论文,中心论题之一就是不同人类进化阶段的生理特征,其中也包括古代人与现代人的发育差距。

出于职业习惯,晏骄在过去几天就以接触到的人为蓝本,又通过交谈获取了大量信息,将大禄朝与印象中的历史发展做了横向对比,最后大致将其定位于宋明交接处。

有了定位,她以后再做什么也就有了参照标准,哪怕不能像现代社会判断的那样精确,可误差也很可控了。

第9章

天色已晚,雨势又大,众人无法下山,便就地扎营,又穿了蓑衣斗笠继续忙活。

篝火点起来的时候,刘捕头就兴冲冲的兜着一件血衣回来了,“大人,属下在前方断崖树杈上找到了!”

凶手果然将血衣抛下断崖,不过断崖侧面枝杈丛生,衣服落下去没多远就被挂住。若非有人眼尖,只怕就要错过了。

庞牧也跟着精神一振,又叫晏骄和郭仵作过来确认。

晏骄看后,摇摇头,果断让贤,“我初来乍到,对大禄朝风土人文几乎一窍不通,这衣服实在看不出什么机关。”

郭仵作也不瞎客气,当即道:“这衣服的材料与死者身上所穿颇有相似之处!”

众人都忍不住跟着振奋起来。

如此一来,就更进一步验证了之前他们的猜测:死者和凶手确实是认识的,甚至很可能是老乡。

这跟考生们结伴入京的习惯非常相符。

庞牧招来一人,“你最精于山路,我便命你连夜下山,找廖主簿取了历年举子档案册子来!顺便将这血衣也拿去有德布庄辨认!”

许多国家都颇重视读书人,大禄朝也不例外,每每科举结束后都会将中者人员名单抄录下来,分发到各府州郡县,既是荣光,也是鼓励。

因举人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当地官府沿途护送,甚至是走官道,所以朝廷会将在册举人连同各自的身份、年龄、籍贯和体貌特征做成专门的册子,及时发放到各路官员手中。一来是为及时接洽保护,二来也怕有人冒充。

这个时候,举人名册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不过,晏骄又想到一个问题,“凶手丢了衣服,若是没带备用的,岂不是要光着膀子下山?”

这个年代,半裸的人应该挺显眼的吧?

谁知话音刚落,刘捕头就笑道:“近来正逢收获时节,多有乡民在田间劳作,天气炎热,许多人都是打赤膊的。”

晏骄一怔,倒是忘了这个。

她还是不死心,想了下,又说:“读书人不事劳作,想来身形瘦弱、皮肤白皙,即便与农夫一般打赤膊,约莫也是显眼的。刘捕头不如托人在进城必经之路上询问一二,或许有所收获也未可知。”

最近多有学子进京赶考,凶手要是老实穿着衣服说不定反而不惹眼,可一群黝黑发亮的农户中突然混入一个白切鸡似的人,估计就连大姑娘小媳妇都要多看几眼了。

刘捕头眼前一亮,下意识看向庞牧。

庞牧点头,“照晏姑娘说的做。”

那头去取名册的人刚走没多久,前一个去有德布庄请老掌柜辨认布料的衙役就回来了。

“大人,两位老掌柜都说了,这些料子都是滇阳特有的土布,不算什么名贵料子,外头少有,多是本地人穿着。”

滇阳正是位于西南。

陆续有了这几个线索,庞牧心下一片敞亮,当即吐了口气,郑重道:“眼下,就只等册子了。”

话音未落,就听那送结果回来的衙役退下去之后,与同僚小声嘀咕,“这跑了一趟还真有些饿了,怎么闻着怪香的,煮肉了?”

众人:“……”

求别提肉!

营地里忽然多了许多干呕的,声音此起彼伏,倒把那人弄了个满头雾水。

一直到凑合吃完稀粥就硬面馍馍,下了一整日的雨才算是渐渐停了,只有树梢上积攒的雨水不断汇集,吧嗒吧嗒落个不停。

举人名录册子已经到了,现在万事俱备,只等骨头。

不过在下手之前,晏骄忽然发自肺腑的涌动出一点别的需求。

这需求极其强烈,极其淳朴,简直令人无法自持。

她想上厕所……

可眼下天色已晚,周围又多悬崖峭壁,她人生地不熟,还真是怕再次摔落。

好歹头一次还能算因公殉职,可这要是死在上厕所的路上,未免有些太不体面。

想想吧,回头谁给她立个碑:

晏骄,原平安县仵作,死于上茅房……

但是!她现在跟大家都不熟啊,作为一名未婚女子,贸然张口让人陪自己去上厕所……

伴随着心理挣扎一起来的,还有膀胱渐渐加剧的膨胀感,以及小腹的隐隐作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