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2)

之前冥界的那场殿试季子禾文章写的匆匆忙忙,可这次不一样啊,他的时间够用啊。于是他可着劲的打草稿,不厌其烦的修改一遍又一遍,硬是改的无处可改,才开始誊抄。

等他写完,天都已经黑了。大殿里燃起了蜡烛,很多的考生都已经交卷走人了。季子禾交卷不早不晚,交了卷子就可以离开考场了,这也就代表他的科举生涯基本上就是结束了,以后再也不需要去考试了。

能来殿试的,最差也能捞个官做,只要不自己作死的在殿上失仪,或者文章里写了什么大不敬的话,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基本没有考生会因为落选而担心,大部分的考生都和季子禾一个态度,觉得自己身上压的担子终于可以放下了。至于名次什么,考都考完了,担心有什么用,等到放榜的时候再担心吧。

考生们放松了,可阅卷官们放松不下来。这些阅卷官们都是朝中重臣,很受皇帝青睐,不然也不会委以重任。

对于皇帝的信任,阅卷官们自然不敢怠慢。科举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绝对不能出什么差池。考生的卷子一张又一张的在阅卷官之间传阅,仅在一夜加一上午的时间,便决定了所有考生的命运。他们选出了十份最优秀的文章,呈给了皇帝。

皇帝看完这十份卷子,直接给排个序。这些卷子还是糊名状态,皇帝排完了顺序,洛仙公公当场拆开卷子,抄录名字,呈给皇帝。待皇帝查看后,再开始唱名。

几位老大臣听到了前三甲之名,不禁都皱起了眉头。

陛下,一甲之中,竟无一人到弱冠之年,是否有些不妥?这里面官位最大,也是资历最老的张大人率先提出了异议。

状元的人选他们没意见,反正都知道,那是驸马爷的位置,定然不会选个年纪大的。可榜眼、探花呢?虽然青年才俊听着好听,可前三甲都是一群还未到加冠之龄的年轻人,是否会令天下人不服,引起非议?

有何不妥,看看这几篇策论都是朕亲选出来的,张大人有何异议?陛下不满道。

瞧瞧,这就是他想要自己心腹的原因。原本应该是自己可以一言堂决定的事情,偏偏非要有人给他打岔。天天叫嚣着什么忠言逆耳,不反对一下是不是就显得自己不够忠心啊。

回陛下,臣以为安大业文章精妙绝伦,可担状元之名,只是榜眼与探花的人选还需要再斟酌一下。此二人太过年少,心性未定,名次太高并非好事。

皇帝的脸色很是不好,那张大人以为如何。

张大人上前翻出一张卷子放在最上面,臣斗胆,陛下请看,这西平王宗之的文章,是否在季子禾的文章之上,可担一个榜眼之名。

皇帝陛下一脸冷漠的看了看这什么张宗之的卷子,文章尚可,所以被他排了个第四。不过比起他选的前三名来说,还是差了几分意思。最主要的是,他的卷子上写的年龄也太大了些吧,都快五十岁的人了,文章写的好有什么用。科举考试只是一个起点,想要进入权力中心来,还有的熬。年纪大点的熬着熬着就致仕了,没前途啊。

可说话的人是两朝元老,先帝指给他的辅国重臣。虽然这些年为人是有些飘了,可也不是什么奸佞,且位高权重,他的话皇帝也不好全都驳回。

可。

张大人还想继续谏言,那这探花之人选

既然这张宗之做了榜眼,那原先的榜眼季子禾往后推一位,做个探花吧。还有这原先定的探花郎丁再昌,也推后一位,做个传胪吧。皇帝突然打断了他。

陛下,这季子禾与丁再昌年纪尚轻

行了,张大人,年纪轻又如何,朕的年纪也没有到七老八十,难道就坐不了这皇位了吗?皇帝有些不耐烦道。

所有的阅卷官惊的全都跪了下去,张大人诚惶诚恐道,陛下明鉴,老臣绝无此意。

朕知道,张大人忠心耿耿,起来吧。皇帝冷眼看着他们,朕选的是能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看的不是年龄,也不是资历,只要他有才华有能力,年轻又何妨。有人读了一辈子书,写出的文章还不是照样狗屁不通,若是依照年龄选官,那这个科举不开也罢。

是,陛下圣明。

这次没人再敢提出什么异议出来,皇帝也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以往前三甲都是要留京在翰林院当个清贵的京官,熬上个几十年,说不定就能熬出头。虽然困难,但京官到底是在天子脚下,也比外放的官员出头的几率更高。但这一批的进士不一样啊,情况特殊,除了状元,皇帝打算把所有人全都外放,补充地方官员的空缺。这么看来,一甲优势也并不算大了,只是一个虚名而已。

当然啦,对皇帝来说是虚名,可对考生来说可不是。

等到传胪大典之日,季子禾听到传制官唱到自己的名字时,脑袋瞬间就空了。

探,探花!

他居然考中了一甲第三!

第134章琼林宴

这边宫中传胪大典刚结束,那边宫外就开始张贴黄榜,将进士之名昭告天下。

黄榜一贴上,就是一大堆人来围观,甭管家里有没有考生的,都围在那里凑热闹。讨论之声四起,有人大声念着黄榜上的名字,声音高亢,此起彼伏,仿佛俱有容焉,就好像是自家人得了进士般骄傲。

亏得那些个无私奉献的唱名人,使得那些没挤到里面看不到榜单,还有那些不识字的人知道那榜单上究竟是何人之名,凑了个热闹。

黄九郎离得满头都是汗,就是挤不进去。那些喊名字的东一个,西一个的,也不知道哪是哪个。他家主人倒是好找,探花郎嘛,虽不及状元郎的声音出现的次数多,但也被念叨了好多遍。但宁大老爷就不一样了,他耳朵张了半天也没听到他的名字,他这可等着回去给宁家夫人报喜呢。

真是没用。小青龙从黄九郎的头顶飞了起来,反正他用了障眼法,别人也看不到他。他就轻轻松松的飞进了包围圈,不一会儿又飞了回来,对着黄九郎说道,看到了,小禾子在一甲第三,宁采臣在二甲的第十八名。

太好了,咱们这就去报喜去吧。黄九郎高兴道。

不了,我去宫门口等小禾子,你快些去领赏钱吧,晚了可就没了。孟章说道。

黄九郎一听就有些急了,忙道,大人,我就先走了。

说罢,拔腿就跑。

这种报喜的事情,通常也就第一个通知的人才有大红包拿,图个好彩头。报喜的人多了,就算主人家不吝啬,每个人都给,估计红包就要比第一个差上很多了。

黄九郎是个在人类社会独自一人闯荡的年轻单身狐狸精,自然知道生活的艰辛和钱的重要性。娶媳妇要钱,买房要钱,生娃要钱,送礼也要钱特别是送礼,亲戚太多,隔个几天就得参加一次红白喜事,搞得他出来闯荡了那么久存款依旧可怜。如今有个赚外快的机会摆在面前,黄九郎自然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