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历,天宝三年。
征海大将军兼礼部尚书顾长石圆满完成平叛任务,叛民尽降,西北群岛土著被屠戮将近两万人,征海军声势浩荡,回城时又狂揽五万勤王军士兵,满朝文武尽皆震惊。
听着太监传来的密报,李元济也为之一震,十五万装备精良,气焰高涨的征海军正在朝长安一步步行进,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迅疾的速度攀升中。
“顾尚书领兵之法称得上是简单粗暴,无非就是诱以重利,各地的勤王军都是些无权无势被征调的普通百姓,军饷给够了,家里安置费也足,这些人就一窝蜂跟了上去。”太监操着公鸭嗓子解释道。
“这小子哪来这么多钱?”李元济摩擦着下巴,有些难以置信。
“是这样的,陛下。”太监顿了一下,“顾尚书在金陵产业众多,兴许是小时候穷怕了,顾尚书在才名崭露头角以后就全心经商,直到现在,金陵城不少世家少爷或是家主都还欠着顾大人钱呢。”
“为什么听你语气对他的履历毫无感觉,结合现在就不觉得……”李元济问太监道。
“呵呵。”太监阴恻恻笑了两声,“这些陛下你不是在多年前就调查过吗?就在徐老太师第一次举荐顾大人那一年。”
“朕知道。”李元济微微蹙眉,“天衣无缝啊,确实没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
“他这些天花了多少银子了?”李元济问。
“大概有我朝一年的军饷总和之多吧。”太监估算了下,认真回道。
“短短一周。”李元济眯上了眼,挥手让亲信的老太监退下。
“陛下,侯爷府上来了封信。”老太监没有立即退下,斟酌道。
李元济扫了他一眼,“下次记得带上武威两字,拿来我看看。”
“是。”老太监从宽大的衣袖里抽出一封信,恭敬得递给李元济。
李元济平静撕开信纸,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顾不可信,望君深思。”
李元济怅然叹了一口气,苦涩道,“谁又可信呢?”
“陛下,老奴斗胆问下,顾大人届时恐会带着二十万大军回京,这些人如何安置?”
“他想领兵就让他领个够好了。”李元济一想到自己连个种都留不下来就一阵烦躁,到了这个地步,只能把一统天下再一次提上日程了。
金钱的凝聚力超越了天宝帝的预期,等到顾长石这位奇葩的“无铠”将军立在长安城厚重的城门前时,征海军已经高达二十五万之众。
要知道,号称皇家军团的护城军也才三十万人,而替大唐开疆拓土的边塞军正式兵也只有五十万。
二十多万人的压迫力是难以形容的,大唐自建朝以来就主张消减兵戎,致力安泰,五十万人之巨的边塞军也是在这几代好战皇帝手里慢慢组建出来的。
不同于上次镇国大将军杨道宗二十万大军班师回朝时,皇帝亲自出城相迎的待遇,当这只纯粹烧钱烧出来的兵甲齐备的大军在长安城外从早晨站到黄昏,再站到黑夜时,李元济的圣旨才终于传到顾长石手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监尖细的声音在火把的衬托下有些阴森。
李元济的意思是,征海军暂不遣散,仍旧交于顾长石手中,改名为“天统军”,并且纳入十万护城军,允许顾长石继续征调,直至凑齐五十万人次。
然后,和边塞军一同在七日之后北征鲁国!
至于边塞军的统领,李元济还是用起了杨道宗!
此圣旨一出,尽管夜色晚到长安城都灯火渐熄,也是一片哗然。
毕竟,二十多万人守在城门外也是能让很多人辗转难眠的,所以大部分人都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唐皇,整一百万大军,西征鲁国。
这不仅是一个让人颤栗的数字,这也是举国振奋的历史**件,大唐,终于在一统天下的路上,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
鲁国有号称全大陆战神的贾廷真守着,鲁国一灭,天下必将重归中唐,形成五百年来的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