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说过吧……”戴江提着腰间的刀鞘,目视前方,“大哥因为家道中落,所以遭人白眼、受人践踏,那段日子他过得很苦。但他是个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即便被践踏泥泞里,也依然能够站起来。”
是的,就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坐到大都督的位置,权倾天下的人,竟然是一个军户一路打拼上来的。
在别院的日子,那些官员进进出出,无不带着对杨飒的敬畏。
“我大哥是个能屈能伸的人,但同时对被践踏的那段日子,记忆越发深刻。他介意自己军户的身份,同时也觉得愧对祖先。所以他一路拼杀,不要命一样。”戴江微微叹息,“在心底,他对自己的出身无比介意。而这种介意,在贺家准备瞒着他背叛婚约的时候达到顶峰。”
孟昭脚步一顿,转头看过去。
“我之前跟孟姑娘提过,贺家乃是永昌府的首富,也是当年杨家未曾败落之时,伯父给大哥订下婚约的人家。”
戴江声音微微发沉:“我大哥从未与那贺姑娘见过面,只是因为自己尚未建功立业,因而不敢上门。谁知道那贺家早就另外找好了人家,我大哥如此骄傲的人,怎能忍受这样的侮辱?所以他找上门去,原本是为了挑破贺家违背婚约的真相,讽刺一番。”
孟昭收回目光,微微垂下眼睫,继续踩着积雪的街道。
“谁知道在那里,又被他们联合起来戏弄了一番,大哥很是愤怒。从那以后,回九华的路途中,他一直心情不虞,直到遇到孟姑娘你。”
戴江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我本以为他只是与孟姑娘投缘,却不想是情根深种。”
“情深根种”乍然撞入耳膜,孟昭低了低头:“你又如何知道?”
戴江安静了一会儿,紧盯着孟昭:“我不知道孟姑娘是如何想的,只是如果从未尝试过,就先否决了一切。孟姑娘也并非对我大哥无意,一再拒绝,究竟是嫌弃我大哥还是在怕些什么?”
孟昭微顿:“与身份无关,只是……”
“那就是怕些什么了……”戴江忽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道,“孟姑娘实际上不必怕什么,我大哥固然手段强势,但最是重情重义。若是没有还说呢么必要的理由,孟姑娘不妨考虑考虑……”
孟昭一路上未曾说话,只是随着戴江一路来到他们居住的别院,到了台阶前,她反而踟蹰。
戴江停下来看她,她静静道:“你找我,想必是自作主张,如今还是通知一声比较好。”
戴江前去先说一声,孟昭就站在台阶上,旁边的砌成的白石堆积着雪,思绪忽然飘远。
作为大昭王朝的大都督,除非必要的战事,杨飒已经不会轻易出战。但有一次邻国来犯边境,来势汹汹,边关告急。
杨飒作为大都督临危受命,那一次他出战急匆匆的,甚至没有来别院就出发。
孟昭还是在第二天通过王成得知的,王成还在为他解释:“实在是军情紧急,大人来不及过来……”
“我知道。”那时候她打断了王成的话,面色淡淡的,“陛下的命令,大人自然要以国事为先,锦年不会有任何怨言。”
况且,她又有什么资格有怨言呢……
杨飒能坐到大都督的位置,沙场经验丰富,去了边关捷报频频传来。龙颜大悦,京城街头巷陌的百姓也津津乐道。哪怕平日里有些大都督权势过大,气焰太盛的传言,在国仇家恨面前也微不足道。
那时候她即便上街,在茶馆里也能听见说书人的声音,还有底下一众夫人小姐对于他的推崇。
那些他出身军户、不懂礼节的,不堪为良夫或者良婿
的话也消失了。明面上只知道杨大都督尚未娶妻的人,都将他视为炙手可热的女婿人选。
孟锦年很少出去,即便是出去也总是用幂离遮挡住面目,听到有关杨飒的传言,也总是有种割裂感。
这个传言中的人似乎与她并无关系,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杨飒回来的那晚,她还没有睡下。
她穿了件青衣,一个人宛若倚在靛青的云雾里。薄如蝉翼的纱拢着皓腕,指尖纤细素白,微低着头注视宣纸上的簪花小楷,抄的是平心静气的诗句。
而杨飒一身玄甲黑衣突然进门,扣住她的手腕,手掌滚烫,指尖粗糙磨砺,仿佛历经战场血雨腥风练就,他风尘仆仆却最先赶到了她这里。
孟锦年被他抱了个满怀,丢下手中的笔,按住他搁在腰间的手,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杨飒声音带着疲惫和沙哑,松开她揉了揉额头:“刚到,明日还要上朝复命,在你这儿休息一会儿。”
孟锦年推开他,起身去给他倒了杯茶水,一转身就这灯光杨飒正一只手拿着她的纸笺,视线落在娟秀的字体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她停了一下,端着茶盏走过去在对面坐下,杨飒接过茶盏扫了她一眼,哼了一声:“你倒是过得悠闲……”他忽然微微眯眼,那一双漆黑的眼眸就那样盯着她,“这段日子,可有为我担心过?”
她似乎闻见他铠甲上的血腥味,轻声道:“大都督一往无前,势不可挡,这些日子京城都传遍了。”
她没有正面回答,杨飒眉头微拧,似乎是有些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