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拜师(1 / 2)

天朗气清,细碎的阳光自梧桐树间洒落,铺在树下的一名少年身上。

他倚靠在斑驳的树背上,一条腿曲起来,另一条腿舒展着。纤细如同葱根一样的手指,捻着一根遍地都是的狗尾巴草。少年眉目清秀,眉心却紧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难题。

忽然一声处在变声期的少年尖嗓子的喊声:“孟昭——”

只见不远处,一个圆脸少年气哼哼地跑过来,然后喘着气瞪着她,“师父让你去翻草药呢,你发什么呆啊?”

孟锦年看了他一眼,起身拍了拍衣裳,一言不发地就往草庐走。久仁一只手呼扇着,见状“哎”了一声,便忙不迭地跑过来。

“唉,我说你小子怎么一点礼貌都不懂?我好歹也算是你师兄,你怎么一声不吭就走,连声招呼都不打?”

孟锦年闻言脚步一顿,侧过脸,她脸色静得近乎疏离:“现在还不算呢……”

久仁一愣,她便大步往草庐走去。

草庐坐落在云州城的城西,这里坏境清幽,来往的人却络绎不绝。只因陈松鹤的确如久仁所说,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夫,锦年往前走的时候,来往的除了面带痛色的病人,就是一瘸一拐的伤者。

走到草庐的台阶下,孟锦年停住脚步,微微抬头。

草庐的牌匾上刻着几个古旧的字——松下草庐,而门槛前的杂草早就被践踏得不再生长。门内有两座屋子,左起的一座是储存医典籍、药材的地方,同时屋前摆着几张长方桌与簸箕,晾晒的草药多种多样,大多数锦年叫不出名字。

中间的屋子便是陈松鹤坐诊的地方,因陈松鹤上山耽误的这几天,从屋里至屋外排了长长的队伍。

“按照这个方子抓药,过了三天,若是还不好,您就来找我。”

陈松鹤捏着毛笔写方子,桌前坐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妇人,她的儿子立在一侧,连声道谢。

陈松鹤写完后,捏起纸张吹了吹未干的墨,然后递给老妇人。他略一抬头,就望见了一旁的孟锦年,他看了她几眼,到底没说话。

锦年跟久仁开始翻晒药草,在幽幽的药香里,她不禁回忆起刚来松下草庐的那日。久仁因为挂念她,而让她过来,明显是借口。锦年住下的当晚,陈松鹤就委婉地开始探寻孟锦年亲人所在之处。陈松鹤既然愿意为锦年入虎口,锦年对他也信任,于是就挑着一些情况说了说。

简而言之就是她出生在九华府,父母俱在,但因为一些事情被人带到了永昌府,此时是要回去与家人团聚。

对于孟庆东的身份她隐瞒不提,陈松鹤捋着胡子,试探许久,才说出自己的目的。他竟是看上了孟锦年,想要收她做个徒弟。

孟锦年颇为惊讶,因为大兴十年前固然风起开放许多,医术传男不传女的习俗,根深蒂固。因此,锦年固然后来看过诸多医书,却从未想过学习医术。

只因为,不会有人教授。

孟锦年沉默了片刻,忽然抬眼望着陈松鹤道:“您可知我是——”

“自然知道。”陈松鹤笑道,他起身拿过一本医书,翻动书页,“起初上山前,我只是对你这个突然冒出的徒弟颇感兴趣,但见到你时,我却更为惊讶。”

女子中如此胆大心细,临危不惧,有礼有节却又不拘泥于俗礼的甚为少见。

如果说之前,只是闲得无聊顺手治病,那么孟锦年就是他最惊喜的发现。萌生收徒的念头,是在她对一些药草甚为熟悉的时候。

“那为何还要收我为徒?”孟锦年盯着他,平静道,“您可知道,大兴女子为医者几乎没有。”

“正因如此。”陈松鹤将医书

按在桌子上,盯着她沉声道,“大兴自古以来就是‘女病’难医,‘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若非到了性命垂危之际,一些夫人姑娘甚至不让医者靠近。”因此,他才希望收孟锦年为徒。

“不过,你若是寻亲,我亦不勉强。”陈松鹤抚了抚胡须,道,“但若是有从医之志,亦可以寻亲之后,再来学习。”

孟锦年停顿了片刻,道:“容我想想。”

不得不说,陈松鹤的提议打动了她。治病救人的诉求,原本来自于对周氏病逝的执念。后来在山神庙见到虞夫人命悬一线,她忍不住上前帮助。前世她看了许多医书,那些病例记录中,世人皆受病痛折磨。

其实锦年并无太大的救世之志,只是每每念及周氏最后生命一点点的枯竭,她就有种什么也拽不住的无力感。

但同样的,前路未知。

锦年重生到是十年前的大兴,一个早就在岁月中暗淡的时候,她的记忆力只有欢笑不知愁何在。可以说,周氏的死是划分两个状态的界限,那一年之前都温馨古旧的颜色,那一年之后暗淡而清冷。

孟锦年执着于寻回自己的亲人,却不知道,这个时候孟家的具体情况。她回去的时候,是否有另一个孟锦年存在。而她,又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和面目,进入他们的生活里。

想了许久之后,孟锦年找到陈松鹤,模糊了一些具体的情况。她想要学医,起因是因为周氏的病,她确实想要学医,但家里的情况还不知晓。

陈松鹤颇为惊讶,细细询问过后,他的脸色忽而严肃起来:“有件事我得告诉你,即便是你如今开始学,想要为你娘治病,那是不可能的。”

gu903();孟锦年闻言微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