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2 / 2)

“我呸,”杨老婆子指着他骂道,“石头现在也十岁了,还不是住他姥爷家,狗蛋十岁住哪儿?”

“那怎么办?”

杨继东也没办法。

杨老婆子抿了抿唇,看了身旁的杨老汉一眼,杨老汉拿起旱烟杆抽了一口旱烟,沉声道。

“你媳妇儿娘家虽然偏远,可我记得她舅舅家离镇子可比石头姥爷家还要近一些,你回去问问你媳妇儿,看看能不能让狗蛋住到她舅舅家里去。”

“那也不能白住吧?”

杨继东犹豫道。

“他是狗蛋的舅公,这点忙都不帮?粮食我们该送的还是送,这个你放心。”

杨老汉抖动了一下烟灰,“实在不行我记得老三媳妇儿的舅舅就在镇上卫生院后面不远住着,你们自己商量,是麻烦谁的舅舅比较好,反正我们老两口会出粮食。”

“反正狗蛋是你的儿子,以后出息了,享受得最多的也是你们做爹娘的,我们做爷爷奶奶的能活多久还不知道呢。”

“娘别说这么说,”杨继东皱着眉头走出堂屋,本想去灶房找沈凤仙商量,结果见何明秀也在,于是又出来了。

等吃过饭后,杨继东让沈凤仙回房说话,把狗蛋读书住在哪里方便的事儿说了。

“我舅舅肯定是不行的,”沈凤仙的眉头皱得比杨继东好厉害,“我舅舅耳根软得很,而且怕舅娘,家里一直是舅娘做主,而我舅娘那个人厉害着呢,对孩子也不是很.....反正狗蛋去我舅舅家,是不行的。”

“那孙家舅舅?”

杨继东抬起手揉了揉眉心,“我们和老三两口子的关系平平,更别说孙家的关系了,而且孙舅舅的关系就更远了,我们都没见过,这事儿也不好提。”

“可我们给粮食的,”沈凤仙反正觉得比谁家也比去她舅舅家好,“给粮食,又不是白吃白住,应该可以商量商量吧。”

“.....如果还不行呢?”

“那就住家里,副队长家的孙子也年纪差不多了,说不定会送去,这样不就有伴儿了?”

沈凤仙虽然不情愿,可还是说起吴和国夫妇的大儿子,“吴和国的老大不是去念了一年了吗?和狗蛋也可以做伴。”

不过最好的选择,还是住离镇子近一些的地方,孩子也不用这么劳累。

于是第二天沈凤仙特意来找孙桂芳时,孙桂芳就带着点警惕之心,特别是孙桂芳还拿出一块布,说送给她做衣服时,孙桂芳脑子里全是杨继西教她的那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大嫂,使不得,”孙桂芳把布塞了回去,“咱们有事儿说事儿,不用搞这些,我能帮就尽量帮。”

杨二奶奶见她们在院子里拉扯,怕孙桂芳吃亏,连声招呼着她们进堂屋说话。

沈凤仙自认为这事儿也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儿,于是便跟着孙桂芳进了堂屋。

“老四媳妇儿还没回来?”

杨二奶奶问道。

“说是刘家有事儿,可能要多住几天。”

沈凤仙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刘香莲为什么回娘家了。

“这样啊,”杨二奶奶就坐在一旁穿针引线,孙桂芳轻咳一声,又问道。

“大嫂,你有什么事儿想跟我说?”

沈凤仙叹了口气,先是说石头念书好,还有康嫂娘家又离镇子那么近,更方便石头了,可自己的狗蛋就麻烦了。

“娘不是说再等两年送去吗?”

孙桂芳问。

“这越等越大,狗蛋现在淘气,还不如送去多念几年书,也懂事些。”

孙桂芳点头,心里明白其实就是想和石头一起比较而已。

见她面色没有什么异样,沈凤仙也开始切入正题,“听说你舅舅家就在镇子卫生院后面不远?”

这下孙桂芳和杨二奶奶可算知道她为什么上门来了。

杨二奶奶直接道,“这孙家舅舅住哪里,和狗蛋有什么关系?”

沈凤仙尴尬一笑,“这不是想着总归是一家子亲戚,能走动是最好的。”

“我舅舅....”

孙桂芳面色有些复杂地看了她一眼,上门托事儿也不打听好再说,“我舅舅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沈凤仙:“......啊?啊这,节哀节哀,怎么我们都不知道这事儿啊?”

杨二奶奶都觉得沈凤仙太蠢了,“桂芳才嫁过来多久?以前你们家和桂芳他们也没什么关系啊。”

“啊是是是,”沈凤仙臊得脸通红,努力归正话题,问孙桂芳,“那如今是你舅娘当家?”

孙桂芳盯着她看了看后,长叹一声说道,“....我舅娘去世快十年了。”

沈凤仙:....尴尬。

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那、那你表哥表弟什么的?”

“.....我舅舅他们只有两个女儿,都已经各自有家了,老房子如今打租给他们队里的一家六口住着呢。”

孙桂芳无奈道。

“你这也不打听清楚就上来找桂芳,”杨二奶奶一点都不客气,说得沈凤仙面红耳赤的,“我都替你臊得慌。”

沈凤仙几乎是抱着那块布落荒而逃。

“以前也不觉得这老大媳妇儿这么蠢啊?”

杨二奶奶吐槽着。

孙桂芳沉默了一阵,“我倒是没想他们会把主意打到我舅舅那边去。”

“只要有点脸的,都不会这么干,”杨二奶奶轻哼一声,“别理他们,狗蛋都八岁了,你吴大嫂家的阿山去年七岁就去念书了,人家每天来回走也没事儿。”

杨继西回来得知这个事儿,嘴角微抽,“.....这大嫂真是.....”

他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下午吴大嫂过来串门,也说起沈凤仙罕见地去她家串门,“我还说怎么回事,结果她想让我家阿山和她家狗蛋一起上下学,我就说我们阿山早上天不见亮就出发了,而且走路快得很,不知道她家狗蛋跟得上不。”

吴大嫂一合掌,“结果她说能跟上,只需要阿山带着点就是,我还真不敢答应,让他们先送几次试试看。”

结果沈凤仙就觉得落了脸面还没有得个应承,脸色不是很好地离开了。

吴大嫂越想越觉得她有毛病,本着不吐不快的心情,她来到了杨二奶奶家,和杨二奶奶还有孙桂芳吐槽着。

“而且看她走的那方向,应该是去小山坡副队长家,上个月我就听于家的说副队长想把大孙子送去念书,就是不知道是接送还是自己去了。”

杨二奶奶听得可乐,“狗蛋这书念得还挺有意思,还没开始呢,就有了波折。”

孙桂芳和吴大嫂微微一笑。

瞧着吴大嫂的肚子,孙桂芳好奇问道,“现在会动了吗?”

“动得不多,再等两个月基本上天天都会闹腾了,”吴大嫂前面已经生养了三个儿子,很有经验,她摸着肚子笑道,“我和阿山爹一心想要个闺女,只希望这次能如愿。”

而听说吴大嫂过来了的康嫂,也挺着肚子过来了。

她才四个月,肚子瞧着却不比吴大嫂那肚子小多少。

吴大嫂瞧着她的肚子忽然道,“我说你这是不是双胎啊?”

康嫂三人一愣。

杨二奶奶看了看康嫂的肚子,又看了看吴大嫂的肚子,“哎哟,瞧着还真差不大的肚子。”

“我记得吴大嫂现在有六个多月了吧?”

孙桂芳问。

“是,”吴大嫂点头,“就说我之前的肚子,在她这个月份,也没有这么大,得让你男人带你去卫生院看看,如果是双胎,那就更遭罪了,得去医院生,可不能在家生了。”

这个年头,大多数的人还是选择在家生娃,因为去医院需要钱。

只有胎位不正,或者是折腾了许久也没有动静,才会送到医院去。

康嫂摸着肚子又惊又喜,连连应着。

杨大奶奶刚过来,就听她们说双胎的事儿,哪里还待得住,想到杨继康在赵五家帮忙,便让石头去叫杨继康回来。

石头满头是汗的去找杨继康,只说奶奶让他回去送妈去医院,可把杨继康吓得腿都软了。

赵五自然是不敢耽搁他的,赶紧催着他去,杨继西也担心出事,跟着回去想帮忙。

二人几乎是跑回家的,在看见康嫂坐在堂屋里和吴大嫂她们有说有笑后,二人才大松一口气。

杨继西忍不住抓住石头一顿揉,“也不说清楚点。”

石头擦着汗水,一脸懵,“我说清楚了啊。”

“快快快,送你媳妇儿去县医院,今儿晚上住招待所,”杨大奶奶给了他十块钱,让他赶紧换衣服,然后带着康嫂出发。

“不舒服吗?”

杨继康拉着康嫂的手问。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康嫂红着脸缩回手,“不是,是我肚子有些大,吴大嫂说我可能是双胎,想着去医院查一查比较好。”

杨继康懵了,看着那圆滚滚的肚子眨了眨眼,“双胎?”

正好吴和国的砖送过来了,托了一个队里的孩子过来喊他们去村口背砖,周大舅一听是牛车送过来的,还是两辆,于是让杨继康他们赶紧跟着去,坐个顺风车到镇上也好下县城。

杨继西背上背篓,准备去村口背砖,孙桂芳也赶忙拿了背篓跟上,吴大嫂起身跟杨二奶奶说,“晚上我做饭,你们都过来吃,别不来啊。”

帮着她家背砖,她肯定是要请人吃饭的。

“知道了知道了。”

杨二奶奶也不客气,“我帮你一起做吧,你这也不怎么方便。”

“那敢情好。”

吴大嫂笑眯眯地应着。

她家没有婆婆,公公又是个不怎么会做饭的,帮不了什么忙。

周大舅也去背砖了,石头跟着去凑热闹,一时间这院子里就只有杨大奶奶

在那不停搓着手,脸上一会高兴一会儿担心。

这边的杨老婆子见那边忽然一会儿回来那么多人,一会儿又走了那么多人,好奇得不得了。

又见现在只有杨大奶奶一个人在家,于是抱着毛蛋过去搭话,“大嫂啊。”

“啊,”杨大奶奶并不想理睬她,转身就回了家,直接把堂屋门给关了,不让她有话说。

杨老婆子抱着毛蛋一脸尴尬地站在那,最后还是回去了。

而此时的杨老汉,正和偷摸出来的杨大爷爷在竹林这边见面说话。

“大哥,那天的事儿,是我错骂了继康,能不能跟大嫂说说,别闹得这么僵了,家和万事兴,咱们可是亲兄弟。”

杨老汉对杨大爷爷道。

杨大爷爷小心地看着周围,一刻都不敢放松,“我倒是想,可你也知道继康是你大嫂的眼珠子,我都舍不得说一句,你倒好,又让继康上房顶,又骂他。”

“最后上房顶的还是我家老二啊,”杨老汉有些不服气,“我是骂老三,继康出来顶了话,我才.....”

“爷爷?”

石头的出现,让杨老汉的话卡住了。

杨大爷爷更是快步走向石头那边,“那什么,我和你三爷爷半道上遇见的,我们什么都没说,你别告诉你奶他们啊,爷爷给你糖吃。”

石头却没说话,只是拉着他的手往家走。

杨老汉有些瞧不上亲大哥被大嫂吃得死死的,就连孙子都怕,越活越没什么出息了。

石头拉着杨大爷爷去看运过来的砖,杨继西已经背了好几趟了,孙桂芳被安排给他们背篓里放砖。

杨大爷爷看了一会儿,到底是心虚,怕杨老汉回去胡说,便带着石头回家了。

天快黑了时,杨继西他们才回到吴家,把今天运过来的最后一点砖头放在院子里。

吴和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招呼着他们在堂屋坐。

阿山带着两个弟弟把凉茶端出来,给他们舀上。

杨继西和孙桂芳接过凉茶碗,喝了一大口。

周大舅看着面前三个讨喜的孩子,拉着最小那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幺弟。”

吴幺弟今年四岁多,正是跟着两个哥哥四处跑的年纪。

这孩子虎头虎脑的,长得十分像吴和国。

吴和国听着小儿子奶声奶气的声音,也是笑道,“叫着叫着,小名就成了幺弟了。”

他家的老大叫阿山,今年八岁,老二叫阿石,倒是和石头有些同名,今年六岁。

“幺弟,你今年几岁了?”

孙桂芳喝完凉茶,把碗放在桌上,笑看着吴幺弟问道。

吴幺弟一脸认真地伸出一只手,“四岁了。”

“傻小子,这是五,”吴和国比出四个手指让他看,“这才是四。”

“才不是,”吴幺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这才是!”

“幺弟,你错了,这是四,”阿石把他的小手指按了一根下去后说道。

吴幺弟不服气,也不听他们的,小跑去灶房问吴大嫂。

吴大嫂也是服了这个小祖宗,“爷爷在哪里?去请爷爷吃饭了。”

这才让吴幺弟转移了注意力。

三个孩子都很活泼可爱,晚饭时气氛也很好,吃过饭孙桂芳帮着收拾灶房,杨继西帮着收拾桌椅板凳。

今儿月色好,一行人在吴家院子里坐着,吹着夜风,说着话,旁边三个孩子你追我赶的,时不时涌出欢笑声。

就是蚊虫多,杨继西帮着孙桂芳赶走了好几只,孙桂芳想回去洗澡了,于是二人先一步回家。

他们洗了后,还在锅里温着水,等杨二爷爷他们回来还能洗。

“是双胎的话,那可辛苦了,康嫂那么瘦,得好好补补。”

孙桂芳说起康嫂。

“那是肯定的,大娘和康哥也知道这些,”杨继西说完就被孙桂芳拉着问。

“你梦里康嫂是一个还是两个。”

这就让杨继西更疑惑了,“其实从康嫂怀孕起,我就觉得不一样,因为梦里康嫂就石头一个儿子。”

根本没有怀孕的事儿。

“看吧,”孙桂芳一脸骄傲道,“我说是梦吧,这梦里和现实就是不一样的。”

“说起这个,”杨继西一拍腿,“老四还没还我钱呢!”

要说梦里谁日子最好,可不就是杨继北他们。

杨继西准备过去要钱,谁想杨继北自己过来了,脸上带着几分轻松。

“三哥三嫂,我昨儿给忘记了,这是之前借的五毛钱,”杨继北那钱给杨继西,杨继西直接给了孙桂芳。

“怎么有钱了?”

杨继北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杨二奶奶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快了吧。”

于是杨继北就没走,在那和他们东拉西扯了半个小时,杨二奶奶他们回来了。

杨继北赶紧掏出十张一块的递过去,“二娘,这是之前借您的那十块钱,谢谢了。”

杨二奶奶接了钱,也不问他怎么有钱的,倒是好奇刘香莲什么时候回来。

“我明儿就去接她,”杨继北笑道。

等他走后,杨继西才说,“娘给的钱?”

“使了那么大的苦肉计,肯定会给,不过老大和老二他们心里怕是不高兴了。”

杨二奶奶打了个哈欠道。

杨继东和杨继南夫妇确实不高兴,可他们都知道家里没钱是个幌子,而且他们娶媳妇儿,摆酒席的钱也是爹娘给的,所以即便是不高兴,也不好说什么。

“一定要早点分家。”

杨继南看着母女二人把最后两个鸡蛋生吃了后,忽然咬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