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当异人握着他的手摇了摇之后,他赶紧收敛心神,言道不韦妄言一句,自今日之后,秦之战役恐怕再也遇不上一支愿意投降的军队了。
投降了也是死,哪个兵士还会投降?男儿郎自有血性在,纵然贪生却也不愿意尊严被人践踏,秦军杀降的消息一经传出,日后秦军便再也遇不到一支降兵。敌军不愿意投降,那也就意味着秦军所面对的每一场战役都会是一场恶战。
吕不韦的言下之意,异人听懂了。
秦若是只想做一个霸主,便可继续以此道治国,而如果秦想要拥有更多便不得不考虑各国之势。
如果秦军所有的敌人都不准备投降而是选择奋力一战的话,那也就意味着秦军所有的行为都是事倍功半,这浪费的一半力量自是毫无意义。
异人双眼骤缩,拥有更多这四个子看似普普通通,却让他本能得为了其中的隐喻而欢喜。这是藏在老秦人血脉中的执着。从他们因站队失败成为周王朝的炮灰那一日开始,就将之在一代一代中传承了近八百年的执念总有一天,他们会从被驱逐的极西之地归来,夺回他们应有的一切。
便是性格温厚的异人也不例外,他自己可能并未察觉,但事实上他的眼眸之中透露出了一种名为野心的光芒,那是一种藏在平静湖泊下头暗自涌动的激流,因为吕不韦的一句话,无意间翻涌了下。
这一抹光亮恰恰被吕不韦捕捉到了,他不动声色得继续说道商君之计为强国之道,然而强道虽好,却并不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
它的代价就是被征服者心中的悲恨怨毒。一旦力量衰竭,天下人将全是你的敌人。
这算什么代价?异人听到这番话颇有些不以为然。
作为秦国的王孙,他自不会去想秦国会有衰败的一日。而且被征服者哪有心悦诚服一说?哪块被夺走的土地上当地人是欢喜送上的?秦国夺来那么多土地,当地的百姓初时又多么不甘仇恨又有何用?最后还不是秦国一征兵便争相报名?
那如果,有一日秦国一统天下,自此再无仗可打,无爵可封了呢?吕不韦倾身问道,他双眼微眯语音轻柔:届时这些等着战争获取爵位、获取地位之人又要如何?
他们,还会愿意吗?
他可以察觉到握住他手的嬴异人的手猛然一紧,吕不韦语气平和温柔不知公子可知,商君生前曾经问其友人赵良,其与五羖大夫比如何?公子可知赵良如何答?
赵良答曰:百里奚出入不坐车,酷暑不打伞,行走是不乘坐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其可布衣而行于闹市之中,而商君呢?吕不韦低声细语战车相随,甲胄之士伴行,无持矛操戟者不敢出行,为何?
百里奚故去之时秦国男女皆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而商君故去之时,公子可曾听闻一句民众的感念之语?可曾听闻一个臣子为其说情之话?
商君变法三十余年,当时朝堂之中定然有因其福荫而起之人,这些人为何也不为商君说话?
为何?异人也跟着喃喃道军功授爵制于民而言,不是也是极好的?不如说,这些自平民而起的官僚最应当感谢的不就是商鞅?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吕不韦叹道商君所行【强道】,奉行以力服人,见效极快,然被制服者心中又怎会甘愿?军功授爵于寻常百姓起初确是好事,只是前提是他们当真是完全出于自愿去了前线,以及有这个命能活着回来。
爵位自然是给活人的,死人只会落得个满盘皆空的下场。
况且就算得了爵位又有何用?秦法严苛,便是得了爵位也很可能一个不当心便失去了,为了活命男人们就只能不断得上战场,给自己以及家人积累足够的功勋以供抵罪。
公子可曾想过?当一个最下等的兵士奋斗一生积攒下了一片家业之后,因秦法必须分家,而他的孩子无法享受到他的任何庇佑,要想要好好过下去只能上战场,最后因此殒命,届时这位父亲的想法是何?
异人愕然,他生而尊贵,自然不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就见吕不韦转移了视线看向了赵姬:一位母亲日日担惊受怕,终于将夫君盼回,一家尚未团聚几日儿子便要出征。
公子不妨再想想母亲的想法是何?
被注视的赵姬潜意识伸出手护住了自己的腹部,这是一个母亲充满了防备以及敌意的姿势,而当异人看过来后,赵姬愣了愣,她似乎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于是缓缓放下手,但她方才的潜意识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
家中男人外出打仗,一家上下均是靠女人把持,母亲对于事情的想法便能决定孩子的想法,若母亲于商鞅之政有怨怼,孩子难道会支持商鞅吗?
异人皱起了眉,他直觉这其中有不妥,但一时半刻竟是无从找出中间漏洞,吕不韦继续道:说来也不怕公子笑话,不韦常年在外行商,久未还家,而当前些日子归家之后见到我那小郎他微微摇头,嘴角却是裂开了一个笑容当听到我儿唤我父亲之时,不韦只觉得想要将他宠成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混小子,希望他能够远离一切灾祸,可以平安福乐一生。
嬴异人的视线游移了一下,他看了眼赵姬的腹部,眸光一闪,透出几抹柔色,再看向吕不韦的目光便温和了许多吾同先生之感一般,当吾儿那日碰触我手心的那刻我觉得我什么都苦都能为他撑下去。
赵姬闻言伸出手抚了抚自己滚圆的肚皮,她的孩子现在很安静,但是赵姬仿佛可以感觉到那同她一样节奏的小小心跳之声,在和异人对上目光后,她忽而觉得心中一腔暖意袭来,许是孕者善感,双眸竟是都有些婆娑了。她无声开口妾亦然。
异人见状眸光又暖了三分,但他转眸看向吕不韦的时候恢复了沉静只是,先生之言莫不是想要将秦国国政恢复到先前一般父子相承?某以为此举极为不妥。
军功授爵制度的根本就是能者居之,秦国以此法治国确实有效,最起码秦国的官僚阶层虽然不说完全没有禄蠹,却绝对远胜于其余诸国,要异人废除此法,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哪知吕不韦却是摇了摇头,否认了异人的猜测公子,此法为秦国之根本,短时间内绝不可擅动,不韦以为,商君之法确是强秦之法,短时间内只可修正,不可废除。
那依先生看,应当如何修正?
吕不韦双眼一闪,斩钉截铁道修正利出一孔论。
何为利出一孔?
在商君看来,世间人类所行均是为了得利,因此只要将别的能够得到利益的孔道堵死,只留下唯一的一个孔道,而这个孔道就是国家希望人民去做的事。
那么为了获得这份利益,人民就会争先恐后得冲向这个孔道按照国家的指向去做。
比如孝公执政时期,秦国的举国利益便是强兵,所以,整个国家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强兵所服务。
为了筹集军粮而发展农业;为了筹集甲胄,民众犯法便需要罚甲胄;为了增加兵源鼓励生育。除此之外呢?商业、娱乐业、这些对于强兵毫无用处的行业全部将其割舍。
在秦国,获得荣华富贵的并且能够享受它的方法只有一个上战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