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说的的确算是个大事儿,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分快慢班吗?根本不稀罕好吗?
小学部的负责人赵雪梅原来是鲁省泉城一中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一中早在很多年前就实行分班制了,听了杨校长的意见并没往心里去,这一位杨校长管的事情很多,但说都知道,学校的一些大事儿,尤其是一些决策问题,一向是赵校长说了算的。
农场小学和别的学校不一样,他们这些教师也不一样,本身都还是劳改犯,就必须低调一些,最要紧的就是教好自己的课,把份内的事情做好,至于分不分班,如何分班的问题,学校领导说怎么办就这么办就好了。
赵雪梅低下头,认真盯着自己的记事本。
会议室里一时沉默起来。
杨校长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么好的主意竟然没有人回应!赵校长这个人虽然很有能力,但到底是个外行,暂时不发表意见倒是可以理解,但在场的其他人,几乎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应该这么个态度啊!
杨校长一瞬间有点生气,他目光扫了一圈,最后指着赵雪梅说道,“赵老师,你来说一下!”
赵雪梅合上本子,十分谨慎的说道,“杨校长的意见就是分快慢班吧,这么做有利也有弊,如果校领导明确了这个方案,我们小学部肯定会积极配合工作的!”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杨校长很失望,不满的看了她一眼,指了指中学部的负责人宋国平,说道,“你来说说!”
和赵雪梅和稀泥似的说法不一样,宋国平明确表示反对,他不客气的说道,“杨校长,我不同意你说的分班意见,你所说的把学生分成十五人的小班,其实就是不同程度快慢班对不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贪玩,绝大多数的孩子不会在这个阶段表现得特别异于常人,这会给分班造成很大的困难,我之前留意到了,才结束的月考,三年级一班的数学平均分是八十,语文是九十,假如有两个学生,一个语文考了八十五数学考了九十,另一个学生数学考了八十五语文考了九十,但快班的名额只剩下一个,请问应该给谁?不管给谁,对另一个孩子都是一种伤害!咱们老祖宗的因材施教,并不是指这么粗暴的把孩子们分开了,而是作为老师,应该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大多数人的教学方案!”
坐在他旁边的赵雪梅忍不住点了点头,分班的确能很快提高成绩,但这些孩子们还太小了,而且他们农场小学现在又不跟哪个学校打擂台,对升学率也没有明确的要求,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
赵雪梅也参与了开学之前的招生工作,这一位杨校长,恐怕一直因为招生不顺利而耿耿于怀。的确,前些日子他们忙活了好几天,嗓子都说得冒烟了,也没能说动几个学生家长。
虽然这的确让人不痛快,但若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也可以理解,先不说农场小学比较特殊,就是一般的正常的学校,建立初期被怀疑也是很正常的,办学校这种事情急不得,最起码得出一届毕业生才能见真章。
到时候毕业生的成绩都很优秀,学生家长自然就会改变态度了。
这一位杨校长为人很好,就是性子有点太急了!
杨光胜刚才听到赵雪梅的话已经不高兴了,宋国平的话更是让他生气了,他立即反驳道,“宋老师说的这个情况比较少见啊,咱们分班之前会进行多次考试,最后以总成绩来划分,若是有总分一样的两个同学,那就分到一起嘛,咱们自己的学校,多一个名额也没什么关系!说到因材施教,不分班怎么因材施教?不分班的话,学生那么多,照顾到每个同学恐怕很不现实!”
宋国平这个人平时为人很谦虚,脾气也很温和,从来不会跟人发生争执,不过,杨校长提出的这个文问题,恰巧踩到了他的专业领域,宋国平以前是平城大学教育系的心理学专家,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过不少论文,还撰写过一部十分有名的儿童心理小说。
他无惧于杨校长的怒目,继续说道,“杨校长,您应该很清楚,实际上,天才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因为后天引导的不同而造成了不小的差异,而分快慢班,实际上就是人为扩大了这种差异!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是违反人性而且非常不道德的!”
宋国平的话太过尖锐,赵珍珍看了一眼杨校长憋得通红的脸,怕他们当众吵起来,就笑着说道,“杨校长提出的建议非常好,宋老师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关于分班的事情,我和杨校长沟通后再做决定,大家还有别的事情吗?”
在这种例会上,吴清芳一般是不发言的,不过她今天的确有问题反映,就笑着说道,“赵校长,能不能讨论一下冬季取暖的问题?”
赵珍珍笑着点了点头。
杨校长这个人在生活上没有什么要求,他们惠阳四小以前冬季取暖很简单,每个教室点一只煤油炉,后来煤油不好买,学校的经费也很有限就取消了。学校的教室一般封闭性都不太好,窗户比较多,而且一早一晚还要开窗透气,所以冬天教室里很冷,很多学生手上,脚上,屁股上,甚至脸上都会长冻疮。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事儿,谁家小孩儿没长过冻疮啊!
因此他没有就这个问题浪费一秒钟的时间,脑子里还在想如何找出宋国平的逻辑漏洞,从而彻底的说服他。
赵雪梅笑着说道,“冬季的取暖的确很重要,不过咱们学校的经费比较紧张,而且煤炭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相比较的话,我觉得木炭可能比较好,前几天我听小苗老师说,王场长正准备组织农场的壮劳力去荒山上烧木炭呢!”
宋国平和其他人也表示支持。
赵珍珍瞟了一眼明显不在状态的杨校长,说道,“既然这样的话,大家各自计算一下需要的数量,不光是教室,还有老师们的办公室!”
在场的老师们听了这话一个个喜形于色。
农场的秋收早就结束了,但地里的劳作还是没有停,妇女和老人干些比较轻快的活计儿,壮劳力们仍旧是在开垦荒地,农场的面积这么大,少说也有十几万亩,王厂长的目标是,争取明年能有五千亩田,到时候农场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了!”
王场长又要组织人上山烧炭,又要监督田里的劳动进度,可能是因为这些,他最近去农场小学的次数明显的少了,也不光是去的次数少了,现在晚上他都是单独吃小灶,丁师傅的菜做的越来越有水平了,不管做多少,他一个人都能吃得完。
因为小苏的事情,苗兰兰虽然很生气,但因为进了学校工作,不用下地干活儿了,这对于生性懒惰的她来说着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因此,只要她不想起小苏,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学校这种环境她适应的很好,在这里她不是什么劳改犯,而是受孩子们尊敬的苗老师,而且,同事们之间也都很客气,就连那个狐狸精校长,见到她都很和气。
当然了,也有遗憾的地方。
苗兰兰和其他的老师一样不爱回农场,能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就多待一会儿,因此每天都是一早在农场吃过饭就来学校了,中午本来要回农场吃,但现在学校也有食堂了,他们这些教师也可以去吃,而且饭菜水平比农场还要略好一点点,菜是一样的水煮菜,但玉米馍馍软和一些,也没有怪味儿。总之,她耗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多,很少能碰到王场长了,自然也吃不到那些好吃的菜了。
想起来丁师傅做的红烧鱼,她都要流口水呢!
这天傍晚,苗兰兰借口第二天的课没背完,放学后磨蹭了一会儿,等赶到农场食堂自然已经没饭了,也没看到王场长的影子,她猜他一定是躲在办公室里去吃小灶了,就熟门熟路的过去了。
王场长打开门看到是她神色有点不自然,苗兰兰倒是没注意,她一眼就看到桌子摆着的两盘菜,一盘就是她惦记了好几天的红烧鱼,还好她来的及时,鱼肉看起来还没怎么动,就笑着说道,“王场长才吃饭啊,我也还没吃饭呢!”
王场长好脾气的说道,“那你坐下来一起吃吧!”
苗兰兰拿起筷子就开始吃鱼,一条鱼都要快吃光了才停下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王场长又将另一盘白菜炒虾端给她,说道,“快吃吧!”
很快,苗兰兰将两盘菜都吃的差不多了,她掏出手绢擦擦嘴巴,正要说些最近几天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王场长盯着她看了几眼,突然说道,“小苗啊,你也知道咱们农场现在的日子不好过,粮食比较紧张,大家都吃不饱饭,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化,我已经跟丁师傅说过了,下个月就不会有小灶了!”
苗兰兰一愣,还没来及说话,王场长又补充一句,“所以以后你也不要过来了!”
王场长这个人党性很强,自从来到农场后,他虽然对苗兰兰印象不错,偶尔还会留她吃一顿好的,但再过分的事情就不可能做了。不过现在又不一样了,以前农场关上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但现在不一样了,农场小学虽然不隶属于农场,但不可否认,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那个赵校长是个聪明人,竟然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当然了他和苗兰兰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按照现在的身份来看,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什么。
他是国家干部,对外也宣称是单身,但实际上,在他的老家,他有老婆,还有一个女儿,不过,因为没办婚礼,更没有结婚证,他自己是不承认这一桩婚姻的。而苗兰兰,虽然年轻漂亮,学历也高,但现在的身份是劳改犯,他一个国家干部不可能娶一个劳改犯,那样会对他的仕途造成巨大的影响,像他这种没有背景的小官员,多亏了张处长慧眼识珠,不然这次根本轮不到他来当这个场长!
苗兰兰虽然有些遗憾吃不到丁师傅的菜了,但也没太往心里去。
“赵校长,关于分班的事情,你到底是什么态度?”
例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杨校长左等右等,赵珍珍也没有让人请他过去商量事情,干脆不等了,拿起自己准备的厚厚两页稿纸主动来了。
这两天赵珍珍也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俗话说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她的确是很想尽快做出点成绩来的,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谨慎再谨慎,尤其是一些决策上的问题,一旦错了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